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研究員職稱工作總結(通用3篇)
農業技術研究員職稱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xx月,省農業廳開展“萬民農業科技人才進萬村開展技術扶貧行動”,作為市農牧業局選派的農業技術人員到xx村進行技術幫扶。在駐村工作組的領導下,緊緊圍繞“五個一”技術幫扶行動要求開展工作。
一、協助編制一個農業產業扶貧規劃
xx鄉xx村地處xx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區內,是xx142個省定貧困村之一,屬XX年計劃退出村。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888畝、林地3200畝,共8組、342戶、1042人(貧困戶74戶、218人),地勢偏遠,農業基礎薄弱,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人口老齡化突出等因素,根據村上實際情況,結合困難群眾自身意愿,多次到中國柑桔研究所、xx省農科院、農業大學、xx縣等地方學習考察,最終確定種、養殖業結合、長效產業與短期效益高的產業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聘請了柑研所的專家進行實地規劃,協助xx鄉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組編制了《xx鄉片區農業產業發展方案》,檸檬產業園涉及楓山埡、重錦山、南陽坪、xx4個村,占地2150畝(業主經營1700畝、小微園區150畝、庭院經濟300畝),帶動貧困戶22戶,依托楊氏果業、秋滿園檸檬專業合作社的市場優勢,采取果、藥、菜、草套作模式,主要發展檸檬、丹參、甘藍、西蘭花、海椒等產業采取訂單種植、訂單銷售的發展模式,形成產、供、銷三位一體的營銷格局。利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機制,貧困戶流轉土地保底分紅400元/畝,園區務工收入60元/天/人。畜牧養殖小區5個,可容納牛300頭、羊300只,雞8000只。帶動貧困戶18戶,依托張飛肉牛公司,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實行“集中建圈、分戶飼養,統一技術、統一防疫、統一銷售”,解決農戶“管、銷”后顧之憂。蔬菜產業依托良好空氣質量、土壤條件和傳統種植優勢,新建智能化育苗大棚3畝、陽光大棚60畝,種植露地蔬菜240畝。帶動貧困戶26戶。另外,協助駐村工作組完善了《脫貧奔康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在發展較為滯后的村7、8組規劃了100畝大雅柑果樹種植。帶動貧困戶7戶。
二、積極推廣一批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該村干部在技術員帶領下,通過對科研院校、市場的多方學習考察,引進了一批品種新、市場前景好、又能適應當地種植的新品種。檸檬(尤力克):具香氣,品質上等,適應性廣,較豐產;獼猴桃(紅陽):品種異性狀突出,單果大,整齊度高,品質優良,遺傳性能穩定;蔬菜:海椒、新特瓜內作物、貴妃番茄、荷蘭海椒、地中海花菜等10余個品種;畜禽養殖:蜀宣花牛、波爾山羊、南江黃羊、天府烏骨雞、紅姚、黑瑤等優良品種。主推了ls地布覆蓋、深溝高廂聚土栽培、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智能化育苗、犢牛早期補飼技術農戶自主飼養種植飼養加工技術、雜交改良技術等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農業生產風險、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從而達到了助農增收的目的。
三、幫助培育一批農業科技示范戶
通過省農業廳領導和專家多次到產業現場技術指導,技術人員經常組織種植養殖專欄講座、田間技術培訓,發放農業新技術宣傳資料500余冊、培訓人數20__余人次等舉措,培養了19戶觀念新、技術強、能吃苦的科技示范戶。通過這些科技示范戶的傳、幫、帶作用,輻射帶動全村群眾廣泛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產業的建設發展。
四、指導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為了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創新農業經營機制,我們利用技術培訓、優化服務等保障措施,在村上培育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龍頭企業、檸檬專合社1個、獼猴桃專合社1個、蔬菜專合社1個、養牛專合社1個、養雞專合社1個、養羊專合社1個,種植大戶30戶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公司+基地+專合社+農戶”、“能人+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土地互換”、“流轉分紅”的模式,統一技術、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從而促進規模化經營,激發農業產業發展活力。
五、助推發展一個主導產業
目前,片區已形成種養殖相結合的產業規劃布局。其中,蔬菜種植800畝(智能育苗大棚3畝、連棟大棚蔬菜種植60畝、露地凈作蔬菜237畝,以及在家庭庭院和家庭農場發展訂單蔬菜500畝)、檸檬種植1850畝、獼猴桃225畝、牛羊養殖小區4個(占地11376m2,220頭牛、142只羊)、林下養雞基地1個(占地300畝,7500只)。xx村由過去種植小麥、油菜、水稻、玉米的傳統作物轉變成現在的果樹、蔬菜種植與畜禽養殖,也由過去的低效益、低產出的傳統農業轉變成現在的特色農業、效益農業。
