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班表彰動員會發言:眾志成城 談笑凱歌還
畢業班表彰動員會發言:眾志成城 談笑凱歌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抓教學質量就是打仗。到處都能嗅到濃烈的火藥味,到處都能聽到錚錚的弦響,并且是一場戰役剛結束,新的戰役又吹響了沖鋒號,叫人神經緊張,絲毫懈怠不得。當然,這也是學校工作的基本規律——“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使然,它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在上次戰役中,我們中心校畢業班的分數在全區雖名列前茅,但與我們學校所處的區位優勢不太相稱。這個責任完全由我當校長的來負,因為在今天之前我認為小學階段還提什么“畢業班”,“非畢業班”似乎不太合適。因而在抓教學質量上平均用力沒有把握住工作的重點。今天教辦領導叫我在此表決心,我臉上火辣辣的。但是,我內心卻感到無愧:一是我們已經盡了很大的力了;二是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全面發展的,是有發展潛力的。黃校長戴的那朵紅花至少能為我們證明5%。說起來也真是好笑,自己的工作要讓別人來證明。但笑過之后或許能引起我們的思考:如何為上一級學校培養有發展后勁的優質生源。這是我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終生應當研究的課題。
我們xx屆畢業班的分數比最好的差一點點,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兄弟學校勢力太強,抓得太扎實了。我們學校分析后認為:在全區小學,觀寺是美國,高加是俄羅斯,松術是日本,古佛是英國,松林是加拿大,三峨、板燕、五馬等則是法國、意大利、韓國……今年又殺出一匹黑馬——中壩。而我們卻是中國。各校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必須“師以長技”。“我們承認落后,正視落后,我們不甘落后,我們必將奮起!”為此,我們制定了xx屆畢業班的“作戰計劃”,給它取個名叫《眾志成城,談笑凱歌還》,這就是我們畢業班的“《海國圖志》”。
一、設立指揮部。
由副校長x同志、副教導x同志、教科室主任x組成三人指揮部,全權協調、指揮xx屆畢業班的所有工作。由周茂文同志負總責,嚴格實行責任制。(列寧說:“責任制就是我管我負責”。)勝利了重獎責任人,失敗了也建議“軍事法庭”先審責任人。我們認為,校長在全校工作中無疑是“總司令”,但在部門工作中卻是“副司令”,而部門負責人才是“總司令”。這樣更能發揮部門負責人的作用和激發部門責任人的工作熱情。
二、調集精兵。
xx屆畢業班教師由畢業班前線指揮部先點將,再交校委會集體研究決定。我們對每位畢業班教師的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包括學識、能力、責任心、心理素質、健康狀況、家庭拖累等進行了綜合評價,在全校150多人中選了12位同志擔任畢業班工作,包括本期來我們學校的教了好幾屆畢業班都教得很好的原板燕中心小學的汪菊容老師和松術中心小學的何萍老師。可以說,xx屆畢業班教師都是精兵。這些精兵除兩位男性“黨代表”外全是女戰士,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娘子軍,我們堅信這支娘子軍是紅色的。
三、瞄準進攻目標:
為了瞄準進攻目標,我們對xx屆畢業班進行了認真細致地分析,比如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這兩年語數統考在全區的排名、師資狀況等因素進行了分析判斷。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很響亮的目標:“保三爭二奪第一”。這個目標是切合我們實際的,也是富有彈性的,是通過努力辦得到的。我們的“音”起得不高,起高了唱不上去,大家會很難受的。
四、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
1、步調一致,團結協作,打整體仗。
要求畢業班教師統一備課、統一檢測、統一總結、分析、統一教學進度。不允許畢業班教師我行我素,各自為陣。要求畢業班教師牢固樹立集體觀念,教師間互相研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志間不封閉,不保守,實現“資源共享”。團結協作打總體仗。
2、不丟“一兵一卒”。
古代稱學生為“弟子”。“弟子”可以理解為兄弟、子女,也就是要求我們教師要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地去關心、愛護、幫助、教育每一個學生,尤其是中差生。中心校決不能用攆走差生或讓差生強行降班的辦法來換取高分。(這尤如戰場上用無數年輕戰士的生命去換取一小塊暫時的陣地,這多殘忍!不可取!)xx小學必須確保鞏固率100%,不丟“一兵一卒”。
3、弘揚科學精神,不打疲勞戰。
xx屆畢業班,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弘揚科學精神,認真鉆研教材,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改進教法,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愿學、樂學、善學,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益。要求教師不加班加點,決不把學生留得很晚,讓學生打著火把回家。這太不安全,出了事不得了。不搞題海戰術,不訂教育局規定以外的資料,不布置超量的家庭作業,不打疲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