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醫師專業技術總結(精選3篇)
神經外科醫師專業技術總結 篇1
我通過半年多的護理工作實習,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與耐心帶教下,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其法律法規,通過學習使我意識到,現代護理質量觀念是全方位、全過程的讓病人滿意,這是人們對醫療護理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論水平與實踐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一、在實習過程中
我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踏實工作,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都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在各科室的實習工作中,能規范書寫各類護理文書,及時完成交接班記錄,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評估護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工作,認真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能做好術前準備指導,并完成術中,術后護理及觀察。
二、在工作中
發現問題能認真分析,及時解決,能熟練進行…………內,外,婦兒及重癥監護等各項護理操作(記上具體操作),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同時,我積極參加各類病例討論和學術講座,不斷豐富自己的業務知識,通過學習,對整體護理技術與病房管理知識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半年多的實習,我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牢記護士職責,不斷加強思想學習與業務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學過神經病學的同學也許會發現,同一種病因損害神經系統不同的部位,其臨床表現可迥然不同,相反,盡管不同的病因,如果損害的是神經系統的同一部位,其臨床表現幾乎完全相同,這也決定了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思維的方式的不同。在對神經系統疾病的認識過程中,特別強調首先是對疾病的“定位”,然后才是“定性”。學會和掌握這一思維方式,對于正確認識神經系統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神經病學,被人們譽為具有高度邏輯性和理論性的一門臨床學科。我們說神經系統復雜,這是針對人類對神經系統的認識能力而言的,事實上,神經系統猶如一個龐大而又十分有序的信息交通網,通過這個網絡將周圍器官和中樞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復雜的生命體,在這個網絡或中樞的任何部位出現問題或遭到破壞,就會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面對這復雜而又有序的網絡和中樞,如果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對其結構的認識,是不可能判斷出來的,因此,思維的嚴密邏輯性也是神經病學的特征之一。
三、實習方法
無論是學習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還是學習神經系統疾病,同學們都覺得“難”,它之所以“難”,是因為其解剖和生理機能復雜,內容抽象,而學習時間相對較短,很顯然,要求同學在短短的幾周的實習時間內,全面地認識神經系統疾病是不現實的,關鍵是學會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掌握了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然后再去認識具體的每一疾病就會顯得十分容易了,那么,什么是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呢?
上面談到,神經系統猶如一個龐大的網絡系統,它的基本單位就是神經傳導通路,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構成,一條條傳導通路有機地結合就構成了神經系統網絡。有了網絡的概念,我們就能較好地掌握實習的方法和重點,從而達到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的目的。下面就談談如何利用網絡的觀點來掌握實習方法。
既然神經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網絡系統,我們要認識它首先就必須要對神經系統這個網絡的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網絡的組成和功能就是我們說的神經系統的解剖和生理。因此要搞好實習首先要復習和掌握有關的神經系統的解剖和生理,這是了解和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的前提和基礎。
我們知道組成神經系統網絡的基本單位是傳導通路,因此我們的復習和學習首先應該從這些基本的單位開始,以傳導通路為主要線索,來復習有關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由于同學們學習時間的限制,在校學習和實習期間不可能做到對這個網絡全面了解,因而,同學們在復習時應該抓住重點,也就是說抓住構成網絡的主要干道,如各對顱神經的分布及功能,進出顱的部位;腦干的內部結構和功能;脊髓主要傳導束的位置、起止和機能;常用的各種深、淺反射弧的組成和意義;脊髓神經各皮節分布區域等等。這些內容,在教科書及有關的參考資料中都用表格形式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復習時可參考這些書籍。掌握了網絡的“主干道”,就能較好地把握網絡的主體,這對認識神經系統疾病十分重要。可以說對該網絡的組成和功能了解越全面,對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的幫助就越大,因此,同學們應該盡可能多地掌握有關解剖和生理知識。
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實質上就是網絡上的某個環節、部位發生了故障。要發現這些故障的部位及原因,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方法來獲取有關資料,這就是問病史、查體及輔助檢查。
在問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一般的問病史的方法外,還要特別注意:
①了解病史的對象,不僅僅是病人,而且應包括病人的親屬或知情人。這是因為,一方面,出現意識障礙的病人,本身就沒有能力敘述病史,另一方面,病人對發病時的感受可能會與實際病情有出入,例如,癲癇病人對在發病時的表現就沒有知情人了解清楚。
②要注意判斷病人的感受與實際病情的差異,在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中,故意夸大或縮小病情的病人,要比其它系統疾病的病人多,因此,對病史分析時,要注意病人的訴說與實際體征及病人全身情況是否一致,否則,容易被病人不恰當的訴說引入誤區,造成診斷和治療的錯誤
神經外科醫師專業技術總結 篇2
20xx年,是我科全面健康、協調快速發展的重要一年,神經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在醫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職能科室的支持和幫助下,這一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作為院級重點科室,既是醫院對我們的鼓勵,也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將不辜負院領導和全體職工對我們的期望。
