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校長線上講話稿(通用3篇)
疫情期間校長線上講話稿 篇1
在家學習這段時間怎么才能做到居家學習最優化,人人實現月清目標呢?
一、高度重視,樹立信心。月考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檢驗,也是對同學們學習情況的綜合測試。
二、求真務實,認真復習。居家學習要學會“同時做兩件事”,學會“過電影”,會的就不讀不練,忘記的不會的,做上記號,反復讀,反復背,反復練易錯題和靈活題,這段難得的自由時光就是我們補救自己的短板學科,系統鞏固基礎知識、根據錯題系統查漏補缺、深度預習新學科的最好機會。
三、誠信考試,杜絕作弊。同學們要嚴格要求自己,認真獨立做題,以便家長、老師了解同學們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給與輔導,迎頭趕上。
四、合理作息,堅持鍛煉。居家學習期間大家要合理安排好時間,不睡懶覺不熬夜,堅持天天鍛煉身體,把身體鍛煉得棒棒的,讓病毒無機可乘。
五、“居家學習”,樹立榜樣。本次月清后我們將評出二月份居家學習的優秀家庭、優秀學生、優秀年級組、優秀教師并宣傳他們的優秀事跡,希望所有的同學好好努力,爭當優秀學生!
疫情期間校長線上講話稿 篇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場突發疫情,使得我們的教學條件、空間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們“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紅心并沒有變!為學生茁壯成長,努力奮斗的決心沒有變!我們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上好每一節課!教育部門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口號,我校積極響應號召,在校長的安排部署下,我們高中部立即采取行動,一方面加快網上平臺的建設,另一方面培訓線上教學,提高能力。大家積極響應,老中青三代教師你追我趕,很快都掌握了線上教學的技能。在這個“時間緊、任務重”的過程中,大家表現出了良好的“主人翁”精神,彼此相互幫助,互相學習。建立了線上班級學習群、備課教研群等優良的平臺,為教研教學做了有力的準備。我們的線上教學,由起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的嫻熟掌握上課技能。正是有了大家的努力,使得學生能茁壯成長,使得某這艘航船,能夠順利揚帆遠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刻,對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老師們說一聲——辛苦了!謝謝您——老師!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守護是最好的關愛。家長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現實讓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久違的陪伴,我們更加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進一步感受到天倫的快樂。在這段日子里,每天你與孩子迎接第一縷陽光,督促孩子打卡、學習,為孩子準備一日三餐,洗衣刷碗,把“兒寒乎?欲食乎?”掛在嘴邊,有時,幫助孩子填寫各種表格,有時,陪孩子學習到星斗滿天。辛苦了——家長們——謝謝您!孩子之所以優秀,正是因為有我們優秀的家長。每個家庭環境不同,條件各異,但我們的目的是一樣,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從某高中順利考進理想的大學。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還以為這是一次刮風,一場下雨,直到現在,我們才明白,新冠肺炎疫情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疫情增加了你們的焦慮,焦慮孩子的考試,焦慮孩子的升學。尤其是畢業班的家長,你們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所以,疫情之初,要求畢業班老師,不忘初心,要有強于平常十倍、百倍的責任心與使命感,為20__年的高考保駕護航。我們特意為高三學子,制定了線上教學復習計劃。嚴把質量關,講求時效性。高一、高二也不敢怠慢,因為,時不我待!都在奔跑,我們豈敢停滯!
