圍繞經濟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經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隨著農村改革不斷深入,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呈現出村干部年齡素質老化、后繼乏人;村級經濟薄弱;干部待遇偏低,吸引力不強;農村黨員、干部“雙帶”作用和黨的核心作用發揮不明顯等突出問題。面對農村基層組織的新形勢、新特點,銅梁縣按照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的工作思路,積極尋找黨建工作新載體,在全縣農村實施“百村工程”,探索農村經濟發展新路子,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出發點:創新農村黨建載體
實施“百村工程”是以“興工富村”為載體,以開展農村“四村”(素質強村、科技興村、民主管村、制度建村)活動為基礎,提高村級黨組織領導農村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新路子,在全縣形成一批基層組織戰斗力強、黨員作用發揮好、經濟發展速度快的典型示范村,夯實凝聚群眾的物質基礎,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全縣范圍內,每年重點扶持、培育工業企業型、資源開發型、農產品加工型、商貿服務型、產業化龍頭型和旅游開發型等不同類型的經濟發展快、基層組織建設好的100個“經濟強村”。實行優惠政策,加快村級工業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并推動農村黨建向縱深推進,以點帶面,促進全縣農村經濟和黨建工作全面發展。
“百村工程”分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兩大目標。組織建設目標是村級班子人年輕、文化高、素質硬、作風優、團結有力、帶動作用好,能努力踐行重要思想,村黨支部在年度基層組織建設評比中,被評為“五好”村黨支部。經濟發展目標為村創辦企業(以工商注冊為準)年銷售收入超過50萬元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已經達到50萬元以上的村,每年遞增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上,到~年村級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300萬元以上。
切入點:提高“村官”素質
切實加強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高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實施“百村工程”的關鍵所在。
1、選好“領頭雁”,實現“能人”治村。在選配村級“兩委”班子時,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打破行業、身份、地域界限,多形式、寬領域、全方位的公開選拔、大膽啟用政治好、人年輕、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能農能工能商的農村“能人”、“強人”,重點在黨員種養大戶、鄉村企業業主、大中專畢業生和外出打工青年中選拔。對一時沒有合適人選的村,從縣鄉鎮機關下派一批優秀干部到村任職,優化班子結構。在“百村工程”的村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歲(新選拔的不超過40歲),具有高中(中專)以上文化,“雙帶”能力強,盡快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做到“能人”當政、“強人”治村,為實施“百村工程”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制度保證。
2、開展“雙培雙帶”,培養致富典型。實施“百村工程”需要大批能人參與帶動。把“在黨員干部中培養致富能人,在致富能人中培養黨員干部,使農村黨員干部真正成為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人”的“雙培雙帶”活動,作為實施“百村工程”重要舉措。一方面,對返鄉知識青年、退伍軍人、鄉村企業負責人、科技能手,致富能人重點培養,及時把符合條件的吸收到黨內來;一方面,對農村黨員、干部作為農村經濟發展骨干力量進行重點培養教育,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