一、主要業務指標完成情況
20xx年無論從病人門診人次,住院出院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門診就診5317人次,住院病人461人次,出院病人452人次,手術病例數270例(包括微創穿刺手術169例次)。開放床位36張,病床利用率100%,病人平均住院天數28天。甲級病歷率96.4%,出院病人治愈好轉率93%,死亡病例數11例。醫療糾紛2例。
二、科室管理情況
全面加強科室管理,加強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組織大家認真學習最新版的三級甲等醫院評審標準。重新學習并嚴格落實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強化了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各種討論制度及危重病人床邊交接班制度等。在醫院率先實行值班人員手術、下一班值守病房的制度等,杜絕了可能的隱患和漏洞。20xx年我科還很抓了護理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意識,大力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特別是我院開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以來,我科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實行了分組護理,責任到人,護理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和科室文化建設,堅決抵制商業賄賂。降低醫療成本。嚴格規范臨床用藥,合理壓縮衛生耗材。積極響應醫院號召,開展單病種限價活動,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切實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科室全體醫護人員嚴格按照醫院的部署和要求參加三基培訓,每季度我科全體醫護人員也自己組織一次三基理論考試,對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重點技術項目開展情況
繼往年完成了小腦血管網織細胞瘤、矢狀竇旁巨大腦膜瘤、不同節段椎管內腫瘤、垂體瘤、后顱窩巨大腦膜瘤、顱咽管瘤、顱頸交界區腫瘤、胸段脊髓腹側腫瘤、顱內雙側嗅溝腦膜瘤切除術及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等高難度手術后,今年又開展了國內領先的脊髓髓內腫瘤切除術1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1例,此兩項技術均為新技術項目。此外完成了兩項重點技術項目,即聽神經瘤切除術及頸內動脈海綿竇瘺栓塞術。所有技術的開展牢固確立了我科在全市神經外科專業的領軍地位。
四、繼續教育、科研教學情況
20xx年有1人外出脫產學習7個月,并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
今年9月我科在市醫學會和醫院領導及相關科室支持和幫助下,承辦了晉城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會議。我科郝正家主任醫師被聘為名譽主任委員,茹小紅主任和郭志華副主任分別被選為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田志華主治醫師被選為委員兼秘書。參加學術會議情況,國家級學術會議1人次,省級學術會議6人次,市級學術會議35人次。
經晉城市科技局批準,我科承擔一項課題研究,題目是:急性顱腦損傷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及多器官功能的研究。該課題將揭示C-反應蛋白(CRP)、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急性顱腦損傷誘發SIRS及向MODS轉化機制中的作用、診斷價值及病理生理意義,為臨床早期診斷和防治SIRS及MODS的發生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驗室指標。并可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在病程進展的早期進行處理。此外我科龐宇琛大夫主持完成的“大鼠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模型的建立凋亡相關蛋白表達及苦碟子注射液作用研究”經我市科技局評價委員會專家評價達國內先進。發表國家級論文1篇,省級論文1篇。
教學任務完成方面,全科醫護人員積極按照科教科、護理部及外科教研室下達的教學任務,完美地完成了臨床實習和見習帶教及理論授課任務。
神經外科醫師專業技術總結 篇3
時光飛逝。從10月20xx到現在,短短九個月,腫瘤科迎來了江漢大學英語護理學院的第一批實習生,今天送走了同濟中專的最后一批學生。我們對一起工作,一起進步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友誼有很多感情。
20xx-20xx年腫瘤科共接收8批護理實習生參加畢業生產實習,共128人,其中中專25人,專科73人,本科30人,分別來自江漢大學英國護理學院、長江大學專科、武漢理工大學專科、同濟中專、同濟中學。
我科每年護理實踐教學周總量為284周,期間組織了20次護理教學講座和查房,走訪了16批化療配藥室和放療中心,進行了98人次的隨機檢查,組織了8次學生理論考試。
我們系的教師隊伍今年進一步擴大了。有23名原始教師。通過各病房護士長的推薦和科室護士長的考核選拔,今年3月增加了12名帶教老師,現在共有35名老師。通過推陳出新,我們培養了新教師。
我科在加強師資力量的同時,強調對教學教師的責任感,注重護生安全生產意識的培養。每年無師生分離,無臨床教學安全差錯事故,無重大違紀行為。
在護士長和護士長的大力支持下,我科積極組織蔣大鷹護理學院實習生劉楓、張暖安進行了《明天會更好》的征文表演,經過選拔和激烈的競爭,獲得了同濟醫院20xx-20xx年度師生健康示范競賽三等獎。與此同時,師生在臨床健康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和巨大進步。
古人說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嚴格要求,而且注意關心護生。工作引導,生活關懷,心理安慰。積極為學生創造動手機會,樹立正確的職業人生觀。與護生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主動征求每個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研究改進我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不斷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質量文明服務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我相信我在同濟醫院實習期間所看到和學到的東西,一定會讓學生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受益終身。看著青春的笑臉,老師們似乎又回到了年輕時的臨床歲月。作為腫瘤科的總教導員,我經常在課間去五個病房看望學生,我總是為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而感動和自豪。
腫瘤科順利完成年度臨床實習教學計劃,并推廣可憐的東西,同舟共濟同濟精神歸功于護理部和科室護士長的正確領導,腫瘤科護士長的支持和鼓勵,以及全體教師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這些都將激勵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在未來的工作中爭取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