風雨之后見彩虹。家長們,請你們放心,我們與孩子們在一起。大家戮力同心,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同學們,我們學習的航船,此時遇到了一點風浪。起初,也許有些同學感到新鮮,感到好玩!終于可以放開了自由。但是,聰明的你們,馬上認識到,我們的學業并沒有完成,我們的壓力并沒減輕,清北招生分數線,不會因為這場疫情而改變!這場疫情,是人生中必有的磨練,這是上天對我們的考驗。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線上學習,更能體現自覺性,更能考驗約束力。會學習、自律性強的學生,充分領會老師的點撥,刻苦努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相信,他們的進步一定是巨大的,我拭目以待!在今后不確定的時間內,我們還會進行線上教學,希望大家自強不息,以更加努力的行動,來實現更加卓越的自我!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向幸福的橋梁。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同學們,我們在這場戰役中,要清醒頭腦,把災難變成教材,把我們應該做的、能夠做的、通過努力做到最好。保持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共同完成好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在抗疫戰爭中,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自己堅忍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
只要我們恪守職責、自強不息、努力奮斗,我們一定能取勝!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希望如約而至的不只是春天,還有返校后幸福平安、收獲滿滿的你!
疫情期間校長線上講話稿 篇3
各位老師,大家好!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個與大家交流、互動的機會。在此,我先向各位兄弟姐妹拜個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心,生活稱心,愛人知心,天天開心!
我今天要交流的是:高效課堂教學流程。我們英語組全體教師通過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學習、研討,總結和反思等環節,加上幾次的教研組會議,最后形成了英語組高效課堂教學流程。它有英語學科的局限性,但整個流程是一樣的,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一、反饋檢查 這一環節檢查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具體操作可以是老師組織,可以是學生組織,也可以是老師學生一起互動,要具體根據課型而定。1.如果想強調上節課學案整理或達標測評中暴露出的問題,老師可以在屏幕上出示典型題,讓中下等生當堂做一遍,A類學生檢查,核對答案,利用這個環節把上節課暴露出的問題解決了。以我剛剛復習的Be動詞的用法為例。學生對于Be動詞的用法的順口溜已經是背得滾瓜爛熟,我(I)用(am),你(you)用(are),(is)用于他(he),她(she),它(it),單數用(is),復數也用(are)。每位老師在初教Be動詞的用法時,都會這么去教。經過反復練習,我們會發現有幾處學生易錯的地方。如 What your telephone number ? What your telephone numbers ? There a pair of shoes under the bed. This pair of shoes mine.在達標測評中,學生暴露出了這些易錯點,那么在反饋檢查環節中,我們就要編出6道這樣的典型題,因為我們班有六個小組,讓B\C層次學生來做,A層學生點評,B層學生答對加2分,C層學生答對加3分,如果他們答錯了,由A層學生補充,答對加1分,答錯扣1分,其他學生可以再補充,根據層次給他們適當加分,因為反饋檢查的內容多數是學過的,或者是學生自學能夠完成的內容,所以檢查的對象要以B\C層次的學生為主,并及時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讓他們興高采烈地投入到課堂中來,體驗到給組內得分的自豪感和榮譽感!2.如果想考查上節課學生對所學習的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老師可以安排學生負責聽寫單詞、短語、書下注釋、課后讀讀寫寫、古詩詞的默寫、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物理或數學概念、定義等等。這個環節完全可以由課代表或者老師指定的學生來組織,考查每組B\C層次的學生,A層學生點評。比如我們組流暢老師在這個環節運用“小老師”來組織反饋檢查,她先將要聽寫的單詞或短語課前準備好,課上用大屏幕出示給學生,各組學生派代表迅速去前后黑板聽寫,A層學生點評打分。我的課堂上點評員也要與分值掛鉤的。有的學生自己寫全會,但是給別人評的時候,不夠認真,往往錯誤的看不出來,這時是要給這個學生所在的組扣點評分的。這不僅要求A層次的學生必須會寫,還培養了學生們做事認真的態度,他們給別的組挑錯時,挑的特別認真,比我們老師給學生評分既快又準。3.如果是學習組長反饋上來的問題,老師要反思這些問題的難易程度,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然后才能決定是利用這個環節在全班講,還是給個別有問題的學生單獨輔導。如果是共性問題,說明上節課的展示、講解環節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學生學得不太明白,那就需要教師,找優等生換一種方式,再講解一遍,直到大部分學生理解為止。4.如果是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老師要做簡單的作業講評,要表揚優秀的,樹立榜樣,要讓學生清楚地明白錯在哪里,做錯的原因是什么?
