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支援協議書(通用5篇)
對口支援協議書 篇1
對口支援中心衛生院協議書
甲方:xx醫院
乙方:中心衛生院
為充分發揮甲方的資源優勢,切實提高農村衛生工作和農民健康水平,根據廊坊市衛生局關于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安排,按照分級對口、供需結合、講究實效、實行目標管理的原則,甲方自愿與乙方對口合作,進行醫療協作與技術支持。為明確雙方責任與義務,達成如下支援協議:一、甲方責任與義務1、甲方主要承擔乙方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加強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等重點疾病的防治指導工作,擬采取的支援方式包括衛生下鄉、專家會診、業務進修,雙向轉診等。2、甲方定期派具有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到乙方協助開展醫療工作,根據乙方實際需要,由乙方負責安排其參與門診、查房、手術示教、疑難死亡病例討論,開展專題講座和適宜技術等。3、結合乙方專業人員進修培養的需要,甲方提供各專業技術科室和帶教師資,免收進修培養費,如乙方進修人員資質許可.甲方應盡量多地為其提供實踐機會,協作開展科研項目,定期開展專題講座。4、根據疾病診療規范的需要,對乙方病員應施行而乙方又不常規開展的檢查項目,由甲方負責提供相應的檢驗檢查,相關費用由乙方根據物價規定按項目負責向病員收取。5、甲方醫療人員應服從乙方管理,把保障城鄉居民健康放在首位,弘揚白求恩精神,愛崗敬業,廉潔行醫,努力為廣大農村人民群眾提供價廉、便捷、質優的醫療衛生服務。不得接受乙方的任何獎金和補貼。二、乙方的責任與義務l、乙方應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口支援,加強建設,促進發展,為甲方合理安排工作條件,加強對甲方醫生在服務期間的考核和管理,確保甲方醫生能真正發揮作用。2、乙方派出專業人員至甲方進修培養時,可以指定進修科室和指定專家帶教,亦可根據本機構專業人員的工作需要靈活安排進修時間和期限。3、乙方在臨床工作中,應急所需的藥品及醫用材料等如暫無庫存,且難以及時購臵時,可以臨時向甲方借用,事后應及時將其如數歸還。4、乙方致力于通過相互信賴、定向有序的雙向轉診與甲方構建能夠滿足群眾需求的服務網絡。雙方可自愿進行雙向轉診。就以上約定,在協議期內雙方應本著真誠無私、密切配合、誠信無欺的宗旨開展技術協作,合作過程中的有關信息雙方應公開透明地進行交流,以切實增強乙方醫療技術水平和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為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共同做出更大的貢獻。本協議書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簽字或蓋章后生效。任何一方如需變更協議內容,應提前一月向對方提出書面意見再行協商。本協議書未載事宜另行約定。
甲方簽名(蓋章): 乙方簽名(蓋章):
年月日 年月日
對口支援協議書 篇2
支援單位:武漢中醫院
受援單位:XX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根據武漢市XX區衛生局的安排,結合中醫院管理活動要求,我院從20xx年一月開始至20xx年十二月與硚口區長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為期五年的對口援助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一、目的:通過對口支援工作的實施,著力改善受援單位長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中藥服務能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有效緩解當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二、對口支援內容:
1、醫療技術援助:每月派有關專家1至2名到中心坐診、教學查房、指導工作。
2、專業技術人才培訓:醫院每年免費為長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訓中醫、臨床、護理、檢驗、B超等專業人員2-4名。
3、臨床特色科室建立:中醫院采取傳、幫、帶等方式,指導中心建立完善臨床特色科室,積極開展中醫特色診療服務,在援助周期內初步建立起中醫理療、康復、護理一體化的特色科室,讓群眾能夠就近接受較好中醫醫療救治服務。
4、強化三基訓練工作:中醫院要經常派專家進行醫療、康復、護理、院感等相關知識講座,幫助中心搞好醫務人員的三基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其臨床實踐水平和醫療救治能力醫院對口支援協議書5篇醫院對口支援協議書5篇。
5、基礎設施改善:為了改善受援單位看病就醫條件,中醫院根據受援單位的實際需求免費提供診療床、中醫針灸儀等一系列價值2萬元的診療設備。
四、本協議一式三份,雙方各持一份,報孝義市衛生局一份。
支援單位:武漢X醫院 (簽章)
受援單位:硚口區XX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章)
20xx年1月25日
對口支援協議書 篇3
甲方(支援醫院):中醫醫院
乙方(受援單位):
為促進我縣農村中醫藥事業發展,進一步加快中醫藥基礎建設,完善醫療衛生服務功能,提高農村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水平,提高農村中醫衛生人才和隊伍素質,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根據《加強農村中醫藥服務建設對口支援工作實施方案》,就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簽訂如下協議:
一、雙方權利與義務:
(一)甲方
1.成立專職機構或部門,并確定專人負責對口支援工作的管理與協調工作
2.甲方組織醫務人員每年必須到乙方提供累計不少于10天的服務。并根據乙方的實際需求,安排足量中醫及其他專業的中級職稱以上衛生技術人員提供服務醫院對口支援協議書5篇合同范本。服務方式包括門診、會診、帶教、健康咨詢、健康教育等多種形式。
3.甲方積極開展對乙方醫務人員的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培訓。積極應用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的適宜技術,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滿足乙方管轄社區居民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甲方代表簽章:
中醫醫院
年月日
乙方代表簽章:
年月日
對口支援協議書 篇4
對口支援協議書
甲方:醫院(支援醫院) 乙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為促進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發展,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社區衛生人才和隊伍素質,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就開展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簽訂如下協議:
一、對口支援目標:甲方通過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提高乙方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乙方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滿足乙方管轄社區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形成有序的醫療服務格局.
