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活動上的評課發言稿
亮點是說不完的,那就打住。
下面說說我個人的幾個初淺的思考:
其一、多媒體(或者課件)的利用與處理,不宜太龐雜、太細化、太執著,宜精練、適用、有效,因為課堂是動態的。如果執著預設的課件,一會影響課堂的流暢性;二會淡化生本對話,導致學生與文本對話效度的弱化甚至缺失,如果不引導學生沉入文本進行有效解讀,后邊的事情就不好整了。
第二、“文”與“言”的權衡處理,“言”到為先,“文”才會水到渠成,此其一;其二,“言”與“文”在教學中的比重與交融問題,應當達成共識。
第三、無論新授課,還是復習課,“有效”的課堂都是一個價值追問與能力形成的歷程,是需要載體達成的點線面建構。在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課堂的基礎上,教師用有效的問題,有效的語言,有效的對話,有效的評價智慧的開啟學生的經驗與智慧,通過完成學生言語體驗而完成其它目標,這應該是一條正道。
第四、預設問題的有效與活動的有效應該由學法來定。比如《狼》文吧,是先讓學沉入文本找出寫狼的句子,再引導學生得出“狼性”的歸納思維訓練好,還是先拋出“狼性”再讓學生找出印證之語句的演繹思維過程為好?我在想,哪一種更合乎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展呢?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堂,是一個抒寫缺憾美的地方;教師,則是創設美、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責任人。是的,沒有遺憾也就沒有回味,也就不會有跌宕的精彩,雨后的彩虹。那我們就不談遺憾,不怕遺憾,而讓遺憾成為我們閃亮以后的鋪陳和蓄勢。
以上贅述,純屬個人夢話,如有雷同,不勝榮幸;如有不妥,敬請惠正;如有不恭,歡迎口誅筆伐。
最后,我想說:
珍珠貝因為痛苦而孕育成就永恒的美麗;
一堂課因為千錘百煉而散發無限魅力;
一位教師因為鍥而不舍才綻放生命的華彩;
一群教育人——因為對信念的執著,對良知的敬畏,對生命的膜拜,而為莘莘學子撐起一片永遠蔚藍的天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