5.其他內容。有時候我會考查學生背課文,由于時間有限,我會先考查中下等學生的背誦情況,背課文的基礎分值是2分,這樣B\C層次的學生如果課文背得好,得到的分值就會很高,所以當他們早上看見我的時候,就會圍著我要給我背課文,他們怕排不上號,失去得分的大好機會。我們組宿金卉老師,在這個環節用過傳統英語高效課堂教學中的“Free talk”自由交流形式,我認為也是值得推廣的。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盡可能多地說出自己學過的句子,既是對已學知識的積累,又培養了學生組織語言,現場表達的能力!這個環節也可以是師生間的互動,比如我們剛剛學習完現在完成時的用法,老師就可以提一個問題,拋磚引玉,讓一名學生來回答,然后再由這名學生繼續提問相關但不重復的問題,他隨意叫任何一名學生來回答,就這樣 “one by one” 輪流下去,每個學生既充當了學生的角色,要回答問題,又充當了老師的角色,要提出問題,并且他們提的問題一定 是他們自認為很有難度的,以便展示自己的實力。
以上是我對第一環節----反饋檢查環節的具體內容進行的舉例說明。反饋檢查的內容如果不是做題,一定是上一節課布置給學生的作業,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準備。因此我認為這一環節要注意:不管是新課、復習課還是作業講評課等,反饋檢查的內容要具有實效性、高效性、激勵性。實效性、高效性不言而喻,至于激勵性,我認為反饋檢查是為了激勵學生,讓他們有成就感,品嘗到學習帶來的榮譽感,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學習。而絕不是為了難為學生,估計這個問題你不會,就問你,那個問題有點難,張三回答。李四一定回家沒好好復習,就讓李四到黑板前去寫„„如果這樣做,長此以往,這個環節就變成了學生最討厭的環節,這個老師學生也是自然不希望見到。恨不得今天沒有這課。
二、新課導入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因為學生手里有導學案,學習目標在導學案上寫得很清楚,也有的老師把導學案寫到課件上,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齊讀。然后再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調整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引起學生求知的欲望。
具體操作各學科存在很大差異,但以創設情境的方法導入為好。我最喜歡語文學科的導入,無論是說明文,散文,還是那些古詩詞,語文老師可以用文字、聲音、圖文并茂地展現所要學習內容的意境,真美啊!會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至于英語學科的導入,因為用英語上課的時候比較多,還有很多學生,聽不太懂口語,所以很難制造出那種全班受感染的氛圍,但是英語的情景對話非常多,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圖片,肢體語言制造出那種意境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時也可以用知識間的銜接,環環相扣來導入新課。
三、獨立學習
學生進入獨立學習環節時,學生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查閱教材或其它資料,自主解決導學案中的問題;學生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運用雙色筆做好標注,這個環節對于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特別重要,他們要靜下心來,自主學習好本節課的內容,如記憶單詞、默讀課文、熟悉例題等,總之要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要對所要展示的內容做到胸有成竹。這個環節應該是學生完全忘我的一種自主學習時間,沒有聲音,沒有交流。我會在這個環節循環播放本節課課文的音頻,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之前必須有個輸入的過程,既他們要對所學內容至少達到正音正調。 四、合作交流
