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赴勞動爭議仲裁院學習考察報告
(七)簡化仲裁工作程序。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XX年6月12日下發了《關于加快勞動爭議案件審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通過嚴格明確訴求,規范變更訴求或提起反訴程序,庭審程序簡化,實行書面審理,簡化仲裁裁決文書等辦法,減輕《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面臨的巨大辦案壓力,解決了“兩法”細則及新的《辦案規則》、《組織規則》未出臺,仲裁執法可操作依據短缺的問題,加快了勞動爭議案件處理進度。
(八)運用軟件進行網絡化辦案。對案件的受理、審理、裁決等全部流程運用辦案軟件,實行網絡化管理。提高辦案效率和辦案質量,增強了案件文書的規范性。
市勞動爭議仲裁院作為全國勞動仲裁工作的排頭兵,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一是,全面加強勞動仲裁工作力度,統一全市各級仲裁部門思想,重新確立各級勞動仲裁部門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二是,投入大量資金改善辦公條件,優化人員配備,使勞動仲裁事業邁向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發展新階段。三是,對案件審理過程全程視頻監控,以專業化的分工和現代化的監控體系,增強仲裁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四是,大部分案件實行獨任制審理,強化仲裁員的權威感和責任感,大幅度提高仲裁員和書記員隊伍的專業素質。五是,不斷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完善機制,規范流程,提高了辦案效率。六是注重以溫馨調解貫穿案件審理的始終。七是,開辟寬敞舒適的立案大廳,設計氛圍和諧的調解室,安裝大型電子顯示屏,提供專門檔案室,方便當事人查詢,體現出便民、利民的思想,樹立了以人為本的勞動仲裁新形象。八是,建立快、簡、廉的勞動爭議處理新機制,推動勞動仲裁事業全面發展,為城市的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三、市勞動爭議仲裁院與市勞動仲裁院的比較
市勞動爭議仲裁院 市勞動仲裁院
管轄范圍 注冊資金在1000萬以上的企業 三資企業、外地駐辦事處、駐的中直、省直企業、駐軍所屬企業及在的森工系統企業
管轄范圍內企業數量 約1萬多戶 約4000多戶
機構規格 副局級 副局級
年辦案經費 200多萬 未明確
人頭經費 年8~9萬/人 未明確
硬件設施 7個標準化仲裁庭3個調解室1個立案接待大廳 1個標準化仲裁庭1個調解室1個立案接待室
編制數/實際工作人數 29/62 15/14
書記員數量 10 0
四、學習考察后的收獲和啟示
市勞動爭議仲裁院作為全國勞動仲裁工作的典范,具備了很強的勞動爭議處理能力。通過此次學習考察,市勞動仲裁院開闊了視野,也體會到了差距,收獲頗豐、受益匪淺,達到了學習經驗、取長補短、增進友誼的目的。
市勞動仲裁院重新組建、人員配備完畢后,正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在橫向比較中查找差距,在學習借鑒中創新思路,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升勞動爭議處理能力。通過學習考察,市勞動仲裁院更深刻地體會到勞動仲裁工作任重道遠,責任重大,也進一步堅定了做好勞動仲裁工作的信心。隨著《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勞動爭議案件量的增加,及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于XX年7月14日將原屬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的多戶企業交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市勞動仲裁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量呈數倍增加,工作難度加大。面對巨大工作壓力,市勞動仲裁院決心努力克服人員少、經費短缺等諸多困難,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不斷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和水平,認真汲取市勞動仲裁工作可借鑒的方法和成功經驗,改進辦案方式,縮短辦案時間,提高辦案質量,不斷提高勞動爭議仲裁的效率和公信力,切實提高依法處理勞動爭議的能力和水平,維護好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