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通用8篇)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1
11月18日晚7:00,由人文系主辦的第四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比賽在教B-401順利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到場評委有13級人文系主任袁潔老師,13級計算機系主任馬益昌老師。在之前幾個星期里,廣大師生就已經開始準備。都以飽滿熱情參加活動。比賽尚未開始,教室早已濟濟一堂,同學們滿懷期待這次精彩表演。
第一位選手給觀眾帶來了氣勢滂沱的朗誦,他精彩亮相帶來的《我愛你,中國》無不把對祖國的熱愛,對國家的贊美表現的淋漓盡致。接下來的幾名選手有的還精心準備了優美的音樂作為朗誦伴奏,個個聲音洪亮,氣勢磅礴,情感激揚,很有層次感,更富感染力。表現出了自我,展現出了各自的特有風采,讓在座的觀眾深深體現了詩人的壯志豪情,抑或是點點滴滴的抑郁之感。
每位選手把自己真摯細膩的情感融入到詩文中,讓我們聽到了詩人的心聲,引來觀眾一陣陣的掌聲與喝彩,也獲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在最后評委點評的環節中,評委們細致又獨到的點評了各個選手的優點與不足,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此次活動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增強學生對祖國的情感,培養學生為祖國的強盛而努力奮斗的愛國精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文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大學是展現人生的舞臺,是展現自我的殿堂。在這里青春的花朵在楚楚綻放,希望的小舟在自由的遠航。我們在詩文誦讀的舞臺上展現青春的魅力,把握青春的光彩,為未來積攢力量。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比賽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營造出了積極向上,百花齊放,格調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了人文系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不僅展現出人文系的團結創新,銳意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也給大家鍛煉自己,豐富自己的機會。作為新一屆大學生我們應當積極參與活動,同時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2
男領女領合: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男領:在中華五千年的浩瀚的歷史中,古詩文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文學藝術的星空中熠熠生輝。
女領:又像是一股升騰了千年的香氣,在文學藝術的長廊上彌漫、繚繞
男領:我們的古詩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猶如聲聲春雷,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啟發我們去深思、去探索。
女領:它,就是我們千年的絕唱一直唱向永恒的未來。
男領:聽,滾滾濤聲,氣魄宏偉。
女領:看,浩浩江水,似乎把我們引向對赤壁之戰中一代名將周瑜的懷念之中。
男領:請欣賞第一篇章:懷古篇——《念奴嬌——赤壁懷古》
男領:大江東去,浪淘盡。
男齊:千古風流人物。
女領:故壘西邊,人道是,
女齊:三國周郎赤壁。
男領:亂石穿空,
男齊: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女領:江山如畫,
女齊:一時多少豪杰。
男領:遙想公瑾當年,
男齊: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女領:羽扇綸巾,談笑間,
女齊:檣櫓灰飛煙滅。
合:故園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男領:打開祖國的壯麗史冊,是何等豐富璀璨。
女領:先人們非凡的才智,留給世人寶貴的財富。
男領:蘇軾的生花妙筆唱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
女領:請欣賞第二篇章:詠志篇——《水調歌頭》——蘇軾
男領: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男齊:不知天上宮闋,今夕是何年?
