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知識禮儀(精選15篇)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1
1. 對索取名片的方法描述正確的有( ABCD )
A. 交易法:首先遞送名片;
B.激將法:遞送同時講“能否有幸交換一下名片”;
C. 平等法:“如何與你聯系?”
D. 謙恭法:對于長輩或高職務者,“希望以后 多指教,請問如何聯系?”
2. 片使用中的三不準是指( ABD )
A. 名片不得隨意涂改。
B.名片不準提供兩個以上的頭銜。
C. 不用特殊材質負制做名片。
D.名片不印多個聯系方式。
3. 雙方通電話,應由誰掛斷電話( AC )
A. 主叫先掛電話;
B.被叫先掛電話;
C.尊者先掛電話;
D.不做要求,誰先講 完誰先掛,最好同時掛。
4. 當您的同事不在,您代他接聽電話時,應該( B )
A. 先問清對方是誰;
B.先告訴對方他找的人不在;
C. 先問對方有什么事;
D.先記錄下對方的重要內容, 待同事回來后告訴他處理。
5. 商用名片講究三個三,以下屬于這三個三內容的有( ABD )
A. 商用名片負責制時要有企業標識、企業全稱、部門;
B商用名片要提供本人 稱謂:姓名、行政職務、學術頭銜;
C. 商用名片的交換三原則是交換索取,雙手送上,注視接受。
D. 商用名片通常只能提供三種聯絡方式 . 聯絡方式:企業所在的詳細地址、郵政 編碼、辦公電話。郵箱、傳真要酌情給,手機等私人聯系方式不要印;
6. 以下屬于電話形象要素的有( ABCD )
A. 通話內容:語言、信息等內容;
B舉止表現:神態、語氣、態度、動作等等;
C. 通話時機,時機不對會影響工作效率、影響雙方關系;
D.公務性問題。
7. 電話通話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BC )
A. 為了不影響他人,不使用免提方式拔號或打電話;
B.為了維護自己形象,不 邊吃東西邊打電話;
C. 為了尊重對方,不邊看資料邊打電話;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8. 在商務禮儀中,有些時候,不要因公事打對方電話,這些時候通常是指 ( ABCD )
A. 星期一早上 10:00以前的時段;
B.周末的 16:00以后時段;
C. 對方休假時段;
D.平常 22:00-6:00這個時段。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2
在商務交往中,不允許接電話時以“喂,喂”或者“你找誰呀”作為“見面禮”。特別是不允許一張嘴就毫不客氣地查一查對方的“戶口”,一個勁兒地問人家“你找誰”,“你是誰”,或者“有什么事兒呀?”
萬一對方撥錯了電話或電話串了線,也要保持風度。切勿發脾氣“耍態度”。確認對方撥錯了電話,應先自報一下“家門”,然后再告之電話撥錯了。對方如果道了歉,不要忘了以“沒關系”去應對,而不要教訓人家“下次長好眼睛”、“瞧仔細些”。
如果有可能,不防問一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助他查一下正確的電話號碼。真的這樣做了,不是“吃飽了撐的”,而是借機宣傳了本單位的以禮待人的良好形象。
在通話途中,不要對著話筒打哈欠,或是吃東西。也不要同時與其他人閑聊。不要讓對方由此來感到在受話人的心中無足輕重。
結束通話時,應認真地道別。而且要恭候對方先放下電話,不宜“越位”搶先。
在接電話時,再次要注意給予對方以同等的待遇。堅持不分對象地一視同仁。
極其個別的人,長著一對挑肥揀瘦的“勢利眼”。即使是接電話地,也極為庸俗地“因人而宜”、“對象化”的傾向十分明顯。他們在接電話時,一開始總是“拿架子”,“打官腔”。先是愛搭不理地問上幾句“誰呀”、“什么事呀”,然后能推的事情就推,能踢的皮球就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過他們的“天氣”也不總是永遠這般“陰沉”,一旦聽出來對方是上司、是家人、是朋友,或是自己正在求助的人,立即就會“雨過天晴云散盡”,低聲下氣,細語柔聲,卑躬屈膝,有求必應,不怕旁人說自己是一副奴才腔。這種不能平等待人的做法,既容易得罪人,也會讓旁人看不起。
