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英語交流研討會發(fā)言材料
如何完成從小學英語到初中英語的過渡
哈爾濱市第51中學 龐秀鳳
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
首先感謝各位領導為我們搭建這個平臺,感謝區(qū)教研室對六年級英語教師的耐心指導和悉心幫助,使我們有機會對小學英語到初中英語的過渡問題進行交流。
剛邁入初中校門的學生,英語學習面臨著從注重聽說訓練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過渡。因此,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師既要注重知識上的梳理,歸類,做好過渡與銜接;又要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小、初中英語教學要求的差異,熟悉小、初中教材的內容,然后根據(jù)剛升入初中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能動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小初中的自然銜接和平穩(wěn)過渡。由于各方面原因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參差不齊,這給我們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因此,幫助學生邁好中學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尤為關鍵。在這里,我把我校日常積累的點滴做法和大家分享。
一、熟悉中小學英語教材,以便融會貫通,
新教材為中小學教學內容的銜接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新教材不僅更加貼近生活,而且涉及了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如,愛好、交友、運動、健康、動物等,拉近了學生與課本的距離。為了做好銜接,我們可相互了解教材并進行認真的研讀.找出連接緊密的知識、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教學計劃,以此為切入點,把負擔留給自己,將輕松還給學生。
在每屆初一新生入學后,除了對小學學習的教材通讀外,我們還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根據(jù)摸底測試的情況,進行集體備課,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這屆初一,我們在正式上課前,在復習小學的拼讀規(guī)則的基礎上,進行了音標教學,并對小學《eec》教材中應掌握的常見詞匯、詞類、句式、名詞復數(shù)的變化、動詞的單三以及句子的結構和成分都做了比較系統(tǒng)的整理,幫助學生建立語法的概念。讓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從感性認識過渡到更多的理性學習,為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幫大部分學生完成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初級過渡。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進入中學后,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很多學生會對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板書、講課時的聲音、言談舉止等不適應。我們可以保留好的小學英語學習的習慣。例如,積極舉手發(fā)言;學唱英語歌;做英語游戲;誦讀英語歌謠的習慣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生動有趣。雖然我們的教學內容比較緊,但也不能急于求成。
同時,我們還結合我校開展的"自主-互動"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課前"精彩五分鐘"演講等具體做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學生可結合教材內容、實際生活、社會環(huán)境等,選擇不同話題作為演講材料。這樣既關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強了對英語國家背景文化的了解。同時促進了學生對相關話題素材的積累,為進一步的寫作訓練做好了鋪墊。
另外,我們時刻注意創(chuàng)設、營造真實的語言氛圍。如: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字母表、音標表;課程表可以用英語的形式表現(xiàn);定期用英語出板報;每天學生用英語作值日生報告,在墻壁上懸掛一些用英語寫的勵志條幅,如: "never do things by halve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等。教師還可以給每個學生都起個英文名字。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用英語講授,并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說、反復練。環(huán)境的熏陶加上課堂上的大膽操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為進一步學好英語,打好基礎。此外,根據(jù)初一學生的特點,我們就可以用一些游戲來吸引他們的參與,將枯燥的講解變成生動活潑的情景體驗。如:在詞匯教學中,為幫助學生熟記所學單詞的拼寫,不斷增加詞匯量,并能區(qū)別詞類,我們常用一些拼詞和猜詞游戲。如:在學習 "families"這一單元時,我要求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人,并讓學生準備照片、道具,惟妙惟肖用英語表演小品展示給大家。除此之外,我們還舉辦了一些第二課堂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誦讀比賽,單詞競賽,交際應用,課本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