女領: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女齊: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合: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男領: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女領: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男領: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更是名揚天下。
女領:下面請欣賞《虞美人》----李煜
男領: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女領: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合: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男領:詩歌可以使我們充實。
女領:詩歌可以使我們明智。
男領:讓我們每個人都走進古詩文的樂園。
女領:頌中華詩文,揚愛國情懷。
男領: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朝氣。
女領:讓我們的心靈沐浴書香。
男領女領(合)七年級12班古詩文配樂朗誦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3
常在周末,乘坐地鐵,遠離了鬧市區,去寧靜的地方走一走。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看花看草,看白云,聽鳥兒從天空飛過,落下天籟般的鳥鳴,聽河邊的蛙鳴,蟲聲。甚至被一團幺蛾子包圍自己,卻由唇角發出有喜悅之聲。這些聲音,仿佛來自于神諭,帶著美意。我并以此來修行自己。
我看一位文友曾寫著,無論去原野還是哪里,第一眼看到的是花。男人則看水。她說多年的婚姻已經懂得彼此。他們已形成一種默契。看到這位文友的話,我想到了自己。我也如是。每每出去,最想看到或想遇見的也是花。一年四季,也總有不同的花兒等著我,那怕是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我也去熱愛它,去親近它,我親近這些花草們,就是親近大地。每每,他總是說,花癡啊。我的花癡。下輩子,是花妖。嗯呢,下輩子我轉世一朵花就好,沒有紛爭,沒有愛恨與病痛,。我如是說著,而他,似乎也沒有聽見我說的假如來世怎樣,。就如文友所說得男人一樣,看山看水,看鳥。對身邊盛開的花兒如過客。
我喜歡著,熱愛著大自然里花草。即使不去郊外,不去河岸,在我心里,永遠長著一片茂盛的青草,葳蕤盛開的花兒。雖然這些野草野花不那么起眼,但那蔓草豐盈著的心里,就像滴落著清露一樣,就像遇見美人一般。
美好的事物猶如天籟。這些美好,是自然的恩賜,是上帝賜予你的美意。你怎么會不去熱愛呢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國風·野有蔓草》。是一首極浪漫的愛情詩。它是原野牧歌。帶著原始的質樸,野性和自由。男女之間的浪漫邂逅,如閃電,清澈無比,格外動人。人都說,一千個讀詩經的人,有一千個不同的詩經。我對詩經的熱愛,也是所有喜愛詩經人的熱愛。
詩經里的植物,總是那么有愛。令人為之動容,難以忘懷,這些草木,如美人。如詩畫。一站就是千年。有人也這樣說,美人如詩,草木如織。說得真好。不知說出這些句子時,究竟看到了什么幽境和美。但我想,他在第一眼看到了一朵花,或一棵草在他眼里的美好。花草是美人,是詩,是畫與音樂。這來自于大地恩賜的美,不感慨怎么會對得住那一刻的美呢。
人間四月,到處是花開,才女林徽因感慨,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
多美啊。這人間的四月,這美麗的花兒。
在詩人眼里,說不出的美在詩句里流淌,再流淌,就像一溪山澗溪水。就像一朵一朵流動的白云。天是藍色的。那白色的云朵,那春天里的青草。有美女一人,站在這茂盛的青草地上,微風吹著她飄揚的長發,那個男子不一見鐘情!
清揚女子。青草女子。如清露干凈清澈的女子。我愛這樣的女子。
這也許就是現在日用洗發用品中的那個清揚護發水的初衷吧,雖然我不知道真正的內涵,但在讀到野有蔓草之時,就聯想到一個清揚女子。但她一定是象征著春天,生機,茂盛,美好和希望。
那天,我采了一把野麥草。他說,無花不愛,怎么變了,愛上了野草?我微微一笑。沒有言語。等把野麥草帶回來家,插在一個瓷瓶里,那原野的美,一下子就在小屋里散發了。那美是野,是茂盛,是生機。仿佛原野就在你面前,豐盛的青草就長在心里。遠方的靈魂,染了青草綠,那些孤獨,憂傷,困惑與悵惘,一下子就被青草彌蓋了。