農業技術研究員職稱工作總結 篇2
我工作在管理區第六作業區,職務農業技術員,的工作即將結束,通過一年的工作,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感想:
一、認真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并積極用于指導農戶生產實踐
我在農場的安排下,系統的學習了玉米種植技術并積極用于生產實踐中,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專業技術書籍和相關論文,從理論知識上武裝自己的頭腦,多次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農戶解決生產技術問題。
二、服從領導聽從指揮
作為一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時刻在作業區主任的領導下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協助領導搞好環境衛生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作業區有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出一份力。
三、做好田間調查記錄總結工作
我結合去年的工作情況,自選了兩個試驗課題,在田間認真觀察記錄,完成了試驗課題的總結工作,并寫出系統的試驗報告。
雖然工作中取得了一點成績,還有一些不足:一是技術知識掌握量少;二是思想意識有時還很淡薄,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思想波動,懶惰情緒較大;三是試驗安排不是很合理,試驗總結標準不高。
四、下一年工作打算
根據一年來的工作成績與不足,在下一年工作中需要改進的有以下幾點:一是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使自己的技術指導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嚴格要求自己,克服懶惰思想,要多跑、多看、多請教,做農戶的知心朋友,當好助手,協助領導做好各項工作;三是選擇有代表性的試驗,做好記錄,寫好總結,生產提供可靠的科學數據。
農業技術研究員職稱工作總結 篇3
x年我有幸進入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三年來,我嚴格按照各項標準要求自己,結合自己在大學四年的所學理論,指導實際工作。本著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建設幸福和諧的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將近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主動學習專業技術知識
近年來,我通過媒體、報刊雜志、遠程教育網絡教育等多種途徑學習專業技能,認真研究,深入分析,大膽創新,將其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并經常向經驗豐富的同志請教,記錄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自己指導農村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把握住“一個中心兩個重點”。
搞好培訓以增產增收、提高效益為中心;以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能力為重點。利用農業科技書、互聯網、遠程教育平臺等工具搜索苗圃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新技術,并組織培訓材料,培訓科技示范戶和農民1500余人次,發放科技資料500多份,解決農民在生產中急需的生產技術及技術難點。
三、發放良種補貼落實惠農政策
向農戶發放玉米良種,積極指導農戶科學種植,并向農戶提供自己的聯系電話,方便農戶關于技術難題的咨詢;積極落實玉米良種補貼,將補貼金按時足額發放至農戶手中。
四、積極入戶,做好苗圃生產的技術指導
通過進村入戶并與農戶親切交談,了解其基本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方案。在苗圃生產管理關鍵期深入農戶的示范地塊進行調查及技術指導,針苗圃種植植物的不同、植物生育時期的不同生長需要及各示范戶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管理意見。
五、深入調查,樹立典型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科學發展
為進一步展示大棚苗圃種植的潛力、探索高產途徑、樹立高產樣板、最大限度地提高種植戶的單產水平,建立高產栽培模式和技術體系。逐一走訪科個種植戶,深入調查,篩選6戶示范戶為高產典型。通過科技示范戶以點帶面的推廣新技術,帶動了周邊農戶苗圃種植的發展,提高了苗圃種植綜合能力。
六、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鄉村面貌
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我積極學習新農村“二十字方針”和“六新”標準,督促和指導新農村建設,目前,全鄉自來水入戶率達到70%以上,主要干道亮化率達到80%以上,道路硬化率達到95%以上。目前全鄉六個行政村中,個村已經順利完成建設任務并通過上級檢查驗收。88作為20xx年新農村建設重點村,正在緊張地開展各項工作。
通過幾年來的技術指導工作,自己不僅業務上得到了提高,而且使群眾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拓寬了致富渠道,幫助群眾實現增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