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晨會講話稿范文(精選3篇)
班主任晨會講話稿范文 篇1
同學們,今天早上在來學校的路上,我想起了一件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沒有當我們班的班主任之前,我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師合唱團,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參加排練時的情景,我提前練了聲,我在排練時認真專注,目不轉睛的盯著指揮,我努力的想讓自己的最美好的音色發揮出來,其實在潛意識中我還希望我能夠得到這個團隊的認可。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指揮------那個音樂學院的退休老院長-----頻頻的看向我,而且笑容可掬,我心中很美,看吧,我唱的還是不錯的!!!一段結束,老先生依舊笑瞇瞇的看向我,問道:“你是剛剛加入的吧?”
我點點頭,
“你的音色很好,也很認真,可是你的聲音卻顯得跟合唱團有些格格不入,沒有融入到集體中來。”
“你剛剛加入,可能心里就在想,我能否引起老師的注意呢?我一定要好好唱,讓大家對我刮目相看。”
聽到這樣的評價,我連連搖頭,表示否定,我真沒有這樣想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不想成為合唱團中的弱勢群體。每個人在一個集體總都需要得到認可,都不希望拖集體的后腿,應該是一種心理的常態,不過有時候是需要合適的方式的,恰如我工作多年竟然忘記了合唱最基礎的要義,聆聽和音色的統一。一心只想唱好的我讓自己的聲音突出于合唱隊之外,自然就引起了指揮的格外關注。
其實讓我想起這件事的是昨天一個同學的行為,中午飯時,他在我就餐的桌子附近,右手伸向自己的懷中,笑嘻嘻的說:“老師你看,我沒帶飯卡,我也不用排隊,我照樣能打到飯吃,而且也沒人會記我的名字”我無語的把頭偏向一邊,旁邊的老師一臉啞然的看向我:“這是誰啊?”我說:“”“哦,他就是啊?!”
如果說一個人希望引起老師的認可和關注會采取一些行為的話,我十分的理解,這是一個人正常的心理現象,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明,人的物質基礎得到滿足之后就會向往精神層次的追求,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但是有些同學的價值觀的在正常值下偏移的,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香、什么是臭,他沒有分清楚。這個同學的行為就像是一個身上長滿爛瘡的人驕傲自滿的對著旁人炫耀:“看,我的瘡爛的多大,流的還是黃色的膿。
班主任晨會講話稿范文 篇2
20xx級的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20xx級26班班主任。在我正式的發言之前,我想問問大家:看過西游記嗎?看過的請舉手。看來看過的還比較多。那么,大家誰記得西游記的男一號唐僧怎么自我介紹的?有誰記得,來給大家說一下!我給大家說一下吧“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到西天求取真經。”這句話我昨天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看這句話唐僧在西游記中說過多少遍,有人說唐僧說了80多次,有人說這是唐僧的口頭禪,至少好幾百遍吧。我嚴重同意是唐僧口頭禪的說法。就是這句口頭禪讓唐僧在取經路上遇到磨難時,在豬八戒嚷嚷著分行李、孫悟空要回花果山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一路向西求取真經;就是這句口頭禪讓唐僧在女兒國國王色、權、利的誘惑下(當然“色”有時候會裹夾在“愛情”里面)還是要去往西天求取真經。就是這句口頭禪讓唐僧戰勝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成為旃zhān檀功德佛。
一句口頭禪有那么大的作用嗎?聽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句口頭禪明確了三個問題:第一、我是誰?(貧僧唐三藏)第二、我從哪里來?(從東土大唐而來)第三、要到哪里去?(到西天求取真經)。這三個問題,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被稱為三大終極哲學問題,古代圣人每日三省吾身也是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唐僧就把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根據自己的理解變成自己的口頭禪,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了他的整個取經之路。
同學們,講了這么多,我想大家應該知道我葫蘆里買的什么藥了吧。我講話的題目還沒有給大家說,那就是向“唐僧學習”,學習什么?以下三點:
第一、知道自己是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20xx級的同學們,我們站在這里,都有一些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學生”“某個班級的一員”“濟源一中的學生”。作為一名學生,每天要撞的鐘大家都清楚嗎?我羅嗦一遍:在教室專心聽課、努力學習、認真完成作業;在寢室遵守寢室公德、早睡早起;在校園內,時刻牢記自己是班級的一員,課間操時認真跑步,讓班級因你的存在而幸福;在校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給一中抹黑,總之一句話,就是偉大的毛主席教導我們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同學們,捫心自問,鐘撞的怎么樣?請不要忘記自己是學生,學生做學生該做的事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第二、記著自己從哪里來,牢記自己根在哪里。同學們昨天周末,所有的同學都是從家里來的。家是什么,家是父親、是母親,是爺爺奶奶和七大姑八大姨還有弟弟妹妹等組成的大家族。我們每個人血管里流的血都有你家族的基因,同時你也在創造你家族的歷史。家就是我們的根,家就是我們的本,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根、不要忘了本,努力做一個讓家族驕傲的人。
第三、明確自己要到哪里去,把目標裝在心里。我不知道各位同學都思考過沒有,你來一中的目的是什么,大家可能有很多的答案。但我想告訴你,來一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三個字“考大學”,四個字“考好大學”。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大學:清華北大是大學,濟源的職業技術學院、黃河科技大學都是大學,不過前者被稱為985、211高校,后者分別被稱為大專和三本。211院校一共112所,其中39所是985高校,20xx年一本院校在河南共招生5.3萬人,其中985高校7467人,而我們河南省報考的人數是67萬,985高校在河南錄取的比例為1.4%。我們濟源一中上211的大概500人左右。同學們,20xx年的高考你會是這500人中間的嗎?這個問題需要你將近三年的努力來回答。