人很多時候總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總是在憧憬中又感到困惑和彷徨。渴望著,又懼怕著。愛著,又痛著。在一條世俗的道路上,而迷茫。而困惑。
楊絳先生曾說過,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是啊,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看來,人生這一場修行也是很難啊。
正寫著這樣的文字,窗外正在下著細雨,細雨密集而紛飛。總讓人陶醉。就這樣醉在一場細雨里,也好。走進五月的一叢榴火里,走進一地薔薇落盡的小路上,看香樟樹伸展的枝條開出一朵花來,凌霄花在花墻上瀲滟著,仿佛美人提著一盞紅燈籠,我借著光,看流水漫過河堤,諦聽著晨鐘暮鼓,鳥啼流轉的聲音,也聽青草在心底的輕聲淺語。很好。很美。
借著清風,也邀請遠方的遠方,來聽一聽,我寫給自然的情書。
野有蔓草,我有你。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4
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因為今天下午要舉行一次別開生面的詩歌朗誦比賽。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參加了,無論朗誦什么詩歌都可以。
第一個上場朗誦的是黃紫琳和關葆玥,她們朗誦得的確不怎么樣,馬馬虎虎地就過去了,盡管這樣,同學們還是給予她們熱烈的掌聲以資鼓勵,希望她們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我是第二個上場的,站在講臺上,我便把過于激動的心情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心里默數一、二、三,開始!我朗誦的是宋代岳飛的《滿江紅》,我用比較雄壯的聲音把這首詞一字不漏地朗誦出來。
朗誦完畢后,我向臺下的“觀眾”和“評委”鞠了一個躬,便走回自己的座位上了。不知道我的分數是多少呢?我想:唉!希望自己能拿到好成績。
當看到唐銘蔚的朗誦后,我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有一個非常大的錯誤——我在朗誦時紋絲不動,一點動作都沒有。不過聽到唐銘蔚朗誦的詩歌的題目是《我的愿望》,我便聯想到了名偵探柯南的一首主題曲《唯一的愿望》,不禁覺得好笑。
此時,臺上的氣氛熱鬧非凡,朗誦的方式各種各樣,有時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有時弄得全班對詩意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
含義最深刻的詩是李東源自己創作的;而最有趣的是詩是陳子元他們創作的《我家有只狗》,描寫了生活中一只小狗的奇聞趣事,正應了那一句話——“詩在民間”;而最有幻想色彩的詩是唐銘蔚的《我的愿望》,體現了一名小女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讓人們感到了唐銘蔚對生活充滿了期待,對生活充滿了熱情。
我自己的朗誦還是不錯的,希望以后同學們創作更多優美的詩歌,讓詩永遠伴隨在我們的身邊!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5
記住一個人.作者:程汝明
清晨,在河邊一方青石上練字,背后有人輕叫:真美!
我轉過身,身后站著個細腰女子。
“不好,寫得不好。”我自嘲自貶。她抬抬手,示意我繼續寫。
……五月過去,進入六月,該換字帖,該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但我沒有換,依舊手執王羲之的《蘭亭序》。
我不換帖,有不換的心里:細腰女天天來,天天不時叫好,我若換帖,恐出字難看,令她失望。
“程大哥,明早我不來了。”六月中旬,細腰女望著一河流水,對我說:她到這,是推銷冬春服裝的,現在夏季了,廠里召她回蘇州。
我問她:今冬還來么?
她說:拿不準。
我說:謝謝你天天來看我練字。
她說:閑著也閑著,早上出來看你寫字,權當散步。
我問她:是否很愛書法?
她搖搖頭,說:“你寫字的姿式很美。我學過捏泥人,可惜,沒學成……”
……細腰女走了,我依舊天天去河邊,在大青石上寫字;字帖換了,換了歐陽詢的。
歐字嚴整平正,嚴整平正的歐字,將我的心,推向靜寂:細腰女喜歡我寫字的姿式,我給她的,是不上藝術的書法,彼此所思所想,均不在一條道上,因沒有爾虞我詐,她走進我的心,讓我記住了她:在煙雨蒙蒙的江南,有一個叫“萍”的女子,喜歡泥捏的人……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6
7號的下午,我們尋真文學社的全體社員們集合在老師的家里舉辦拉一個——美文誦讀的大賽!