在接待外來的電話時,理當一律給予同等的待遇,不卑不亢。這種公平的態度,容易為自己贏得朋友。
在通話時,接電話在的一方不宜率先提出中止通話的'要求。萬一自己正在開會、會客,不宜長談,或另有其他電話掛出來,需要中止通話時,應說明原因,并告之對方:“一有空閑,我馬上掛電話給您。”免得讓對方覺得我方厚此薄彼。
遇上不識相的人打起電話沒個完,非得讓其“適可而止”不可的話,說得應當委婉、含蓄,不要讓對方難堪。比如,不宜說:“你說完了沒有?我還有別的事情呢,”而應當講:“好吧,我不再占用您的寶貴時間了”,“真不希望就此道別,不過以后真的希望再有機會與您聯絡”。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3
商務禮儀中的自我介紹一般有四個要點需要注意:
1.先遞名片再介紹。交換名片要講究時機,雙方一見面就應該把名片遞上,對方的頭銜、職務都一目了然,頂多再把名字重復一遍,防止對方念錯了;
2.自我介紹的時間要簡短,要直截了當,時間控制在半分鐘以內。
3.介紹的內容要全面。自我介紹內容包含四個要素:單位、部門、職務、姓名。比如正規場合,我就要這么介紹自己:我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的教授,我叫金正昆。單位、部門、職務、姓名這些信息要一氣呵成,顯得非常訓練有素。
4.如果你的單位和部門頭銜名稱比較長,第一次介紹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全稱,第二次才可以改簡稱。假如我說“南航”這個詞,有些人會聯想到南方航空公司,有些人會想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所以,在商務交往中,用字母或者中文來做簡稱,一定要先講全稱,再說簡稱,否則就會給對方造成理解上的歧義。
介紹別人有兩點要特別注意:
1.誰當介紹人?按照社交場合的慣例,介紹人一般由女主人來擔當。在國際交往中,介紹人一般是三種人,第一種我們稱為專業對口人員。比如我請一個外國教授給學生做講座,我就有義務將他與校領導之間做介紹,因為我和他專業對口,我就是專業對口人員。
2.是公關禮賓人員,像外事辦公室的同志、辦公室的主任或者秘書、接受委托的接待陪同人員、接待辦公室的同志等。第三種是在場人里面職務最高的,這種情形一般出現在有貴賓到場的情況下,禮儀上講究身份對等,需要職務最高的人充當介紹人。
名片使用的禮儀在商務交往中有兩個關于名片使用的要點:
一、一定要有名片。
在商務交往中,一個沒有名片的人將被視為沒有社會地位的人,拿不出名片可能會被對方懷疑你的來歷與動機。
二、一個不隨身攜帶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
名片要隨身帶,在國外的很多公司,員工的名片放在什么地方都有講究。名片一般裝在專用名片包里,名片包放在西裝上衣口袋里,不能隨便亂放。我有一次跟一位女同志交換名片,我把名片遞給她,她馬上把包拉開找自己的名片給我,包很名貴,但是找不著名片,先抓出一包話梅,接是一包瓜子,最后拉出半只襪子,最后才找到名片盒,這樣,給人的印象就很不好。因此,女同志的名片要放在公文包固定的位置,一伸手就可以拿出來。
名片的外觀內容上有三不準原則:
一、名片不準隨意涂改。
有的同志很節約,電話號碼有變動就直接在名片上涂改,把原來的號碼劃掉,寫上新的號碼。在國際交往中,名片如同臉面,涂改名片會貽笑大方。
二、名片上不提供私宅電話。
涉外禮儀講究保護個人隱私、公私有別,因公打交道的話,提供的就只是辦公室的電話,手機號碼、私宅電話都不提供。
三、名片上一般不出現兩個以上的頭銜。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名片上的頭銜越多,就有用心不專、蒙人之嫌,很多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會準備好幾種名片,對不同的交往對象、強調自己不同身份的時候,使用的名片不同。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4
