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禮儀的正確方法(精選3篇)
握手禮儀的正確方法 篇1
握手是現在生活交往中用的最多的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禮貌行為,尤其是在商務人員的日常交往中,握手是成為見面時最常用的一種禮儀行為。
握手的錯誤行為
1、握手看似特別簡單,但是也有容易出錯的時候,所以禁忌這些錯誤行為,對自己的交往非常的有利。
2、在我們國家是堅決禁止用左手握手的。握手之后切記不能當面擦手,否則就會起到及其相反的作用,會引來別人的反感。
3、握手的時候不能戴著帽子,手套等物品,不顯得尊重對方。
4、握手不能交叉,更不能用手指頭握住對方輕輕一晃或者只是碰一碰,這樣會表明你很不重視對方,很瞧不起對方,那么對方也會對你表示不重視。
5、握手時間不要太長,不要雙手握住,與女士握手時間更不能太長,當對方主動伸出手時,一定要熱情的握上去,不能拒絕或動作緩慢。
正確的握手方法
1、記住握手次序,雖然你先伸出手來表示熱情,但是有時候也是失禮的,握手一定是上級先伸出手來,長輩先伸出手來,女士先伸手,主人先伸手,普通情況下如果女士不先伸手,男士一定不要先向女士伸手。
2、握手前要面帶微笑,右邊胳膊自然向前伸出,與身體保持50度左右的夾角度數,手掌向左,四指并攏,掌心和地面保持垂直,虎口一定張開。動作自然放松突出熱情。
握手時五個手指頭握住對方手掌輕輕的握一下,不可用力過大,上身稍微前傾一下,頭部略略低下,看著對方,注意要微笑。如果男人和女人握手時,只握住手指部分即可。
3、握手時掌心盡量向上顯得謙恭對方,握手一般時間為2-3秒,不要超過4秒,握手一定要顯示誠意和熱情,不可亂看,不可漫不經心。
握手禮儀的正確方法 篇2
通常,和人初次見面,熟人久別重逢,告辭或送行都可以用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這也是最常見的。有些特殊場合,比如向人表示祝賀,感謝或慰問時;雙方交談中出現了令人滿意的共同點時;或雙方原先的矛盾出現了某種良好的轉機或徹底和解時習慣上也以握手為禮。
握手時,距對方約一步遠,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攏、虎口相交、拇指張開下滑向受禮者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顯示著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無聲地告訴別人,他此時處于高人一等的地位。我們在展廳接待中應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握手顯示出一個人的謙卑和畢恭畢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手的手掌都處于垂直狀態。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最穩妥的握手方式。
戴著手套握手是失禮行為。男士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當然在嚴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脫。比如雙方都戴著手套,帽子,這時一般也應先說聲:“對不起”。握手時雙方互相注視,微笑,問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顯的心不在焉。
除了與關系親近的人握手可以長久地把手握在一起,一般握兩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經心地用手指尖“晴蜓點水”式去點一下也是無禮的。一般要將時間控制在三五秒鐘以內。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誠和熱烈,也可較長時間握手,并上下搖晃幾下。 握手時兩手一碰就分開,時間過短,好像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時間過久,特別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面者的手長久不放,顯的有些虛情假意,甚至會被懷疑為“想占便宜”。
長輩和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后,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后,下級才能接握;男女之間,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當然,如果男方為長者,遵照前面說的方法。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時要講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長者后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先老師后學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級后下級。
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為了避免尷尬場面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歡迎,如果已經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決于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閑場合,它主要取決于年齡、性別、婚否。 在接待來訪者時,這一問題變的特殊一些: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歡迎”,后者就表示“再見”。這一次序顛倒,很容易讓人發生誤解。 應當強調的是,上述握手時的先后次序不必處處苛求于人。如果自己是尊者或長者、上級。而位卑者、年輕者或下級搶先伸手時,最的體的就是立即伸出自己的手,進行配合。而不要置之不理,使對方當場出丑。 當你在握手時,不妨說一些問候的話,可以握緊對方的手,語氣應直接而且肯定,并在加強重要字眼時,緊握著對方的手,來加強對方對你的印象。
握手的八禁忌
我們在行握手禮時應努力做到合乎規范,避免違犯下述失禮的禁忌。
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時要牢記,因為在他們看來左手是不潔的。
不要在握手時戴著手套或墨鏡,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許的。
不要在握手時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著東西。
不要在握手時面無表情、不置一詞或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份客套。
不要在握手時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與對方保持距離。正確的做法,是要握住整個手掌。即使對異性,也要這么做。
不要在握手時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沒完。
不要拒絕和別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濕、弄臟了,也要和對方說一下“對不起,我的手現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握手禮儀的正確方法 篇3
握手的標準方式:
行至距握手對象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并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用力適度,上下稍晃動3、4次,隨即松開手,恢復原狀。與人握手,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視對方雙眼,同時向對方問候。
握手的先后順序:
男女之間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無握手之意,方可用點頭或鞠躬致意;賓主之間,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時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別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時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握手時不要看著第三者,更不能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軍人戴軍帽與對方握手時,應先行舉手禮,然后再握手。
握手的力度:
握手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應當稍許用力,但以不握痛對方的手為限度。在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與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緊,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握手時間的長短:
握手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握手雙方親密程度靈活掌握。初次見面者,一般應控制在3秒鐘以內,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松開。即使握同性的手,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欲罷不能。但時間過短,會被人認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握手的禁忌:
不要在握手時戴著手套或戴著墨鏡,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可以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握手時不宜發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分客套,這只會讓對方不自在,不舒服。與基督教徒交往時,要避免交叉握手。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視為不吉利。與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與他人握手,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的。除長者或女士,坐著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握手還含有感謝、慰問、祝賀或相互鼓勵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