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技術培訓總結(精選3篇)
農技推廣技術培訓總結 篇1
根據自治區農業廳的統一安排,我參加9月14日9月19日在河池民族農校舉辦的“基層農技人員河池農校培訓班”學習,學習了《玉米栽培新技術》、《現代農業推廣》、《現代農業信息代》等課程內容。通過學習拓寬了視野,增進了新知識,提高了思想認識,對今后指導農村農業推廣工作,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增強了信心。隨著經濟形勢的高速發展,以及城鄉收入差距逐漸拉大,農業前進步伐越來越沉重。一方面廣西農業耕地資源潰乏,另一方面,大量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大量勞動負擔集中在婦女、老人身上,而農業發展的多元化需求是學前的主要表現特征。因此,大力推廣新技術是符合當前農村發展實際。
玉米是廣西作物第二位,每年種植面積在1000萬畝左右,在九分石頭一分地的廣西大部分農村占十分主要的地位。因此推廣高產、穩產新品種是發展的關鍵。如先玉901、903,迪卡007、008,正大619,等品種,目前是較好的選擇。同時推廣有效降低勞動強效的新栽培技術,如春玉米雙行單株地膜覆蓋及一次性施肥栽培技術。這樣技術勞動力使用集中,(一次過),符合農村外出務工家庭的實際,值得推廣。隨著農業發展的多元化要求,種植商用甜糯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地膜覆蓋越冬栽培技術。其關鍵措施是廂面整成墨西哥草帽狀,然后再噴施除草劑和蓋地膜,這樣做的原因是玉米苗在冬前長出來,這時不要急于破膜引苗出來。讓苗在地膜和土面之間的空隙生長并越冬。苗雖有些卷曲生長,但不要緊,在來年開春后再破膜引苗,玉米苗可恢復正常生長。這些實踐經驗,通過總結逐步推廣。
掌握科學的農業推廣方法,是我們開展農技推廣工作者,必須是備的技能。發展農村生產力,培養農民的個人能力與素質是農業推廣的兩個目的。而掌握理解創新擴散理論,可以使我們有目的,分階段地做好推廣工作的每一項內容,減少育動性,遵循規律辦事。充分掌握并運用各種農業推廣方法,如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建立技術成果的中間試驗和示范,巡回指導和參與技術開發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技推廣的效果。
實現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是農技推廣深入千家萬戶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實破廣西高丘地理等環境的限制,使農業新技術,跨越千山萬水進村入戶,為八桂田野注入強大發展動力。積極推廣電話、電視與電腦網絡相結合的“三電合一”信息服務零距離發展模式。同時培訓人才隊伍,建設縣及縣以下農村信息服務網絡延伸糸統和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工程,完善辦公自動化延伸糸統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糸統。學習浙江農民信箱建設機制,在農產品的產銷對接,農業技術服務,電子政務,信息獲取,政府和農民群眾溝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提高做好下一步農村農技推廣工作的自信心,也進一步了解推廣思路和做法。相信通過農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實現農村社會快速發展。
農技推廣技術培訓總結 篇2
基層農技人員特色專業培訓班學習心得體會我是一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有幸參加了陜西省農業廳組織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特色班的學習。培訓內容豐富,專家授課與實地觀摩相結合。通過學習,使我開闊了眼界,領略了現代農業發展魅力,受益匪淺。
一、通過學習,使我對現代農業有了新的認識。
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方向。做為基層農技人員,雖然對現代農業進行了一定學習,但是認識還很不全面,聽了專家的講課,使我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了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是產銷一體,組織化程度非常高的農業;現代農業是集約化程度很高的農業:小農經營效益低下,必須整合土地資源,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現代農業是標準化的農業:在聽了李鑫教授的標準化農業后,給我震動很大,認識到了標準化農業的重要性。現代農業是先進技術集成的農業:我縣農業發展必須要提高先進農業技術的貢獻率。
二、對自己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原來我對農技推廣工作認識就是搞好技術服務,教會農民怎樣干就是全部。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這種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必須轉變觀念,樹立面向現代農業發展理念,用工業化的思維去謀劃農業,必須跳出農業發展農業。
三、本次課程設置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我感到,本次課程安排是學校老師費了很大的心血,充分照顧了我們基層農技人員的需求。通過學習,使我掌握了很多適用并先進的技術,更好的服務農業。在高素質團隊訓練一課中,對我如何工作啟發很大,是我認識到去如何提高自己的執行力,更好的干好自己的本質工作。
最后,感謝西農老師對我們的辛勤付出!
