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學習考察報告范文
二、考察后的反思
(一)教育需要夢想、需要教育信仰之心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懵懂的孩子,孩子們心清如水,有了教育夢想,我們才可以通過我們的教育讓孩子保持純真和率直。一所學校要發展,從校長到中層干部到一線教師都應該有一批崇尚教育、有教育理想、有熱愛教育的信仰之心的人。如我區的東風小學在陳校長的領導下就有有這樣一個共同體,所以他們才會才會創造東風小學教育的一個又一個奇跡。我覺得自己作為校長,首先應該要有教育夢想,同時要發現并團結有教育理想的教師,為他們創造機會和條件靜心為教育服務。
(二)學校教育要有規劃,并對規劃進行論證
教育本來就是滯后性與超前性相互矛盾的奇怪統一體。所謂滯后,是因為教育內容經常落后于當代科學技術,新學科的建立或教學內容的更新總是在科學發明和技術革新出現一段時間之后。至于超前,則由于教育周期較長,在教育過程中就必須考慮未來社會對受教育者的需求,就是說,受教育者不僅要學會在當前社會中生存,還要學會適應未來發展。由此可見教育是需要科學規劃,同時教育的規劃還應該舉行科學論證,這樣學校的教育發展才不會走歪路、走錯路。在學校特色教育規劃方面我也有了一點想法,那么這些想法我也會遵循科學發展觀,用課題的形式進行開題論證之后再逐漸地實施。
(三)學校要常規性地持久性地辦教育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持久性的工程。任何功利性的教育活動看是表面成功,實際上去給學生帶來不了真正的教育。所以我覺得學校教育應該要常規性地持久性地系統性地進行。這樣日復一日方能見成效。目前,我校的教師會議之前輪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周五早晨學生誦讀經典、周五的校本課程必修課程誦讀經典詩文、周五下午的校本課程選修開展了詩與音樂、詩與舞蹈、詩與繪畫、詩與武術、詩與書法、詩與誦讀等校本選修課程。還有每月最后一個星期的周二下午的四五年級的大型講座都已經成了學校的常規性教育活動。這些常規性的做法我想也許一年看不出效果,如果但是堅持兩年、三年、六年,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受益無窮的。
毛主席說過:文藝工作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其實教育也需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沒有人敢說自己的辦學就是最好的,但是我們必須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去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我們的辦學就會越來越好。最后祝福開福教育“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