基本的商務禮儀 商務禮儀是人在商務交往中的藝術,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過來,二是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索取名片有四種常規方法
1、交易法。先欲取之,必先予之
2、激將法。
3、謙恭法。以后如何向你請教,謙恭要講究對象,比如面對一位小姐
4、平等法。以后如何跟你聯系,
通信工具的使用藝術:
商務交往是講究規則的,即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比如移動電話的使用,在商業交往中講究:不響、不聽,不出去接聽。與人交往時寒暄之后要把手機關掉,以免讓人感到你是三心二意,在與人交往中你在那狂打、框響。我們要與民工打電話區別開來。
商務禮儀使用的目的有三:
第一、提升個人的素養,比爾.蓋茨講"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進而到企業,就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第二、方便我們的個人交往應酬。我們在商業交往中會遇到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人如何進行交往這是要講究藝術的,比如夸獎人也要講究藝術,不然的話即使是夸人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維護企業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代表整體,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個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本企業的典型活體廣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此時無聲勝有聲。
商務禮儀是商務人員與客戶交往的行為規范。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由于地區和歷史的原因,各地區、各民族對于禮儀的認識各有差異。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范,也叫涉外禮儀。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5
職業女性的辦公化妝應表現秀麗、典雅、干練、穩重的辦公室形象。這是因為辦公化妝受到辦公室環境的制約,它必須給人有責任和知性的感覺.
1、發型發式“女人看頭”
時尚得體,美觀大方、符合身份。發卡式樣莊重大方,以少為宜,避免出現遠看像圣誕樹,近看像雜貨鋪的場面。
2、面部修飾
女士化妝是自尊自愛的表現,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企業管理完善的一個標志。要求化淡妝,保持清新自然,化妝注意事項:化妝要自然,力求妝成有卻無;化妝要美化,不能化另類妝;化妝應避人。
1、女士著裝要求:
著職業套裝(裙裝)、不穿黑色皮裙
不穿無領、無袖、領口較低或太緊身的衣服
正式高級場合不光腿、穿貼近肉色的襪子、不穿黑色或鏤花的絲襪
襪子不可以有破損,應帶備用襪子、襪子長度,避免出現三節腿
鞋子要求:不穿過高、過細的鞋跟;不穿前不露腳趾后露腳跟的涼鞋,穿正裝涼鞋
佩戴飾品:原則符合身份,以少為宜;不戴展示財力的珠寶首飾;不戴展示性別魅力的飾品;同質同色;戒指的戴法;數量不超過兩件男人看表,女人看包。包是女性行為的符號。
2、職業場合著裝的 “六不準 ” :
不能過分雜亂、不能不按照常規著裝、不可過分鮮艷;