我們上臺誦讀的順序是用抽簽來決定的。首先,老師拿出了幾張白紙條,在上面各寫了一個數字,分別是1—7這幾個數字,然后把紙條灑落在地上,我們都一用而上,希望拿到一個好的演講順序。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打開拉紙條,我是第五個誦讀的社員。接著,老師每人各發拉一支筆和一張紙,那是用來打分的。我們根據文章的內容、聲音的高低、上臺的儀表、誦讀的正確率、流利,和有感情來評分,最后算出平均分,確定大賽的勝利者。
比賽開始了,第一個上臺的是我們的副社長-----雷雨萌。過拉不一會兒,就輪到我上臺了,我誦讀是一篇貝殼的文章,那篇文章很美,所以我很喜歡。
最后,我們把總分交給了老師,老師把我們的分數加起來,算出了分數,結果我的了一個第二名,和另一個社員并列,還有一個第一和一個第二。雖然,今天我沒有奪得 第一名,可是我為我自己的勇氣感到自豪,同時也很開心,有一個愉快的假日活動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7
“采采卷耳,不盈傾筐”這碧綠的詩句,曾讓多少文人在心里,碧綠著。生長著。滋養著。它就像一碗鮮嫩的綠汁,滋養著歲月。在時光里輕輕地滴落。
雪小禪也說,“輕輕一擰,在暮春時節滴出綠水來"。就那么輕輕一擰,就滴出了綠水,多美好啊。讀雪小禪的卷耳,仿佛是一件在暮春里剛洗過的綠衣裳,是春光里的一缽雨水。干凈,清澈。而又傾城。
卷耳出自最美的詩經。許多次為這采采卷耳的句子,而驚艷叫絕。曾想那么多春天里的草木,為何是卷耳?我抱著一種疑惑,開始對卷耳產生好奇。
查資料得知,所謂卷耳,其實就是長在河邊,庭院里,路邊荒草,灌木里的叫蒼耳子的一種野生植物。過去在我家后院到處都是,但從未知道這種植物全身能做藥。想必那詩經里的女子采那卷耳,是為了采回去治病吧。詩經里所描述的是女子在采摘卷耳時,想起了在遠方打仗的丈夫,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古代以植物表達男女之情的詩有許多,采采卷耳這首就是其一。
說到植物,最近迷戀植物插畫,有時看到喜歡的花草,就會拿起筆來,臨摹一幅。這種喜愛,就像人們熱愛自然的態度一樣,植物給了我許多感受。比如日本文學中,夏目漱石的百合,谷崎潤一郎的蓼,川端康成筆下的八重櫻,紫花地丁,藤花與草莓,以及德富蘆花的作品里的自然植物。他們所描述的自然植物,也是日本人熱愛自然的一種態度。其實受植物影響的,當然很多,而最為影響的一個人就是德國醫生西博爾德,他在日本其間,收集了許多植物標本,并撰寫了著名的日本植物志,我曾讀過關于他的繡球花之戀與日本植物志。他以妻子的名字命名繡球花,以表達對繡球花的熱愛。
不論是愛花,還是愛草木,人類是因熱愛自然的美,生活在美里。記得兒時,以指甲花包紅指甲,母親就讓我去后院采一些蒼耳葉子回來,小小的十個指頭上,包裹著碧綠的蒼耳葉子,記得小時候,看著自己的一雙小手,不舍得睡去,心想著,碧綠的蒼耳葉子里,包著鮮紅的指甲花呢。到了第二天早晨急急地找母親,解開細線纏裹的蒼耳葉,手伸出來,為這一夜的等待而驚艷。每一個指頭如丹蔻。那個美呀,真不知怎么來形容。在手上印記著這樣的美,在小伙伴面前,伸啊伸,如今想起來,天真多美,純粹多美,那個豆蔻般的年齡多美,在塵世有一顆干凈的心多美。
川端康成在古都里描述過杉樹說,杉樹直直的多好,如果人心像杉樹一樣該多好。是啊,人心像杉樹一樣,不是彎曲的,塵世還會這樣嗎
有俳句寫著“昨日今日明日,繡球花像世人的心,日日變遷”繡球花也罷,百合也好,蒼耳也是,植物里總是包含這許多人情味。我們的漢字也是。
