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慶典禮校長講話稿(精選3篇)
百年校慶典禮校長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校友,尊敬的各位鄉賢、朋友們:
今天,在這里薄設淡酌,答謝在座的參加xx中學建校100周年慶典活動各位領導、來賓、校友、鄉賢、朋友們,我謹代表我們學校的全體師生,對您們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
百年風雨,鑄就百年輝煌。xx中學傳承百年精華,秉承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和風格,贏得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xx中學的歷史總有您們心血的凝注,xx中學的成就總有您們業績的輝映,xx中學的發展總也離不開您們的鼎力相助。 在此,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流金歲月已往矣,老樹春深更著花。前人已寫就了xx中學過去的歷史,成績屬于過去。人民群眾對xx中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以百年校慶為契機,更加珍惜xx中學這一教育品牌,更加謙虛謹慎,銳意進取。我堅信,有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有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愛,有海內外歷屆校友的支持,有xx中學廣大師生員工的努力,我們一定能開啟xx中學燦爛的明天。
現在,我提議,請大家舉起酒杯,為xx中學百年的輝煌,為xx中學百年華誕慶典活動的圓滿成功,為在座的各位領導、來賓、校友、鄉賢、朋友們的身體健康、事業騰飛干杯! 謝謝大家。
百年校慶典禮校長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西街小學各位校友、老師、同學們:
在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在丹桂飄香的美好時刻,我們歡聚在這里,隆重慶祝西街小學百年華誕。首先,我代表中共金臺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向西街小學全體師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光臨慶典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多年來關心支持西街小學的上級領導、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西街小學一百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歷屆師生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辦學理念,發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街小學按照“科教興市”、“科教興區”的戰略部署,求真務實,積極進取,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學校規模不斷壯大,教師素質不斷提高,學生能力全面發展,被評為省級示范小學,獲得了教師基本素質展示全市一等獎等一系列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西街小學廣大師生團結奮斗、追求卓越的結果;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關心支持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各位校友心系教育、無私奉獻的結果。這是西小的驕傲,是金臺的光榮!
多年來,金臺區始終把教育放在強區富民的戰略位置優先發展,努力推動教育事業快速進步。新一屆區委、區政府立足區情,提出了做大做強教育品牌,建設教育強區的奮斗目標。按照“三項改革,多元投入,調整布局,骨干帶動,質量興教”的工作思路,全力深化各項改革,大力整合教育資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的提高。
“”期間,我們將進一步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一如既往的大力發展基礎教育,為地方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希望西街小學以百年校慶為契機,緊緊抓住全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大好機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希望全區教育工作者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勤奮工作,勇于創新,讓我們一起努力,為金臺教育事業和寶雞市“四市”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百年校慶典禮校長講話稿 篇3
我常常想,大學之'大',并不僅僅在于'大師'、'大樓',更在于有一批'大'學生。我們不能設想一所大學沒有寬敞明亮的大樓,也不能設想一所大學沒有學富五車的大師,但更不能設想一所大學沒有一批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大'學生,只有這些年輕的面孔,才是一所大學的精魂之所在。雖然學生之于大學,如流水之于河床,如行云之于天空,但河床因流水而豐盈,天空因行云而高邁。大學,因大樓而大,因大師而大,更因'大'學生而大,理固宜然。 我們青大,便有這樣一批'大'學生,他們讓青大因之而'大'。每年,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子匯入校園的人流,他們是校園初綻的蓓蕾,是浮山灣源頭的活水,是千林萬木中的'最高枝';每年,又都有一批學子展翅離開校園,他們是在校園成熟的果實散播于各地,是浮山灣通往四面八方的灌渠。這樣,校園不僅僅是在這一山一海之間,更是在從其中來、到其中去的'大'區域中;校園也不僅僅是在這一來一往之間,更是在來之前、去之后的'大'過程中。在空間上,青大因'大'學生而擴展;在時間上,青大因'大'學生而綿延。這就是青大之'大',大學之'大'。
青大坐落在黃海之濱,浮山腳下。她背靠著的浮山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積淀下來的文化,她面對著的黃海涌動現代文明的波濤。浮山上長眠著的那位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默默地注視著青大學子,他或許有所憂慮,青大人能否將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黃海之濱、浮山灣畔激蕩著的波濤在時時地提醒著青大學子,它可能含蓄示意,青大人可否將輝煌的現代文明推向極致。博學篤志,深得先賢治學之精髓,明德求真實為國人修身之根本,守正出奇則是母校送給投身現代社會的青大人的青鋒利刃。這個校訓是很能體現青大個性的:它延續了對傳統的繼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強調了在現代社會中自強不息、奮起努力、不甘心淪為人后的理念。校訓精神的寄托對象,不僅是大師學者,更是千千萬萬的青大學子,是是在民族自強中孜孜以求、在國家建設中肩負重擔的青大學子,這是對每一個青大人的要求:學問為人,當沉穩扎實,眼光品格,當朝氣勃發;根須須深扎大地,枝葉要直插云天;要壓得起擔子,肩得起責任,要放得開手腳,闖得出天地。在青大修繕一新的教學樓里,每一個講堂上都標有這個校訓,正對著臺下聽課的學子,這是一種希望,更是一種鞭策:青大之'大',大學之'大',全在于學生之'大'學生。
大學與大學生,青大與青大人,實際上是處于一種互動的地位的:青大因學子而'大',學子也因青大而'大'。我相信,青大能激發每一個學子的潛力,將'大'發揮到極致,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學生。百年的傳統不用說了,伴隨著近代中國成長起來的青大,人才輩出,如星漢燦爛,點綴于歷史長河。正是這百年的傳統,正是這在這傳統中成長起來的一批又一批'大'學生,造就了一種青大的精神。'青大精神',這個詞雖屢屢被人言及,卻似乎永遠沒有確定的含義。它近似于一種'言無言'的境界,只有親身體會到了,才能切實的把握。但正是這種'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的精神氣質,卻讓每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學子感受到一種激勵,接受了一份熏陶。它給了每一個學子一片海闊天空,讓個性伸展,使眼光犀利;它給每一個學子提供了一個真正的'大'學,學術之大、責任之大、精神之大,盡在其中。對于這樣的'大',我不能置一詞,但我相信,這樣的'大'學,能培養真正的'大'學生;而大學的未來,又正在于它培養的這些'大'學生身上。有人說,只要青大教室和圖書館的燈還亮著,青大就還有希望,中國就還有希望。這話說得極有氣質。青大,是在教室和圖書館的燈下學習的青大人;青大,也是由這樣的青大人打造出的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希望的象征。我堅信,青大的燈,永遠也不會滅!
作為一個學者、一名教員,我希望能象孟子所說的那樣,'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所以,能在青大任教,能擔任這樣一所精英薈萃的大學的校長,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榮幸。但每次漫步在校園里,每次站在青大的講臺上,我卻又覺得自己更象是一個學生,青大是如此博大精深,能讓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俯首沉思、受益無窮。在青大,我真正感受到了大學之為'大'。因為是在這樣一塊圣地,每一個感染了她的精神氣質的人,就會有一種被選擇的莊嚴感;因為這種莊嚴的使命感貫穿著每一個青大人,這校園神圣的火種才得以不熄,這校園的精魂才永遠閃耀著理想之光。站在這講臺上,我可能是師長;面對青大,我卻永遠只能是學生。可是,我希望,是學生,我也要是一個真正的'大'學生’,是一個沐浴在這理想之光、精神之光中的青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