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活動:信箱里的故事
設計意圖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孩子們不但對周圍的生活漸漸熟悉了,也初步形成了關注周圍生活的一種態度,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見到了新奇的東西,總愛去觀察、去探究。但是中班幼兒仍以無意注意和直覺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關注和認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
信箱對于孩子們來說應該很熟悉,每天進出家門口時都會看到。但是我發現孩子們只是對信箱的外部特征有初步的了解,不會和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因此,我采用讓孩子交流講述自己帶來的各種信件這樣一個環節過程,由此引發幼兒的經驗共享。另外,《綱要》也指出中班的孩子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分類,但概括的水平還很低。其分類是根據具體事物的表面屬性(如顏色、形狀)、功能或情景等。因此我又借助給各種信件分類這個環節,來幫助提升幼兒的思維和觀察能力,從而想讓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能獲得新經驗。
活動目標:
1、說說信箱里的物品,了解這些物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2、感受郵遞員工作為我們帶來的便利,萌發尊重他人勞動的意識。
重點:交流信箱中各種物品的作用,了解這些物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難點:幼兒對信箱物品進行分類,并能說出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增強幼兒對信箱的興趣和感知;了解和分析幼兒關注周圍生活的情況。
環境準備:“信箱的故事”的ppt、幼兒收集的各類信箱里的物品、四個不同顏色的籃子并且貼有寫好的字(信、廣告、報紙、收費單)、自制信箱五個每組一個、信封人手一份共29封、(每幢樓和每封信上都配有相應的符號,讓能力略低點的孩子也能把信送對)。(后附圖)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起興趣
(一)出示信箱的一角(打開ppt),幼兒猜測:
重點提問:
1、里面有一樣很有趣的東西,猜猜它是什么?(通過ppt的形式逐步呈現一個完整的信箱,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去猜一猜,激發其興趣。)
2、你從哪里看出來它是信箱的?
小結:小朋友看的真仔細,原來信箱上有把小小的鎖、有門牌號、還可以從細縫里看到信件。
二、為信箱物品進行分類——了解信箱物品的作用
(一)自由介紹:講講信箱里帶來的東西
(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帶來的信箱里的物品。)
(二)為信箱物品分類:先說說怎么分,再將物品分別放入各類框內。(幼兒走到桌前,將信箱物品根據類別‘廣告、報紙、信、收費通知單’分別放入準備好的框子里。)
(三)交流各種物品的作用:根據分好的類別進行交流,經驗共享。(幼兒回到座位,集體進行交流——分類的理由和各種物品的作用。)
重點提問:(師根據幼兒分類的情況,進行當場指導并給予適當的小結)
1、報紙:有些什么報紙呢?為什么要訂報紙?
(小結:我們看的報紙有崇明報、新聞晨報等種類很多,在報紙上可以找到一些最新的信息,也能幫助我們學到很多本領。)
2、信:請你們看一個信箱,上面寫著什么?(原來是班級的信箱,讀小張老師給我們的信,激發情感)
(小結:如果你想念朋友或是親人了可以寫信,通過郵遞員叔叔的幫忙送到對方的信箱里,對方就會知道你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