獨立學習完成后,要及時告知組長,再由組長向老師匯報。然后是合作交流環節,首先是對學,學生先將自己在獨學過程中的困惑以及用雙色筆標注的內容,與自己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交流對學,解決不了的在與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交流,然后老師把學生提供上來的問題,在班級展示出來,全體同學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群學,共同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問題的小組要給他們加分。對于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再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的評價要及時、到位,交流的氛圍才能夠真正的上來,學生才更愿意主動思考,以顯示自己的能力。最后,各小組派代表抽簽領取自己組要展示的內容,這時各小組根據展示的內容再進行深入、具體的交流,明確展示程序,每個組員領取具體的任務,為了自己組能夠得高分,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各小組可以在組內先進行小展示,演練一下。有板書的組,可以派組員寫板書,以免浪費展示時間。這時將達到整節課合作、交流的最高峰,有的學生為了完成自己要展示的任務,開始想方設法,甚至離開自己的座位,或者跑去別的組求助。組內成員間也是最團結的時候,為了全員展示,他們會主動、自覺分工,手把手、一字一句地教潛能生怎么說,怎么做。教師要深入學生當中,查看學生的準備情況,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因為我們班如果在講解過程中,哪個小組有創新是要加上2分的鼓勵分的。提醒學生調解好展示的時間,教師更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注意是否有沒參與的組員,是否有鬧情緒的組員,由于組長分配角色的不公平,這些情況是隨時可能出現的,而且一些意外事件,在這個環節也容易爆發,所以這個環節必須有效的完成好。
五、展示提升
1、展示的目的。展示是高效課堂最關鍵的環節,學生通過展示把在獨學、對學、群學中總結的規律、方法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也是學生每天最愿意上這節課的原因,當他們在前面展示的時候,特別是展示的非常精彩,老師和同學都給以熱烈的掌聲的時候,他們那種快樂的心情是可以想象、難以言表的。
2、展示內容的要求
學生已經解決的問題,一般不需要展示,展示了也不會的也不需要展示。展示一定是提升,一定要讓學生“學會”。決不是各個小組照著導學案上的知識點重復地講解一遍或者是對答案。導學案上已經把知識點寫得清清楚楚了,學生就沒有必要在把導學案上的知識點又板書到黑板上,然后說下面由我們組來講解什么什么。因此展示的內容要具有(1)問題性。從展示的內容上來講,要展示共性度高的問題,或者易錯點、重點、難點、焦點等問題。要精。(2)層次性。從展示的分工上來講,要避免精英展示,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盡可能提供展示的機會,滿足個體需要,增強自信心,強化團隊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可在點評時打合作分,全員參與滿分,否則適當扣分,老師也可以根據情況要求各組均全員參與。
(3)互動性。從展示的方式上來講,要體現出師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難求助,很多時候在前面講解的同學,講著講著,自己就懵了,詞不達意,在加上下面同學犀利的質疑對抗,他們就會選擇疑難求助,要么求助同學,要么求助老師。還有的學生在展示時,像個小老師一樣,在前面落落大方,有提問,有點評,和學生之間互動得非常好!學生展示完,下面的學生及時進行,講解、補充、質疑,老師適時的補充和點撥。(4)創生性。從展示的價值體現上來講,包括學習的方法總結、規律探尋、學習的新發現、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往往在學生的展示過程中,會出現許多老師意想不到的新知識生成。老師要鼓勵學生的大膽思考、獨立創新。
3、展示行為的要求
展示學生要提前進入預定位置;展示者要準備要充分,盡量脫稿或半脫稿;展示者的站位要合理,站要直立,要做到擁而不擠,前后由低到高,服裝整潔、儀表大方;展示者要聲音洪亮,語言規范、簡潔,語速不要太快或太慢,要使用禮貌用語,比如我的講解同學們滿意嗎?同學們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嗎?等等;展示者要充分運用展示藝術,善于運用肢體語言,講解黑板上的內容時要側身,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看見;板書要迅速、工整規范,合理運用雙色筆。
4、對聽展者的要求