不能過分暴露、不能穿透視裝、不能穿過分緊身的服裝。
商務儀態禮儀
儀態是指人在行為中的姿勢和風度,姿勢是指身體所呈現的樣子,風度是屬于內在氣質的外化。
一個人的一舉一動、站立的姿勢、走路的步態、說話的聲音、對人的態度、面部表情等都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儀態美不美。而這種美又恰恰是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知識能力、修養等方面的真實外露。對于儀態行為的禮儀,要求做到:自然、文明、穩重、美觀、大方、優雅、敬人的原則。
站姿
身體端正、挺胸收腹、眼睛平視、嘴微閉、面帶微笑。雙臂在體前交叉,右手放于左手上,保持隨時可以提供服務的姿勢。站立時留意周圍,注意招呼客戶及同事間的合作;男性站立時,雙腳叉開,與肩同寬,上身保持挺直,女性站立時,雙腳呈“V”字形,腳尖分開為50度左右,膝與腳后跟均要靠緊。
蹲姿
下蹲時,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雙腿合力支撐身軀,避免滑倒或摔倒。左右手各放于膝蓋附近,挺直上身,抬頭,目視前方。下蹲時的高度以雙目保持與客戶雙目等高為佳。女士著裙裝時,下蹲前須整理裙擺。 坐姿
入座時,一般從椅子左側入座,入座要輕而緩;坐下時,一般只占座位的三分之二,如坐在深而軟的沙發上,則坐在前端。坐下后,上身挺直,身體自然放松,目光平視前方或交談對象,面帶微笑。男性兩腿自然分開,兩膝平行,間距以一掌為宜,小腿基本與地面垂直;女性雙腿并攏或交叉,雙手交叉放于兩腿上,著裙裝入座時應整理裙擺后再坐下。
眼神禮儀
與客戶交談時,雙眼視線落在對方鼻間,標準注視時間是交談時間的30%~60%;懇請對方時,可以注視對方雙眼,適時移動視線。
微笑禮儀
與客戶交流時,保持自然微笑,以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微笑應親切真誠、自然適度,讓客戶真正體會到你的誠意與友善;適時微笑配合得體手勢,顯得更加自然大方。
手勢禮儀
在向客戶作介紹、與客戶談話、為客戶引路、指示方向時運用手勢,要求正規、得體、適度,手掌向上;注意手勢的大小幅度,手勢應在胸前或右方進行;多用柔和曲線手勢 。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6
1、在辦公室打招呼的禮儀
(1)、在辦公室內你應向經過你辦公桌的人主動打招呼,無論他們的身份是同事或者是老板,都要一視同仁。
看見有人經過你的身旁而不打招呼,是十分無禮的。至于對周圍的同事和較熟悉的同事,更應保持有禮、和善的態度,不論早上進公司、中午休息吃飯或晚上離開公司都要打招呼,千萬不要“來無影、去無蹤”。
(2)、電梯遇見老板,要主動大方地向他打招呼,不宜閃躲或假裝沒看見。若只有你和老板兩人在電梯內,也可聊一些普通的事或簡單地問候一下。萬一他的反應十分冷淡或根本不理,那么以后見面只需禮貌地打聲招呼即可。最好不要與老板在電梯內談論公事,以免使人討厭。在擁擠的電梯內,如果沒有人說話,最好也不要開口。若遇到同事向你打招呼或是目光相遇,你應適時地點頭、微笑,甚至回應,視而不見是最要不得的。老板招呼你時,你要客氣地回答“是的,╳╳老板(潘總)”,“是的,╳╳先生”。
(3)、離開辦公室時,應記住向主管報告,詢問是否還有吩咐然后再離開。對于上司,態度要禮貌周到,若接近其身邊,要站好后再打招呼;而一般熟悉的同事之間則不必拘束,可以用互相了解及喜歡的方式打招呼。
(4)、同事之間如非常熟悉或得到對方許可,則可直稱其名,但無論如何不應該于工作場合中叫對方的小名、綽號,如“帥哥”、“美女”或“好好先生”等。因為這些稱呼含有玩笑意味,會令人覺得不莊重,同時在工作場合不應用肉麻的話來稱呼別人,如“親愛的”,“老大”等。
(5)、別人招呼你時,應立刻有所回應,即使正在接聽電話也應放下話筒,告訴他你住在那接聽電話,待會兒就來。不要留待事后解釋,以免增加困擾及誤會。
(6)、在辦公室內坐著時,如果有人進來,究竟應不應該站起來?到底有哪些時候非起立不可的?
