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教育質量暨高考總結大會講話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一中如今已經進入上升的良好階段,但也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它需要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以全新的理念、清晰的思路、得體的舉措,推動學校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
學校多年成功的歷史啟示我們:“三尺講臺,關系未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所作所為不僅關系著個人前途,而且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影響著家庭的和諧,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如果我們無能、無為,不僅誤已,更嚴重的是誤人子弟、甚至誤人一輩子。因此,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崇高的,也是負有重大責任的。我們一定要有為,在自身建設上要有為,在教書育人上要有為。如何做到“有為”,我認為就是在思想上要增強“四種意識”,在行動上要扮好“四種角色”。
增強“四種意識”即:
一要樹立強烈的名牌意識。我校的教育質量、教育水平在全市是得到公認的,在全省也有一定名氣。不少本縣考生的家長削尖腦袋把孩子送進我校,不少外縣考生家長也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我校來學習,這些或多或少都說明社會對我校的教育和管理是比較認可的。這就是名牌,是幾代教師幾十年奮斗和積累出來的教育名牌。作為一名光榮的一中人,我們必須要有名牌意識,有為這種教育作出更大貢獻的信心和決心,有維護和鞏固這塊名牌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要以我們辛勤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我校的教育名牌增光添彩。
二要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事實上,不僅是“學”,“教”也是如此。如果大家躺在我校是教育名牌的名譽上休息,終日洋洋自得、沾沾自喜,不思進取,結果也一樣會不進則退。從現實情況看,我們學校高考升學率在全市口碑較好,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們過去的成績和榮譽。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憂患的意識,時刻謹記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要樹立強烈的開放意識。這個時代是開放的時代,如果想當一名優秀的教師,思想保守封閉肯定不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同志們能樹立強烈的開放意識,積極學習本校的、縣外的、市外的,甚至全省、全國的先進經驗,善于借鑒其他地方的好經驗來提高教學水平,提升教育成效。
四要樹立強烈的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教學工作要善于積累、善于總結經驗,但這并不是因循守舊、一成不變。特別是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教學工作也必須隨形勢的變化而前進。舉個例子吧,我縣很多學生在剛進大學時,發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同學高考分數都不怎么高,遠不如自己;但是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卻發現那些大城市的學生學習成績并不比自己差,甚至還更好,在英語、計算機、實踐能力上明顯勝出一籌。這是什么原因?國家早就提倡素質教育了,雖然目前還是以應試為主,但我們在做好應試教育的同時,能否在提高學生素質上有新思路、新辦法?各位老師不妨考慮考慮這方面的問題。我想,能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也可以說是有沒有創新意識的問題。
當好 “四種角色”即:
一要加強學習,做不斷進取的開拓者。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尤其是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學校要成為學習型團體,教師要爭當學習的典范。我們都要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既要學好專業知識,實現知識更新,跟上時代步伐,又要學好其它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確保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二要以德育人,做崇尚師德的力行者。古人云: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師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情操。教師的形象就是學生的榜樣,我們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應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等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爭做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學的專家。
三要愛崗敬業,做傳播文明的奉獻者。教師是一個比較清貧的崗位,廣大教師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教師也是一個相對穩定、令人向往的崗位,每一位教師都要倍加珍惜。我們要牢記自己肩負的職責,以培養人才為己任,努力培養造就更多更好的 “四有”新人;我們要忠于黨的教育事業,牢固樹立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立足崗位、忠于職守,淡泊明志、甘為人梯;我們要不計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