采采卷耳,總令人想起一個女子的好,一個女子的愛。想著一個女子在四月,走在青石小路上,穿著粗布衣裳,手里采了一把小野花,那一束小野花鮮嫩,帶晨露,有著煙火般的香氣,有豆蔻般年齡,握在手里快要滴出綠水來。
而空氣中彌漫著花香,鳥鳴是綠色的,就連那暮春的風都有綠色的聲音,溪水染綠的聲音,泥土被綠染成一匹四月里的綢緞,溫潤而細膩。
就這樣安靜想著。想著,自己徒然間心也綠了,那一股清心的綠,讓自己重現了詩經里的那一筐春色。
再度想起你,想起從前。采采卷耳有幾時。
美文朗誦比賽通訊稿 篇8
歲月又那么輕輕地走過一季。北方已是漫天飛雪了,南方卻還有絲絲陽光依依殘留,或明或灰的變幻著臉龐,似乎想抓住夏的一角裙裾,渲染成最后的色彩,留給夜間那彎冷月扣鎖清秋。
喜歡在這樣的深夜漫步在城市街頭,披上白月光,迎著撲面而來的微涼,靜靜地任思緒徜徉。像這樣的獨自漫步,在我漂泊的路上應該不是一次或幾次的事了,大多的時候我都愿意這樣一個人行走,獨享這一份心靈的寧靜。街旁樹枝的葉兒已然在秋風中蕭然飄落,只徒留光禿禿的枝干在冷月下落寞。一歲一枯榮呵,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聚聚散散,來來去去,道不出無情抑或有情,難料到何去何從。誰是誰的過客,誰是誰的宿命?只將滿腹心事寄予一簾清秋消融。
冷月,清秋,原是這般催人心生惆悵,或者這種感覺只有像我這樣的人才能體會。每當夜幕降臨,潛在心底的悵然便拉開了帷幕,幾乎在同一時間交錯,夜色的美麗與心中的憂傷并存,無言中思緒籠罩清秋,蔓延到頭上這彎冷月。也許人倦累了可以閉上眼睛,將一切美好的憧憬寄予夢中去虛幻的成全,將一切憂傷和痛苦在無知無覺中休眠。那么,這個無人痛惜的夜晚,這彎清寒的冷月,卻又是如何孤獨的離去?或許清秋或許冷月在亙古的變遷中早已淡定從容了,季節賦予它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與人間不期而至,為這斑斕的世界涂上一層灰白的顏色,那么憂傷,那么倉促,只怕霜降一過冬將來臨,朵朵嫣紅片片落葉只能沉沒在雪的靜謐之下,靜待輪回。
輾轉到這個江南的小城剛剛月余,看不到那些念想中翠綠的風景,只有一種蕭瑟映入憂郁的眼簾。或許這個城市的風景很優雅,又或許這個城市的故事很斑駁,燈火闌珊處也有一份溫情慰藉漂泊的心靈。然而,城市的繁華和柔情卻推開不了一道刻意設置的冷漠心墻,形色里依然想念的是故鄉那條小巷,依然牽掛的是送我遠行風中揮舞著兩手的白發爹娘。
腳步不停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塵世之中,不知道下一站是否有一盞為我徹夜燃守的燈火,或者我轉身離去的身后是否有思念掛在酸楚的臉上。倘若可以,真的愿意回首來時路,且讓時光與之一起駐留,靜靜地看著歲月流逝,追憶那些天真快樂的童真,祭奠那些不回的青春。那些沒有憂愁的日子哦,那些用淚水打濕的歡樂和痛苦哦,閉眼一想,恍如昨日,可是竟再也抓不住遠去的寸影,再也無法挽留微薄的片刻,唯有暗香的芳菲夜色在一旁靜靜地詮釋著花開花謝潮漲潮退。
不知前面已走過多遠的路,卻明白將要再走的路依然漫長,于是只能挺起胸膛任憑風吹雨打,在跋涉中學會堅強學會固守寂寞。那些過往已然遠了,未知像一團飄渺的云霧在前方籠罩,我不知道繼續前行將之撥開會看到什么,其實,那又有何重要的呢?這些年跌跌撞撞一路走來不都是一樣在面對與抉擇么?不同的是,那時年少輕狂無所謂對錯無所謂輸贏,還有許多機會去改變和原諒自己。而今,不惑之年,曾經的萬丈豪情已被歲月腐蝕得只剩下一副千瘡百孔的身軀了,我還能一如當初那般滄海一聲笑嗎?
