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家長培訓會講話稿
大家好!我是學校低年級班主任,我的孩子也剛上完一年級,非常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對于孩子來說,幼兒園與小學遵循完全不同的“游戲規則”,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孩子會出現諸多適應上的障礙,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心理問題,這些必須引起老師和學校的重視。有專家分析,幼兒園的授課方式以游戲為主,小學的授課方式則以上課為主,課堂上還有時間和紀律的約束。相比幼兒園老師“媽媽式”的悉心照顧,小學老師的要求更嚴格。
1、激發學習愿望。開學前,家長首先要激發孩子上學的愿望。從我們的教學經驗來看,一般來說,上學愿望強烈的孩子,進到學校后學習都比較主動,表現也比較好。我們也見過個別孩子開學好幾天都不愿意上學,我還教過一個孩子整個一年級,每天都是哭著上學的。其實孩子對小學生活是充滿了向往與期待的,所以,我們家長多用一些積極的語言去鼓勵他、支持他,激發并保護孩子的這種積極性,比如“我的孩子長大了”“我的孩子是小學生了,真光榮”,可以多一些羨慕的眼神、嫉妒的話語。我記得我們家孩子上大班時,放學第一天回家,她爸爸就高興地喊她:大班的小朋友回來啦!她很高興,很自豪,第二天還當作笑話講給小朋友聽,但看得出她很得意。盡量不要使用“不乖乖聽話,老師就不會喜歡你了”“老師很兇,會罵人”之類的話語去恐嚇孩子。
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自己上小學的情景,當然可以少一些憶苦思甜,多一些積極引導。即使我們上學時沒有那么認真,也可以進行美化。今天我們家長也來到學校,回去也可以和孩子好好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總之,我們希望孩子是什么樣的,就用什么樣的語言和行動去引導他。多一些面的積極的引導,傳遞正能量,相信孩子能行!
2、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和專注力
很多小孩子上到一年級后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們自控力太差,上課講話、做小動作,個別的還溜出教室,哭鬧著要回家,主要原因就是孩子還沒有形成規則意識,這個假期里我們家長要特別注重對孩子遵守規則的訓練,讓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么訓練?其實也沒有那么復雜。如每天按時睡覺、早睡早起,收拾自己的學習生活用品,遵守在規定的時間內看電視的習慣,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的習慣,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等等。這些看起來都與學習沒有關系,實際上都是在教會孩子要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相應的規則。這樣孩子到了學校里,也會懂得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則。
除了學會自我控制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能力。其實孩子不專心很多時候是我們家長造成的。我們回憶一下,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景:孩子在寫作業或是在玩游戲,我們家長要進去好幾次,一會兒問孩子要不要喝水,一會兒要不要吃點東西,不管孩子是在玩游戲還是在學習,都盡量別去打擾孩子。如果她真的分心了,我們可以不動聲色地提醒孩子:寶貝,是不是遇到困難了,要不要媽媽幫忙?通常孩子會說沒有,這時大人要用平靜的眼神說:“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培養專注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這個假期我們可以試著和孩子每天親子共讀半小時,相信孩子一定會帶給你驚喜。
另外,我們也不太建議家長假期給孩子報文化課的補習班,這對孩子的專注力并沒有多大的幫助。有可能還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3、學會交往。“要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的環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家長要教會孩子結交新朋友。”進入小學后,有的小朋友很可能班里一個同學也不認識。要讓孩子早點融入這個集體,家長可以這樣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如在報到的第一天,讓孩子把周圍同學的名字記住,然后慢慢地把其他同學的名字記住,并主動邀請同學一起玩。過段時間后,家長可以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里做客。
4、做好學習及生活用品方面的準備
書包:建議大小適中,雙肩為佳,建議不要給孩子買帶滑輪可以拖的書包。
鉛筆盒:建議使用塑料或布質筆袋(這樣的筆盒在課堂上使用時會比較安靜),盡量簡潔、實用,不宜太花哨,大小適中。
鉛筆:準備3支左右,及時削尖,不要給孩子用自動鉛筆,鉛筆也不宜過長。
不管是鉛筆還是橡皮都不要給孩子準備那些太花哨或是玩具型的,因為小孩子的注意力本來就難集中,這些好玩的學習用品很容易讓孩子分心。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比如玩具、小刀等也不要帶到學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