同學們,求學的道路與唐僧取經的道路一樣會歷經磨難,怎樣才能歷經磨難不改初衷呢?告訴大家一個秘訣,就是向唐僧一樣把人生的終極三問變成你的口頭禪。就像:“學生魏俊起,來自魏氏家族,要到北京清華大學求學。”來大家跟我一起說一遍:格式就是“學生 說你自己的名字,來自濟源一中20xx級,要到北京清華大學求學”,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班主任晨會講話稿范文 篇3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下午好:
其實,我和所有班主任一樣,早來晚走,辛辛苦苦,為班級工作任勞任怨,所不同的是我很幸運,這次受領導安排和同仁們做交流。在這么多經驗豐富的班主任面前來談當班主任的經驗實在是不敢當。在座的各位,比我有經驗的多的是,承擔班主任工作以來,我雖然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我走過的每一段路,留下的每一個足跡,都覺得無怨無悔!
我覺得我所做的事太平凡、太平常,如果說是經驗交流倒不如說是班門弄斧。我從教20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有十幾年了,班主任工作瑣碎、繁雜,不但要教好所任學科,還要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有時會讓你寢食難安、心力交瘁,有時又會讓你心花怒放、沉醉其中。
今天談不上什么經驗交流,下面只是簡要的談談我做班主任的一些感受
一.用垂范去引導學生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說明了這個道理,作為班主任如果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學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大到愛國,小到撿起一張紙,一言一行,都是一種潛移默化。
二.培養優秀班干部
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最必要,班干部是班主任和學生聯系的橋梁,是學生的精英,是教師的助手,是自我管理體現最明顯的一部分。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再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我在選擇班干部時,遵循兩個原則:(1)責任心強,辦事公正,品學兼優,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易于他人溝通的學生。并且有一定威望。(2)各類特色學生,如班上繪畫能手,寫字能手,勞動積極分子、體育特長的,等等。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們的能力。這樣產生的班干部工作熱情高、工作態度端正、切實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利于貫徹落實班主任老師的要求。為了鍛煉提高培養班干部的能力,我帶領他們從一開始,明確班級努力和前進的方向,營造一個溫馨而又充滿朝氣的學習環境。定期召開班干部會,總結工作中的得失,促進班級工作的發展。為了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經常找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改進工作方法,在適當的范圍內放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班級實際,制定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讓他們大膽工作。我也只在必要時給他們出出主意,做些指導。事實上,我培養的班干部他們的確也做到了,能把同學們團結在身邊,帶領同學們把班級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而很少向我問這問那!我只是偷偷的關心,暗暗的管理。對于培養班干部我要總結一句話:“班級無小事,事事你得管,但事事不獨攬”。培養班干部的方法還有,給班干部戴高帽子。經常表揚他們,多給他們些榮譽。班干部帶著同學們一起,有著凝聚和帶頭作用。每一屆我班都有自己班級口號,例如這一屆他們學生給我們班定的口號是: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小組合作,幫扶共進
小組的建立,由班上成績前六名的同學任組長,由組長像我們平時分班一樣,采用雙向選擇的形式,確立組員名單,明確一幫一的幫扶對象,共成長,同進步.學習紀律一把包,組和組形成競爭,效果挺好.還有經常做到事事做總結。無論是取得了成績還是以失敗告終,有活動就有總結,組長要總結,學生自己要總結,我班主任要總結,使學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明辨是非,積累寶貴財富。這是學生學習成長,生活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環。
四. 要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做人
不論哪個班我帶班主任,一般先培養他們品德,再培養習慣,然后才培養成績。學生一定要有禮貌,文明,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學生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等等,我都把它當成大事在班上表揚。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好的學生難免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點,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因勢利導,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從而以點帶面促使學生全面進步。我所帶的每一屆學生,我總以最短的時間,了解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然后因材施“教”。誰說他們沒有優點?抓住契機,鼓勵上進。如學校每年舉行的運動會,有的同學學習雖然成績不行,但體育好,我就抓住機會,做一些學生思想工作,讓他們愛運動,然后愛學習,因此,我覺得要適時的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增強學習的信心。又如有時上課班上突然冒出那些從不回答問題的學生,可能因為心情好在課上突然主動回答出問題了,很出乎我的意料,這是意外的收獲,我又抓住這個契機,對全班同學進行鼓勵,說他們其實都非常聰明,他們學習成績雖然不很理想,但我相信,經過努力,他們的學習成績必將是班上的進步較大的,這之后班上部分后進生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捕捉閃光點,抓住機會,鼓勵上進,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還有用主題班會去鼓勵學生,主題班會針對性強,教育面廣。像學校舉行的文明禮儀,安全教育,考風考紀,法制教育等等,我都作了充分準備,一定要開出效果,讓學生真正受到教育和感化。
五.嚴愛相濟,多交流,多溝通.
