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副校長開學典禮講話稿(精選3篇)
德育副校長開學典禮講話稿 篇1
開學第一個月我們定是行為規范教育月,我們的目標是使每個同學都能遵規守紀,文明有序。我們行為規范教育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一日常規五字經、南開中學四十字箴言、學校班級量化考核細則,明確行為規范的內容,把它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和標桿,作為我們行為的一面鏡子,時時去對照,找差距,勤反思。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用以上制度規范,指導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有不符合規范守則的行為立即改正之。通過個人自查自糾(本周前兩天)、班級自查互糾(本周后三天)、學校互查互糾(第三、四周),共同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達到慎獨的境界,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開學第一周,我們分別召開了新生和老生大會,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一些安全常規。并要求所有同學在雙休日背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做到爛熟在心,牢記在心,把它作為我們每個同學行為的指南,雙休日過去了,大家背的如何了,我相信大部分同學已牢記在心了,這周有空我們隨機地抽查,對做不到的同學要嚴肅批評,限期整改。今天我們來學習一日常規五字經。
中學生一日常規五字經:
一、晨起:早晨按時起,內務快整理;牙白臉干凈,鍛煉好身體。
二、就餐:排隊進餐廳,就餐有秩序;節約老傳統,餐桌見文明。
三、進校:校服穿整齊,進校推車行;見面問聲好,文明你我他。
四、晨讀:到校即讀書,朗讀有感情;專心讀又記,珍惜好晨光。
五、課前準備:預備鈴聲響,快快進課堂;坐姿要得體,學具擺整齊。
六、上課:專心勤思考,歸納求精益;發言先舉手,師生敬如賓。
七、自習課、午休:室外不言笑,室內靜悄悄;午休或作業,安靜最為妙。
八、考試、作業:審題要仔細,作業要如期;書寫講整潔,認真不抄襲。
九、課間活動:輕聲靠右行,打鬧不文明;同學互關心,和諧最要緊。
十、升旗:下樓按路線,隊伍齊又齊;升旗唱國歌,祖國記心里。
十一、集會、課間操:集合快靜齊,集隊四個一;動作齊有力,怡心又健體。
集隊四個一:進出場一個樣;隊伍隊形一個樣;做操質量一個樣;新生老生一個樣。
十二、眼保健操:視力是個寶,做好眼保操;穴位按準確,效果才會好。
十三、衛生:衛生勤打掃,保潔很重要;用具擺整齊,細節不放掉。
十四、校園環境:墻上不亂畫,地上無垃圾。花草有生命,公物要愛惜。
十五、放學:遵守交通規,乘車不搶位;及時趕回家,好讓父母安。
十六、就寢:上樓洗漱輕,熄燈不講話;閉眼過電影,平靜心休息。
南開中學--四十字容止箴言
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
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
氣象:勿傲、勿暴、勿怠。
顏色:宜和、宜靜、宜莊。
這是南開第一任校長張伯苓的“創舉”,他極為重視學生的品格教育,從生活小事入手,規定學生必須注重自己的儀表,講究個人衛生,同時展現積極進取、謙虛樂觀的精神面貌和大方得體的行為舉止。整容鏡和箴言有如無聲的教員,鞭策學生一進教學樓,就有一個整潔的儀容和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
據說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年過8旬仍能準確地背誦出圓周率小數點后面100位數字。有人問他是怎么記住的。他回答說:“說起來也簡單,重復,重復,再重復!”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細致的過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恒,不斷強化,反復抓,抓反復。反復宣傳、實踐,你們就能逐漸了解、熟悉校紀班規,繼而才能夠在老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種習慣遵守,再而經過繼續的深化實踐,最終才能變成自覺遵守。
同學們,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咱們現在要求的行為規范的養成就是培養大家良好行為習慣,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最后,祝各位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天天進步。
謝謝大家!
德育副校長開學典禮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學校政教處向在座的各位老師、同學們致以新學期最美好的祝愿和最真摯的祝福!并對124名六年級新同學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不知不覺告別了炎熱的假期,新的一學期開啟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新的夢想。在開學之初,我代表學校給同學們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禮儀校園,從我做起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天下從建設禮儀校園開始,禮儀校園需要每一位老師和同學的努力。學校基本禮儀有
1、集會、升旗要做到快、靜、齊。
2、校園內要穿衣整潔,在校應該有學生樣子。
3、要用禮貌用語,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
4、進入辦公室怔得同意方能進入。
5、要有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做一個懂得尊重別人和自然的人,贏得別人的尊重!