二,雙方權利與義務: (一)甲方 1. 甲方臨床科室的中級職稱以上醫務人員每年必須到乙方提供累計不少于15天的服務.并根據乙方的實際需求,安排足量其他專業的中級職稱以上衛生技術人員提供服務,服務方式包括門診、會診、帶教、健康咨詢、健康教育等多種形式。甲方要保證乙方每天都有甲方相關專業的醫務人員在崗。 2. 甲方與乙方建立共同開展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管理的協作機制,重點建立由甲方醫生與乙方全科醫師,社區護士,預防保健人員組成的針對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4種慢性病的管理團隊,形成與乙方全科醫師的幫扶帶教關系。 3. 甲方與乙方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明確雙向轉診的范圍,程序和保障措施,并擬定實施方案)。甲方設立專職機構或指定部門,由專人負責接待乙方上轉和聯系下轉病人工作,并在相應科室按一定比例動態預留用于接收乙方上述4種慢性病上轉住院病人的專用病床;甲方通過會診,預約等形式為乙方的門診和住院轉診病人開通綠色通道,并對上轉的住院病人免收掛號費;乙方管轄的社區居民持乙方開具的社區專用直通檢驗申請單,可到甲方免掛號直接進行檢查和化驗。 4. 甲方根據乙方的實際需求,有計劃,分期分批地免費接收并安排乙方的醫務人員進修培訓及參加甲方的繼續教育活動。 5. 甲方積極開展對乙方醫務人員的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培訓,積極應用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的適宜技術,滿足乙方管轄社區居民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二)乙方 1. 乙方根據協議內容做好管理,協調,組織和后勤保障工作。 2. 乙方根據當年對口支援工作情況,提出下一年度對口支援工作需求,與甲方協商下一年度對口支援工作計劃,并簽訂對口支援協議。 3. 乙方根據甲方的排班計劃,提前一周向社區居民公示甲方醫務人員出診等安排情況,并做好管理和服務工作。 4. 負責對甲方支援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鑒定,并提供規定的證明材料。
三、完成時限:到年月,完成協議中簽訂的各項任務。
四、本協議由雙方本著友好協商,互相理解,彼此支持的原則制定,協議中未盡事宜,由雙方協商解決。
甲方代表簽章: 乙方代表簽章:
醫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院長: 主任:
年月日 年月日
對口支援協議書 篇5
對口支援基層醫院協議書
甲方:乙方:
為了發揮甲方的資源優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流動,提高基層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根據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廣東省城市衛生支援基層衛生實施方案(20xx年版)的通知》(粵衛函【20xx】72號)、廣州市衛生計生委【廣州市衛生局轉發省衛生計生委省中醫藥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城市衛生支援基層衛生實施方案(20xx年版)的通知】(穗衛醫【20xx】3號)文件精神,結合乙方的實際需要以及甲方的實際管理水平、技術水平、人力資源。
甲方自愿與乙方對口合作,提供醫療技術指導,協助搞好醫院管理、人員培訓、技術推廣等工作。為明確雙方責任與義務,達成如下支援協議:一、甲方責任與義務1、甲方通過對口支援,協助乙方提高對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重癥的診療能力,提高受援醫院的診療服務水平。擬采取的支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組織查房、會診、病歷討論、學術講座、免費接收醫務人員進修學習等。2、甲方定期選派具有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到乙方協助開展醫療工作,根據乙方實際需要,由乙方負責安排其參與查房、手術示教、疑難死亡病例討論,開展專題講座及適宜技術培訓推廣等。3、結合乙方專業人員進修培養的需要,甲方提供各專業技術科室和帶教師資,免收進修培養費,如乙方進修人員資質許可.甲方應盡量多地為其提供實踐機會,協作開展科研項目,定期開展專題講座。4、甲方支援醫療人員應服從乙方管理,把保障城鄉居民健康放在首位,弘揚白求恩精神,愛崗敬業,廉潔行醫,努力為廣大農村人民群眾提供價廉、便捷、質優的醫療衛生服務。二、乙方的責任與義務l、乙方應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口支援,加強建設,促進發展,為甲方合理安排工作條件,加強對甲方醫生在服務期間的考核和管理,確保甲方醫生能真正發揮作用。2、乙方派出專業人員至甲方進修培養時,可以指定進修科室和指定專家帶教,亦可根據本機構專業人員的工作需要靈活安排進修時間和期限。本協議書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簽字或蓋章后生效。任何一方如需變更協議內容,應提前一月向對方提出書面意見再行協商。
本協議書未載事宜另行約定。
甲方簽名(蓋章): 乙方簽名(蓋章):
年月日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