當下列人士進來時,你就該站起身來:
顧客(不論男女)進來時;
職位比你高的領導;
職位與你同等的女性行政人員。但如果她因工作需要常進出你的辦公室,那就另當別論了;
開會時一位女性正好進入或離開會議室時,只有坐在她旁邊(特別是左邊)的男士應戰起來為她服務,幫忙拉開椅子,其他位子的男士依然可坐著;
貴賓要離席時,不論他是男士或女士,都不可任由貴賓單獨離席,應有人陪同及恭送。
2、打電話禮儀:
(1)做好打電話前的準備:做好思想準備、精神飽滿;要考慮好通話的大致內容,如怕打電話時遺漏,那么記下主要內容以備忘;在電話機旁要有記錄的筆和紙。
(2)電話撥通后,應先說“您好”,問對方:是某單位和個人。得到明確答復后,再自報家門,報單位和你個人的名字。
(3)如對方幫你去找人聽電話,此時,打電話的人應拿住話筒,不能放下話筒干別的事。
(4)告知“某不在”時,你不可“喀嚓”就掛斷,而應說“謝謝,我過會兒再打”或“如方便,麻煩您轉告”或“請告訴他回來后給我回個電話,我的電話號碼是 ……”
(5)電話撥錯了,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對不起,我打錯了”,切不可無禮的就關斷電話。
(6)如要求對方對你的電話有所記錄,應有耐心,別催問:“好了嗎?”、“怎么這么慢!”
(7)、打電話時,要口對話筒,說話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說話要富于節奏,表達要清楚,簡明扼要,吐字清晰,切忌說話矯揉造作,嗲聲嗲氣。
(8)、給單位打電話時,應避開剛上班或快下班時間,因為接聽電話的人不耐煩。居家打電話宜在中飯或晚飯或晚上的時間,但太晚或午睡的時間不宜。
(9)、通話應簡單明了,對重要內容可以扼要地向對方再敘述一遍,以求確認。
(10)、不占用公司電話談個人私事,更不允許在工作時間用電話與親朋好友聊天。
(11)、通話完畢,應友善地感謝對方:“打攪你了,對不起,謝謝您在百忙中接聽我的電話”,或者“和您通話感到很高興,謝謝您,再見”。
3、接電話的禮儀
(1)、一般鈴聲一響,就應及時接電話。如鈴聲響過四次再去接,就顯得不禮貌,此時拿起電話,應說聲“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2)、一般拿起話筒后,應說“您好”
(3)、再自我介紹,需要我幫忙嗎?
(4)、認真傾聽對方的電話內容,聽電話時,應說“是、好”等,讓對方感到你在認真地聽,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說話。
(5)、如對方不是找你,那么你應該禮貌的請對方“稍候”,如找不到聽電話的人,你可以自動的提供一些幫助,“需要我轉告嗎?”
(6)、如對方要求電話記錄,應馬上拿出紙和筆進行記錄。電話記錄:說來的電話(who),打電話找誰(whom),來電的內容(what)、來電的原因(why)、來電提到的地點(where)、時間(when)。
(7)、電話完畢,應等對方掛機后在掛比較好,不要倉促的久掛斷,甚至對方話音沒落,就掛斷。掛電話的聲音不要太響,以免讓人產生粗魯無禮的感覺。
(8)、碰到對方掛錯電話時,態度要有禮貌,別說“亂打,怎么搞的”
(9)、接電話時,盡量不要干別的事,如中途有事,必須走開一下,那么時間也不應超過30秒。
4、交換名片的禮儀
(1)、要養成檢查名片夾內是否還有名片的習慣,名片的遞交方式:各個手指并攏,大拇指輕夾著名片的右下,使對方好接拿。雙手遞給客戶,將名片的文字方向朝客戶。
(2)、拿取名片時要雙手去拿,拿到名片時輕輕念出對方的名字,以讓對方確認無誤;如果念錯了,要記著說對不起。拿到名片后,要放置自己名片夾中。
(3)、同時交換名片時,可以右手提交名片,左手接拿對方名片。
(4)、不要無意識地玩弄對方的名片。
(5)、不要當場在對方名片上寫備忘事情。
(6)、上司在旁時不要先遞交名片,要等上司遞上名片后才能遞上自己的名片。