二、校紀班規,做人準則。
同學們,“重安全,守紀律。”是我們實現新學期新目標的重要保障。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時刻牢記安全,嚴格遵守紀律,共同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學習環境。
一是有的同學出言不遜,動手打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強討惡要,強霸惡占。對于此類事情,學校一經發現,一律給予嚴重警告處分,屢教不改者,一律勒令退學,并記入檔案。
二是有的同學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不向老師反映,不向學校報告,而是糾集親戚朋友甚至社會小青年來打與其發生矛盾的同學。今后一經發現,作留校查看處理,情節嚴重的則勸其轉學或勒令退學。 三是拉幫結派,內外勾結。結識一些社會青年到學校向在校學生強要錢物,強討惡要;與同學發生矛盾時,糾集團伙參與打架斗毆。今后此類事情一經發現,凡是參與者一律作勒令退學處理。
四是有的同學違反學校管理規定,越院,上網吧,徹夜不歸,此種現象一經發現,將在全校亮相,并通報批評。
五是不注意儀表,男生蓄長發,女生戴首飾;染黃發,留長指甲,穿奇裝異服,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形象,此類事情一經發現,全校通報批評。
除此之外,還有少數學生不遵守學習紀律,上課遲到早退,不假而歸,上課睡覺,損壞公物等現象也經常出現,這些都是不允許出現的。 以上種種違紀現象,都是我們在開學初應當注意的希望我們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同時也發動全校同學之間相互監督,對違反學校紀律的行為及時檢舉揭發,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注意安全,珍愛生命
1、課間休息要安全,要做到文明休息不追跑、不大聲喧嘩。
2、上下樓道時要靠右行走,決不能相互嬉鬧,以防擠壓。
3、關窗鎖門要自查。
4、走出校門時的安全意識做到心中有交通規則,生命有保障。 這既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父母,對社會的負責,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時善于與同學友好相處,不打架斗毆,不開危險的玩笑,不結交不三不四的人作朋友。不買路邊小攤的食品和“三無”食品。
同學們上一學年有很多同學也受到學校的批評和處分,也有很多同學得到學校表揚。無論如何我們都回到統一起跑線,忘記昨天的過錯和榮譽。努力奮斗今天,坦然面對明天,從今天起爭做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的高標準的中學生,讓我們腳踏實地創造一個比昨天更美好的明天。
德育副校長開學典禮講話稿 篇3
親愛的20__級的新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在這樣一個象征著收獲與喜悅的季節,以這樣一種隆重而熱烈的方式迎接你們的到來。年輕的大學生朋友們,歡迎你們走進樹大,加盟樹大,更希望你們能夠在樹大的校園中揮灑你們的青春,收獲你們的成功。
同學們,作為校長,我除了要表達對你們最熱烈的歡迎外,更想表達此時此刻我內心的愉悅之情,感謝你們在選擇高校時對樹大寄予的厚望與肯定,也更希望你們能以一個樹大人的身份,用自己的青春、責任與我們一起締造屬于我們共同的夢想:創建國內一流的教學服務型大學。
同學們,大學是人生當中一段重要而特殊的經歷,它不僅是你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還是你一生當中為數不多可以改變未來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擁有一個怎樣的大學生活,將可能決定你今后以怎樣的姿態步入社會。因此,我希望同學們能珍惜并充分利用好大學的時光,從內心深處去走近大學,去感悟它帶給你的點滴,無論是收獲、喜悅、歡笑或是失落與挫折,用責任與夢想去重塑心中的象牙塔。
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和同學們談談責任的問題。我給大家講三句話:
第一句話:責任,聚于心而成于行。
同學們,人生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有平靜舒緩的靜水深流,也有波濤洶涌的激流飛瀑,但無論如何這條生命之河都不會逆向流淌。大學作為其中的一段,亦是如此。面對這人生當中僅有一次的寶貴經歷,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理由不去珍視它。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更加明晰“我的人生”和“我的大學的責任。詩人歌德曾經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這就是說,做一個有責任的人近乎成了人的一種本能。因為愛我們的祖國,所以我們自然就有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報國熱情;因為愛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自然就懂得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恩之情;因為愛知識,所以我們從不缺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熱情。責任,一個看似空泛的概念,實則充實而厚重。所以,從今天起,同學們請重拾你們對“責任”的信仰,勇敢地承擔起你們肩頭應有的責任。走進我們的校園,以立德成才為己任,用包容、友善、正直踐行我們崇德重智,樹人為本的校訓;走進我們的優秀課堂,以求知為己任,為自己的頭腦帶來一次知識風暴的洗禮;走進我們的文明寢室,以誠信為己任,共筑誠實、互助、友愛的和諧家園;走進我們的創業團隊,以革新創新為己任,用激情、創意、踏實來書寫屬于自己的創業傳奇;有朝一日,我們還要走出校門,以服務社會為己任,以最終踐行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為民的諾言。
第二句話:以小夢筑大夢,激發無限“正能量”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它不僅承載了人心向善、向美的追求,還是每個人心中一種價值觀或是人生目標的體現。夢想作為努力拼搏可以實現的理想,是生命個體在特定階段追求與價值的體現。對于我們的國家而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整個民族共同的中國夢。對于這個夢想,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的期盼。作為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大學生,如何將飽含著青春、創意與激情的個人夢想同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激發出青春夢想昂揚樂觀、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應該成為每一個走入大學校園的青年人認真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大學三年或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在面對多元文化激烈競爭的大時代背景下,要始終堅持弘揚主旋律,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要善于學習、掌握、運用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不斷培養、提高分析和解讀實際問題與疑難問題的能力,做一個視野開闊、勇于創新、胸懷寬廣、知行統一的人;在求知的道路上“博學之,審問之、善辯之,篤行之”,努力使自己成長為一個成熟、獨立和有精神追求的大學生,并把自己全部的熱情、激情、活力投入到創新創業、服務社會中去,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發揮個人應有的社會價值,讓自己的青春夢想在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