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成果分析會上的發言
五、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以理念引導方法。在教學中我常常發現一種不良現象:學習差的學生自己不努力追求進步,反而嫉妒學習好的同學,在背后說三道四;學習好的同學因為背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而不能把心思完全放在學習上。對此,我借助一次學校檢查作業的事成功地教育了他們。學校規定6次作業,我們班的是7次,還有兩個班分別是12次和18次,我問他們應當向誰學習,學生選擇了18次的。我告訴他們我們應當向我們班學習,學生很驚訝,然后我解釋說,由于多方面因素每個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我們要正確選擇競爭對手。其實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老子說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只要我們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每一天都有一點小進步,天長日久我們就會有大進步。同時也教導他們不要在乎別人的嫉妒,如果別人嫉妒你,說明你至少有比他強的地方。并且教導大家對自己一階段的學習效果正確評價的方法,讓他們學會橫向比較(與別的同學、班級的比較)和縱向比較(自己發展的比較)相結合,以縱向比較為主,橫向比較只是自己進步速度的參照物。這樣,差學生有了學習動力,不再因為學習差而迷茫;好學生沒了心理壓力,學習效果自然好了許多。
六、不斷探索、勇于創新,不迷信權威。
好的方法和經驗要多學習,多探索,沒有一套經驗是永遠適合的。由于外界因素的改變,我們的教學策略也要不斷更新。對于專家的講解我們也不能盲目照搬。因為學生的不同,他們成功的經驗不一定在我們身上適用,中國學習蘇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創新并不是不斷變花招,偉大的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說過“創新不是遍地挖坑,而是朝著一個正確的目標一不做二不休的干下去,在干的過程中不斷修正、改進措施。直到達到最終目標。”如果遍地挖坑,相信這些坑沒有一個是可用的。我們要根據每一屆學生不同的特點,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策略,使之與學生的學習相適應,相信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當然,教師良好的語文素養,人格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們自身通過看書學習,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一方面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用良好的習慣影響學生,用豐富的知識教導學生,用完美的人格感染學生,才能使自己的學生優秀起來。
以上東拉西扯談了好多,占用了大家寶貴的時間,心中甚為不安。希望大家在教育教學中多給我幫助,多和我探討。讓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