農技推廣技術培訓總結 篇3
通過培訓,蔬菜種植技術在不斷提高,我校以無公害蔬菜龍頭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服務三農,引導大家科學種植、規范管理、提高蔬菜品質,增加經濟收入積極開展工作,現將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種植情況
目前主要種植著黃瓜、苦瓜、包白菜、調羹白、青菜、青花、白菜花、洋白菜、西紅柿、辣椒、紫茄、蔥、西芹、元荽、矮腳豆等。
二、完成上述目標任務具體做了一下工作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今年以來,蔬菜價格下跌,直接影響農戶的經濟收入和無公害蔬菜發展,為此,充分以上級主管部門為依托,發揮本社技術人員的優勢和特點,以科技示范戶為基礎,加強對信息的研究和對市場分析預測,提高信息的準確度,為準確定位、定向、定量組織蔬菜生產和銷售提供決策依據等,形成了一個技術培訓服務網絡。同時充分利用廣播播放蔬菜信息、部分社員種植大戶座談。
2、依靠科技,強化學習
1.室內加溫
(1)當外界大幅度降溫時,可以臨時利用柴草或煤燃燒,通過爐灶、煙道及直接散熱提高室
(2)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酒廠、造紙廠、冶煉廠等排出的熱水、熱風、蒸氣作為溫室的熱源。
(3)增施熱性有機肥料,即在種植蔬菜前,在地下10-15cm深處,埋入5-10cm厚的.半腐熟的熱性有機肥料(如馬、驢、羊糞等)。
2.室外保溫
(1)在溫室周圍架設防風障,以減風速。
(2)在溫室周圍培土,增加溫室墻壁厚度。
(3)在溫室周圍挖寒溝,溝內填爐渣、稻殼等,蓋嚴溝頂,保持溝內干燥。
(4)增加大棚的覆蓋物,如加厚草苫(簾)等。
(5)做好大棚各部位的銜接和堵縫工作,以防寒風侵入。
(6)盡量爭取較長的光照時間,如只要能照到陽光,就應立即揭去草苫(簾)等覆蓋物。
3.室內保溫
(1)可采取地膜覆蓋,扣小拱棚、活動幕面等多層覆蓋方法保溫。
(2)在大周圍內側加多層草苫(簾),既防風又保溫。
(3)可在溫室內裝上熒光燈(燈與植物葉片保持50cm的距離),每天照射10-12小時燈光。
(4)在溫室的一端設置作業間,進出口處掛厚門簾,以防冷風侵入。
(5)用無滴膜覆蓋。
此外,及時對棚內蔬菜等作物進行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稀土微肥、噴施寶等,以及增施二氧化碳,不僅能促進產量提高,而且能顯著增強蔬菜對低溫冷害的抵抗能力。
三、存在問題
各種蔬菜的生物特性和種植管理技術知識問題表現在:
(1).光、溫、水、氣的調控方面
大棚內光照強度、溫度高低、空氣成份等對蔬菜的正常生長有何利弊,調控技能也就相應跟不上,致使蔬菜就不能順暢的生長,出現諸多生理性病害。
(2).栽培技術方面
育苗技術保守落后,出苗率低;不能正確安排菜苗的最佳移栽時期;移栽時追求栽培密度而不考慮蔬菜品種的未來生長空間,導致中耕管理困難和病害普發;病、爛葉過多,產量、品質、效益降低。
(3).中耕管理方面
多數種植戶主觀上依賴于科技人員的現場指導提醒,對蔬菜種植技術知識的主動學習熱情不高;區分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識別能力有限,對大棚水、肥、管理與病害的關聯性沒有警覺意識,主動預防病、蟲、草害少,被動防治的多。中耕管理上消極懈怠,水、肥的合理供給和使用的知識掌握還不足,經常出現缺水萎焉、脫肥苗瘦、已存在病蟲危害而農戶還不采取措施補救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