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術研制工作總結(精選3篇)
影像技術研制工作總結 篇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校學習了兩年的理論知識,經過10個月的醫院實習,知道了學校與社會的距離,同時也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所學知識,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學得有用的知識... ...
在這1個月的醫院實習工作中,我從泌尿科、骨科、普放、CT室、MRI室、B超檢查室 ... 一路走過,看到了許許多多,也學到了許許多多... ...
在醫院實習中,我雖只是一個“大專”畢業生,但不甘于平庸,我樂觀、自信、上進心強,能夠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并且有較強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曲靖醫專兩年的礪煉為我實現夢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校兩年大學的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我形成了嚴謹的學習態度、嚴密的思維方式,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1個月的臨床實習工作經歷更提高了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實習過程中實習醫院給我提供了許多動手實踐機會,使我對外科的無菌操作及換藥及影像科室的CT、DR、CR、C臂及床旁X線機等影像設備有了更深的認識及培養了我堅實的'獨立操作能力,對于常見部位的拍照已不是問題,并能對常見的影像表現作出正確的診斷。同時也對B超、MRI檢查技術有了深入的認識并能對相關影像表現作出正確的診斷意見。強烈的責任感、濃厚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強、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夠出色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使我贏得了帶教老師的一致好評。
從一名在校醫學生到一名醫院“實習醫生”,在踏入醫院實習之前,我認為我們應該解決以下問題:
一、 明白實習學什么,也就是實習的目的
關于實習學什么?我的觀點則認為:實習學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疾病。理由很簡單,熟悉和掌握了一個疾病,終究只是一個疾病,而掌握了認識疾病的方法,就可以發現更多的疾病,從而認識和掌握更多的疾病。
二、理解實習醫生的雙重身份
“實習醫生”,顧名思意,實習醫生即實習生加醫生,因此,作為一名實習醫生本身就具備了雙重身份,在帶教老師的眼里,實習醫生是一名學生,在病人的眼里實習醫生又是一名醫生,正確處理好這種雙重身份,是實習醫生首先應解決好的問題之一。
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習”自然應放在主要的地位,而這種“學習”又與學校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內容上有其不同,在學校“學習”,重點在學習理論知識方面,而實習的“學習”不僅要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學習作為一名醫生應具
備的基本素質,臨床工作的基本方法,治療方法,思維方法,甚至包括社會適應能力的的學習,因此說實習中的學習內容要比學校的學習內容要廣泛得多。其次,在學習方式上也有不同,在學校主要是老師的講解為主,而實習則是從理論到實踐的應驗過程,因而實習的學習方式則應以獨立思考為主,有的甚至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感染,如帶教老師的工作方式,醫療作風等等。
在臨床實習的半個多月的時間里,可以說臨床實習所涉及的內容幾乎是在校學習的所有內容,而實習的時間卻相對較短,我每到一個臨床科室我都會應用聯系的方法學習影像專業知識。因為影像檢查技術是每一個臨床科室所不能缺少的輔助檢查方法,每在一個臨床科室我都能找到X線、CT、MRI的片子及B超檢查報告單等影像學資料,在實習臨床疾病的同時我也在學習我的專業知識,可謂一舉兩得,這樣最的好處就是可以系統的了解疾病的全部資料,包括臨床癥狀、個人史、病理及影像學表現。下面我將我所實習過的臨床科室的感悟做一些總結:
一、內一(心血管)內科實習:
內一科是我的第一個實習科室。心血管內科同時也與影像密切聯系,因為其最為重要的一個輔助檢查就是影像技術的檢查,如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檢查等等。
影像診斷對于心、大血管疾病的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在實際臨床中,心、大血管的超聲成像和傳統X線檢查是最常用和首選的影像檢查方法,能明確許多心、大血管疾病的診斷。透視的優點是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心、大血管的形狀、搏動及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還便于選擇最適當的角度進行斜位攝影。但其影像清晰度較差,時間也短促,需與攝影結合進行診斷。我們在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實習期間最常見到的是心臟二位片的攝影檢查,即吞鋇攝取胸部后前位和右前斜位。
近代一些新成像技術的進展和臨床應用如超聲心動圖、CT、MRI等極大地彌補了傳統X線檢查的不足,使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斷加準確可靠。
二、在外三科(骨科)的實習:
骨科是實習的重點科室之一,也是與我們專業密切聯系的一個科室。
在骨科所有的輔助檢查中,與骨科關系最密切的莫過于X —線檢查了,特別是對外傷病人,它不僅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有效的臨床診斷依據,而且為醫生選擇治療方法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
影像技術研制工作總結 篇2
這次培訓,讓我對教育技術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也深深地被它所吸引。 通過這幾個模塊的學習,收獲很大。我知道: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 中的理論與技術,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通過對教學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已經成為當代教師專業化能力的構成要素。
主要收獲:
1 、教學理念有了新變化。通過系統的培訓后,在我的學習和運用過程中, 讓我的教育教學理念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視野逐漸開闊 ,技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
2 、提高了教學能力。網上示范課,很多堪稱經典,展示了這些優秀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信息技術的使用符合了教學過程有效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實現信息化教學、媒體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 迫切要求。使教學方式方法更精益求精,豐富多彩,聲色具備。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之后,我對網上提供的資源進行重新編輯、改造、升華。制作出更符合自己和學生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因為貼近學生,切合實際,我制作的教學課件用于課堂,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3 、提供了教學方便。從備課、講課、練習到知識檢測都給教師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精心組織授課過程。授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區分各種教育模式的關鍵性標志。 在傳統教育模式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的轉變的過程中,授課的方式和授課的手段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通過本次教育技術的培訓,我對教育技術有了更深的理解,電腦 操作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學會了建立個人學習作品文件夾和網絡資源 收藏夾,制作理想的多媒體 ppt 演示文稿 , 利用 doc 完成教案、課堂電子講稿及學習設計,學習處理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素材 , 利用 Word 和 “試卷王” 軟件編制試卷 , 利用 Excel 表處理教學信息 等等 , 并能與同仁們相互交流培訓感受及學習經驗,真是收獲頗豐啊。
通過本次學習,我更會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是關于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評價的理論和實踐。它的發展是從電化教育,到教育技術,再到現代教育技術。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育教學手段也在不斷 更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為我們的教學更
好的服務。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們應該繼續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 整合,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為培養新世紀的人才做出貢獻。我很珍惜這個機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充分利用所學到的新理念、新知識,充分利用網絡提供的資源,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影像技術研制工作總結 篇3
一、堅持理論學習。
教師如果不堅持理論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本“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認真學習教研教改知識,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為全組教師的共識,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加強課堂改革。
二、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
我組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還堅持除了組內的上課聽課,這學期每人在學校上了一次的公開課。在活動中學到了新一輪的課改的新理念,新的教學方法、策略,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我們學期初備課組活動有計劃,學期末備課組活動有總結。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互相聽、評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我組教師十分重視聽評課活動,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后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是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對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和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在課余時間經常交流教學經驗、體會。
由于專業教室的特點,我們備課組的老師經常坐在一起,除了每次的備課組活動,平時我們在教學中有什么好的方法、點子,有什么疑難的問題都會及時地在機房進行交流。其實備課組的活動不一定都是要統一一個時間坐在一起討論,任何時間只要大家有想法都可以進行交流。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任重而道遠。希望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全組成員通過努力,繼續發揚團結無私協作進取的精神能夠在培優補差這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培養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長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