保證全員觀看、聽展;坐姿端正,當展示前黑板的內容時,學生面向前坐,當展示后黑板的內容時,學生要有規律、迅速轉向后黑板方向;聽展要認真、不插嘴、不私下議論;要根據展示及師生補充點撥隨時記錄,有疑問時要舉手,做好即時性鞏固及導學案整理。展示完要有掌聲,因為展示完后展示者要派代表給同學們打傾聽分,如我們組在講解時郭松同學在玩筆,給你們組扣一分,這一環節對于展示時的同學全員參與是很有幫助的;
5、質疑對抗要求
展示者展示完后,聽展者如有疑問要及時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同學可以進一步質疑對抗;質疑對抗要針對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爭論;聽展者主動質疑、補充要做到有搶有讓、語言規范、簡明扼要;進行對抗質疑時無需舉手,可直接起立發表自己的觀點。聽展者在補充評價時,要用第二人稱,目視被評價者;不做重復、無意義評價,要積極發現優點,中肯指出不足;大膽鼓勵個性化、創新性的觀點表露。
6、點評要求
點評員可以是2組為1組點評,3組為2組點評,教師也可以隨時把點評的順序調過來,也就是2組為3組點評,1組為2組點評,避免出現不公平現象;也可以由老師指定一人作為點評員,這樣可以做到點評一致。點評員的聲音要洪亮,清楚,要說明得失分的原因,比如你們組閆霞的聲音有點小,希望以后再大點聲,滿分10分給你們9分,你們組講解比較詳細,只是有一處疑問沒能給同學們解答好,滿分10分給你們9分,你們組C類的張光遠展示時表現突出,給他多加一分等等。展示的同學要對點評員的給分表現感謝,并且欣然接受。
展示是高效課堂的亮點同時也是難點,如果掌控不好,就會出現失控的局面,如課堂秩序混亂,耽誤時間,優等生唱獨角戲,課堂氣氛沉悶,無人質疑、補充,展示者鬧情緒,中途下場等等。那么就要求教師對組長、組員、展示者、聽展者、點評員不斷培訓,明確要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展示過程中要求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啟發、補充、調解課堂氣氛,要讓學生感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而不是教師強權奪位。展示環節如果調控好,高效課堂必將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天堂。
六、達標測評
達標測評要合理設計檢測題,它要根據不同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現狀,緊扣學習目標,突出學習重難點,進行設計。其中基礎題占60%,提高題占30%,拓展題占10%,這種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挑戰的欲望,既有必要的難度, 也有一定的梯度,能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充足的營養可享。批改可以由學習小組內互相批改,組間互相批改,集體訂正等方法。批閱后各個小組要統計達標情況,報告最高分、最低分、組內平均分,并公布在分數欄中。通過檢測----可以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讓每個學生都找到差距,找到追趕的目標,讓學生有競爭意識,在學習中你追我趕,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潛能,從而提高課堂高效性。
達標測評也是檢驗教師工作實效性的重要一個環節,當檢測達標率不高時,教師及時進行反思,反思是不是教材分析不透徹,學生預習是不是不科學,點撥是不是不到位,展示時是不是不細致,當堂檢測題是不是難度大等等。教師可以準確的分析自身存在的有缺點,及時進行改進。教師根據達標測評,了解整節課學生掌握情況,分析不同層次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并在導學案所設定位置做好記錄,作為下節課反饋檢查的依據。
七、整理學案
注意包括疑難問題的整理;重點難點和生成性知識的整理;知識系統梳理;學習反思等等。將他們整理在錯題本、導學案的設定位置或教科書上。
注意:重點內容用好雙色筆標記。
八、評價機制
課堂上的評價機制一定要及時,要公正、公平。每個小組都有專門的記分員,有表格,每組六個人,每天九節課,每節課每個學生得了幾分,記得一清二楚。放學前各組記分員將本組總分記錄到黑板上,六個組,誰高誰低,差距多少,一目了然。第二天還要公示一天,這時各個組長就著急了,一定會督促自己組員,回家要完成這,做好那了。特別是有給組內扣分的同學,組員會群起而攻之。
最后,希望各位能給我多提一些寶貴的意見或建議,如果在高效課堂流程等方面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也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