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級組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我校每一個年級執教班主任、教師都會為下一任教的教師留下一些值得借鑒的東西,這已經形成了我們實小的一個傳統,同事之間總是彼此相互提醒著,學習著,促進著。這樣的傳統值得弘揚和傳承!這些年我親眼目睹了這一切,覺得有必要整理出比較系統文字為好,新學年開學已經過去兩周了,我們能不能都來抽出一點時間做一做呢,一人撰寫,眾人補充,使之更加完善,使之成為我們工作時的溫馨提示。
一、上課
1.首先提出課堂要求,學生坐姿要端正,上課發言要先舉手后發言,沒經過老師的允許不能隨便講話。
2.知道上課用眼、用耳、用腦的重要,學會專心聽講的方法(眼睛注視回答問題的孩子)。
3.使學生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執筆方法,為今后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每次寫字前先做“寫字操”,(閉眼、吸氣、頭正、肩平、身直、臂開、睜眼、握筆、寫字、足安)真正做到“練字先練姿”。寫字時,做到: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尖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三個一,要做到,字寫工整視力好。隨時糾正坐姿姿勢,留心學生的握筆姿勢。
4.上課時,不能隨意吃東西、喝水,更不能隨意大小便,如果有困難,應舉手向老師報告。
二、課間
1.擁擠傷害。這種傷害主要發生于教室門口、樓道。告訴學生遇到擁擠躲一旁,萬不可像高年級學生一樣高興地前去。特別是早操要排好隊,上下樓梯靠右行,注意禮讓保安全。
2.追逐傷害。這類危險發生最多。小孩子精力旺盛,特別是男孩子喜歡滿教室的追逐打鬧。在追逐過程中還不時的回頭來看,倘若學生手中再拿有鉛筆之類的小物件,危險性就更高了。因此,除了加強教育講清道理,強化監督外,再就是絕對不許在教室內瘋打鬧,杜絕在跑的過程中從背后推人,這類事情在低年級中發生最多。
3.游戲傷害。教師要經常觀察孩子玩的游戲,善于發現其中潛藏的危險性,及時提醒杜絕危險的發生。下課離開座位前,必須把鉛筆裝進鉛筆盒,帶的學具不到上課的時間不可以拿出來玩。
4.愛護公物。桌凳輕拿輕放,學會開關門窗,不亂動教室內的電器設備。
三、衛生
1.班級衛生。孩子很喜歡幫老師干活,認為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因此班主任要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那些不太愛表現自己的、學習較差的孩子,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老師一定不要大包大攬,慢慢地培養勤快的小幫手。教室衛生可在第三周進行詳細的分工,包括開窗通風。每天衛生委員要檢查口頭評比,表揚并獎勵。
2.個人衛生。做好四勤。勤洗手(便后一定要洗手,特別是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洗干凈在吃飯)、勤洗臉、勤飲水(最好不用別的小朋友的水瓶喝水)、勤通氣。教育學生打噴嚏、咳嗽、清洗鼻涕不要對著人。遵守上廁所的制度,不得隨意大小便。教室內老師可以準備好衛生紙。
3.書桌及書包衛生。和家長溝通,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教會學生收拾文具,整理書包(書本的擺放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的進行分類),養成及時清除垃圾、廢物的習慣(放學后課桌的抽屜內清空)。不許隨便撕紙。
4.讓學生充分的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是家庭形象、班級形象、學校形象),約束自我,做到不亂扔,隨時彎腰,做文明人,創潔凈校。
四、排隊、路隊
具體的要求提出后,必須進行扎實有效的訓練。每次排隊時,教師可以從1數到10,告訴學生這就是排隊的時間,必須在這段時間里站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說話、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隊排齊。如果有一個學生沒有做到,就重排,直到符合要求為止。雖然花時較多,但這樣幾次三番的強化教育后,行為的要求已深入學生心田,并化為自覺地行為,良好的習慣也就慢慢養成了。
路隊開學初一個月里,可以提前一些時間排隊,并且要做到班主任舉牌領隊,下班班主任壓陣,共同協作做好路隊的護送;在頭一個月里假如家長沒有來接送孩子,班主任教師一定要留住孩子,等家長來接,但是必須告訴家長接送孩子到指定位置,不可隨意進校園進教室;教育孩子路隊行走保隊形,拿旗孩子做表率,最后孩子做提醒,好隊形,靠右行,走斑馬線、人行道;三岔路口停一停、看三看、沒有車輛快速行;交通規則漸滲透,上學放學講安全。
五、落實獎勵機制
1.利用好我們的班級光榮榜,并制定好獎勵機制。最好是開學前就張貼好,開學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利用,打印或彩繪的各種顏色的小花、小蝴蝶等學生都很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