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區教學交流會講話摘要
(四)人的活動:創新為本,讓教學有方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達到教育目標的根本途徑,抓好教學是立校之本。教學工作的參與者是千差萬異的個人,也是不斷成長的個人,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時時處處都不一樣,所以,沒有哪一項工作比教學更需要創新。我這里講“有方”包含這么幾層意思:一是宏觀上有方向,二是中觀上有方略,三是微觀上有方法。就方向而言,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方略而言,一是優化課程建設,在校本課程開發上下功夫;麓小要認真總結過去“搖籃課程”、“啟智課程”的開發經驗,并進一步深化落實,形成特色,其他學校可以結合本校實際進行推介。二是強化常規管理,在落實教育教學工作上見成效。常規管理要系統研究,要突出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著力讓“40分鐘”出效益。三是深化教育科研,在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上出亮點。開展教育科研一定要堅持務實求真,不搞花架子,不搞功利主義。就方法而言,我認為更多地體現在師生的教學行為上。我把理想的境界概括為三句話:一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如魚得水,二是教師的教育方法如湯沃雪,三是教學的管理方法如臂使指。不管什么方法,我認為都是基于解決問題而言的,不針對問題的方法是屠龍之技,不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花拳繡腿,這些都是形式主義,是不可取的,我們一定要自覺摒棄。
(五)人的環境:服務為本,讓后勤有序
要樹立“為育人服務、以服務育人”的理念,重點抓好環境管理、校產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幾個方面的工作。環境的建設維護一定要基于教育功能的更好發揮,一定要將環境作為文化的載體來建設,抓建設一定要先研究教育,讓教育理念物化為環境設施,一所學校重點要抓好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寢室、廚房、廁所等環境建設。校產管理同樣也不能停留在財產管理層面,而要著力讓圖書、儀器、設備、資源、檔案等發揮育人功能,既要管好,更要用好。生活管理要在確保安全、健康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學生的生存生活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安全管理要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推進安全責任全員化,要樹立“安全是第一人性”的理念推進安全教育人本化,要落實人防、物防、事防措施,推進安全管理的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