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中華詩歌朗誦比賽稿(通用3篇)
愛我中華詩歌朗誦比賽稿 篇1
站在世界的脊梁
我仿佛看見珠穆拉馬峰上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虎踞龍盤中華民族的魂魄
長江滾滾,海浪滔滔
共和國的成立
一個奮力掘起的力量
飽嘗了殖民地的屈辱和三座大山的壓迫
經歷了八年抗戰
以一個巨人的步伐
給舊的中國畫上了一個永久句號
半個世紀的拼搏
半個世紀的圓缺
一國兩制改革開放
收獲了中國歷史上豐碩的成果
當初升的太陽跳出了東海碧波
當北國風光銀妝素裹
您以氣震寰宇的歷史跨度
為我們炎黃子孫譜寫了一個新的歷史戰歌啊--我愛你中華
我愛你風景秀麗的山河
我愛你萬里長城的開闊
我愛你紫禁城樓的雕朔
我愛你東岳泰山的巍峨
我愛你悠久的歷史畫卷
我愛你改革開放的戰歌
默默的佇立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
心象奔騰的黃河
沸騰的熱血
灑在大江南北的各個角落
中華--嫦娥巡天,彼岸的烈火
笛聲悠揚,百鳥爭鳴,詫紫嫣紅
點綴著滿園的春色
我自豪,我驕傲
因為我是一個華夏的子孫
我自豪,我驕傲
因為祖國的繁榮和豐碩
愛我中華詩歌朗誦四
祖國,你是華夏兒女共同的媽媽,
你是炎黃子孫共有的家。
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你的好娃娃。
你雖然經歷了五千年的風吹和雨打,
飽嘗了多少酸甜和苦辣,
歷經多少春秋和冬夏,
但你依然英姿勃發,身軀挺拔,
再大的苦難也沒有把你的脊梁壓垮。
是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們培養大,
你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難以報答。
無論我在海角天涯,
你永遠都是我唯一的牽掛。
啊!偉大的祖國,
我會永遠熱愛你,
讓我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
去建設我們美麗的國家,
愿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
任何來犯之敵你都不用懼怕,
有多少熱血男兒愿意為你把滿腔熱血揮灑,
絕不會讓你在屈辱中苦苦掙扎。
五十六個民族和睦相處如一家,
五十六種語言融匯成一句話,
炎黃子孫誰不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詩歌朗誦比賽稿 篇2
我美麗的祖國啊!你像一只翱翔的雄鷹,展翅高飛!你像一朵尊貴的牡丹花,燦爛開放!
我美麗的祖國啊!你是那么的壯觀美麗:20xx年的申奧成功。當數萬只白鴿展翅高飛時,中國從此站起來啦!
我美麗的祖國啊!你的山川是那么挺拔,你的河流是那么清澈。
祖國您從此站起來啦。您不再受辱。您摘掉啦東亞病夫那可恥的帽子!
祖國我相信您將永遠挺胸抬頭的站起!
祖國祝您永遠騰飛!
我愛你!祖國!
愛我中華詩歌朗誦比賽稿 篇3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中,經典古籍構成了它的核心。經典古籍不僅傳承著中華民族奮斗的歷史,而且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中華文化被稱為x文化。它的精華被世界譽為中華美德。它對于增強民族內聚力、振奮民族精神、整合群體價值、協調社會秩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華傳統美德有著豐富的、系統的內容。它包含著: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例如:“與人為善”,“誠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個人自身修養的問題,例如:“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個人、集體、國家聯成一體,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種x值體系,在別的國家是很少見的。中華傳統美德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為:第一,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要不要保持傳統美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作為意識形態的價值思想體系是生產關系的反映,新的生產關系的建立必然要伴隨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但是,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在對舊的價值思想體系的批判和改造中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提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中國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的優秀精華發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鄧小平理論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特色在哪里?我的理解,一是社會主義的,二是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才能把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得有特色。第二,在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帶來了許多外來的,特別是西方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浸蝕著中國文化。對于西方文化,包括它的價值觀念,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選擇先進的優秀的精華,例如他們的科學精神、民主精神、開放意識、進取精神等。同時要摒棄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適合于西方而與我國國情不符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浸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新美德。
第三,當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需要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丑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丑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極需要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么,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傳統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復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明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黨的xx大提出要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這20年中,我們現在在校學習的青少年將成為祖國建設的骨干,他們的成長將關系到中國傳統美德能否傳承下去,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敗問題。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從小讓他們身體力行,形成習慣。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這個道理,為了讓少年兒童牢記各種行為規則,編寫了許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讀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經》、《千字文》等,一方面讓兒童識字學知識,另一方面學習傳統美德,身體力行,銘記在心,從而形成習慣。這些讀本今天當然不能再用了,里面有許多封建的東西,但是其中有許多代表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還是應該傳承下去。因此,我們應該有新的讀本,選擇代表先進文化的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編纂成冊,讓青少年廣為傳誦,并指導他們努力實踐,從而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匯編出版《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叢書》,很有意義。選擇經典古籍中適合青少年閱讀并具有時代生命力的內容,讓青少年閱讀背誦。有些內容可能青少年一時還不能理解,但隨著年齡學識的增長,他就會懂得其中深奧的道理。我小時候也讀過一點四書五經,如小時候背《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當時并不明白,現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小時候讀《論語》時背誦的,現在成為我的座右銘。可見,小時候趁記性好的時候讀點、背點古籍是很有好處的。當然,我不提倡如過去意義上的讀經。中國的四書五經主要內容是宣揚封建道德,與今天倡導的民主和科學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經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養心的道理,即前面說到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這是我們今天仍然要繼承和發揚的。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因為美德代代相傳,因為美德在我們心中,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