對學生嚴愛相濟,付出愛心與嚴格要求是不矛盾的,愛心是偉大的,但是絕對不是萬能的,如果僅有愛心,沒有嚴格要求也不行,當然,嚴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含愛的感情,班上有學生自覺性稍差的,他還主動叫我對他嚴格些。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首先應該是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令人頭疼的后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才能讓學生信服。“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也就是對學生有一種愛心,多一份耐心,給學生一點信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教師就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子女充滿愛,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得扮演多重角色,即是教師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長的角色,也許是女同志原因,觀察細微,像天氣冷熱,孩子穿衣問題,男女學生生活,衛生垃圾食品,安全等,這些事幾乎天天“嘮叨”,看起來平常,但我動真情,換來了學生對自己工作的承認,家長對自己工作的認可。每一屆班上學生我都能了如指掌,當學生有困難時,我就盡心盡力的去關心關愛他們,讓學生在學校讀書有一種在家里的感覺,時時要對學生有一種牽掛。我經常也跟學生發火,老師也是人,所以學生有時既怕我又尊重我,這就是女班主任一點優勢。我也“體罰”過學生,學生違紀后,我視情節輕重要他們愉快地自己選擇:打掃一天或一星期衛生,抄一篇或五篇英語課文。或者背段優美句子給我聽等等。當然賞罰一定要分明。
六. 讓學生給我寫“材料”——建立微妙關系
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要想把一個班集體帶好,并且使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做到“知已知彼”,也就是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聲,知道他們每天都在想什么,在學習中遇到哪些困難和難題,用無記名的形式告訴我,并且能及時給予解決和答復。這樣,整個班集體的情況就能了解透徹,就不會產生盲目的發號使令,因為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只有對他們了解的非常深,才能對“癥”下藥,切好每個學生的脈;才能因材施教,做到百戰百勝,讓他心服口服。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20--最新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20--最新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稿例如對我在授課時有什么意見和要求,班里發生了什么事,對自己有什么影響等等,只要對學習有妨礙的因素,都要寫出來,每周一交給組長。我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做好一切解決問題的思想準備。通過寫的形式,密切了師生關系,促進了教學,找出了教學中的不足。它把學生們當面難以言表的事,通過文字的方式反饋于老師,使師生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而努力。通過寫,使班主任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兩學一做”全面貫徹從嚴治黨發言稿)友。我通過這一招,使我更加認識到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
多年來取得的成績,當然跟全體和我合作過的科任老師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之間時常保持交流,發現學生的點滴,總結近況,一起實施班級管理制度,包容學生。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各位老師都非常支持,給予諒解,合作是很愉快的。
當班主任多年來我為學生們怒過,為他們笑過,為他們嘆息過,更為他們喝彩過,因為有了他們,我的人生也豐富起來,他們就像是我的孩子,我愿意為他們付出一個老師,一個母親應當且能夠付出的!
當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有時還會很心煩,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當你走上講臺,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當你看到你的學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轉變,當你被學生圍著快樂的談笑,當家長打電話來告訴你孩子變了,變得懂事聽話了,愛學習了,有禮貌了,關心人了,本來膽小,現在膽大了等等……那快樂是從心里往外涌的!今后,我將再盡我最大的努力,為教育事業作出點貢獻!我覺得工作著是美麗的!
總之一句話,當一個班主任不容易,當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更不容易。我覺得當好一個班主任有一個前提,要做到嘴勤,腿勤,口勤,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還有我還要多向在座的各位有經驗的班主任多多請教,學習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改正不當之處。
最后再一次感謝領導對我們班主任工作的支持與肯定,同時祝愿各位領導和各位班主任工作順利、身心健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