茫然間仰首又望頭上這彎冷月,寂寥的天宇中愈發清亮,無言無語在云層里浮影浮現,一絲悵然又涌上心頭。這些憂傷與心底的寂寞原是骨子里潛在的東西,即便不是在這個清秋,即便頭上沒有這彎冷月,流年依然無法焚化而了,像是一只折翼的蝴蝶,蹁躚了一生也放逐不出經典曼妙的舞姿,就算窮盡此生中一年年清秋,一彎彎冷月又怎能抵得過那游弋了千年歲月中滋生的悲涼?
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經歷,是不是每個人臉上都披著面紗活著?而我每天也在時間和生命里為著溫飽為著念想疲憊的奔波,不知道在人海中算不算是一個故事?因為我曾經憧憬過太多美好的東西,比如名利,比如愛情,要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遇上或者長久的擁有,因為這些東西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只能順其自然。或者,每個人能夠不用苦爭朝夕就可以懷揣雜陳一輩子的東西只怕就剩下憂郁和回憶了。或者,唯我如此。
世事知幾何?誰也無法預測自己的未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舞臺上演繹一場獨角戲,每個人都是這場戲的主角,為自己寫下故事,為自己導演情節。順流直下,逆流而上,朝云看晨曦,暮雨傷清秋,悲中泣,喜中笑,聚也依依,散也依依,唯自己可知,唯自己能懂,任憑世事如何變遷,任憑人潮中如何擁擠,只望留下這一方小小的舞臺供自己盡情揮舞,直到落下帷幕。
一路漫步,思緒也在意念中沒有章法的飄搖。喜歡清秋更迷戀頭上這彎冷月,不僅僅是可以享受這份清涼芬芳的味道,更多的是讓我覺得這個季節符合我潛意識當中那份情懷所寄。沒有哪一個季節象這清秋的夜晚讓我可以靜下心來,遠離世間的紛塵俗念,還有心靈深處的晦澀和沉垢,沒有人會窺探你的心事,沒有人會打擾你在靜處中修復經年殘留的傷口,就這樣踩在滿是落葉的路上,把心里那些愛的,恨的,痛的,碎的,或捂在胸口癡想或丟在風里遺忘。且讓夜風拂來,聆聽那風中的聲聲嘆息,嘆韶華遠去,嘆落紅無情,嘆得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只將自己寂寥的身影藏在清秋的夜色中,滿腹心事點點滴滴說與這彎冷月知道。
清秋,有些微涼卻不寒冷,有些蕭瑟卻不頹廢,在我這種癡人心里,它是四季中最美的景色。春有些明媚,載不動離愁,夏有些激情,靜不了心靈,冬有些寒冷,禁錮了溫暖。唯有清秋,半是空靈,半是輕盈,給人一些淡淡的憂傷卻愈發清晰地洞悉著人生的深邃,把世間的生死榮辱一一看透。
癡了,癡了,紅塵萬般事,恰似一彎冷月鎖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