(7)、送名片的禮儀:應起身站立,走向對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雙手捧著或拿正面面對對方,以齊胸的高度不緊不慢的遞送過去。與此同時,應說“請多關照”,“請多指教”“希望今后保持聯絡”等,同時向多人遞送名片時,應由尊而卑或由近而遠。
(8)、接受名片的禮儀: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說“謝謝”。然后,務必要用右手或雙手并用將對方的名片鄭重的接過來,捧到面前,念一遍對方的姓名。最后,應當著對方的面將名片收藏到自己的名片夾或包內,并隨之遞上自己的名片。忌諱:用左手接,接過后看也不看,隨手亂放,不回遞自己的名片等。
5、介紹的禮儀:
介紹他人相識時,要先介紹身份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紹身份較高的一方,即先介紹主人,后介紹客人;先介紹職務低者,后介紹職務高者;先介紹男士,后介紹女士;先介紹晚輩,后介紹長輩;先介紹個人,后介紹集體。
如果在介紹他人時,不能準確知道其稱呼,應問一下被介紹者“請問你怎么稱呼?”,否則萬一張冠李戴,會很尷尬。
介紹時最好先說:“請允許我向您介紹”或“讓我介紹一下”,“請允許我自我介紹。”
打招呼男士為先,握手女士為先。
介紹手勢:手掌向上,五指并攏,伸向被介紹者,不能用手指指指點點,當別人介紹到你時,應微笑或握手點點頭,如果你正坐著,應該起立。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7
如何掌握基本的商務活動,使您適應商務場合的禮儀要求?如何熟悉與掌握禮儀規范,在商務“餐”中亮出您的風度和端莊?如何避免商務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尷尬問題,如著裝不妥、用餐時手足無措?如何杜絕事情雖少,但會對個人以致公司的形象產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影響?商務禮儀系統地介紹現代商務禮儀的特點、要點、規范,使您在商務場合中事事合乎禮儀,處處表現自如、得體,從而使商務交往活動順利進行,事半功倍。
商務禮儀是在商務活動中體現互相尊重的行為準則。商務禮儀的核心作用是為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這樣我們學習商務禮儀就顯得更為重要。
商務禮儀知識共享禮儀是人際交往的藝術,教養體現細節,細節體現素質,愿以下社交禮儀知識能幫助我們提高自身修養。
商務禮儀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商務人員的形象塑造,包括商務人員服飾禮儀、商務人員儀表禮儀和商務人員儀態禮儀。
2、商務日常見面禮儀,包括稱呼禮儀、介紹禮儀、名片禮儀和握手禮儀。
3、商務接待、拜訪禮儀,包括商務接待禮儀、商務拜訪禮儀和禮品饋贈禮儀。
4、商務宴請禮儀,包括宴請基本禮儀、中餐宴會禮儀、西餐宴會禮儀和其他的酬賓禮儀。
5、商務談判禮儀,包括商務談判禮儀的基本原則、商務談判前的準備和商務談判中的禮儀。
6、商務會務禮儀,包括商貿洽談會議、產品展銷會禮儀、新聞發布會禮儀和茶花會禮儀。
7、商務禮儀,包括開業儀式禮儀、剪彩禮儀、簽字儀式禮儀和交接儀式禮儀。
8、商務旅行禮儀,包括商務旅途中的基本禮儀、商務出行禮儀和賓館禮儀。
9、商務通訊禮儀,包括接電話禮儀、收發傳真、電子郵件禮儀和常用商務文書禮儀。
10、涉外商務禮儀,包括部分國家的商務禮儀、出國訪問禮儀、接待外賓禮儀。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8
商務禮儀知識
商務禮儀是在商務活動中,作為指導、協調商務活動中人際關系的行為方式和活動形式,用來約束我們日常商務活動的方方面面。這其中包括儀表禮儀、言談舉止、書信來往、電話溝通等技巧,根據商務活動的場合不同又可以分為辦公禮儀、宴請禮儀、專題活動禮儀、涉外禮儀等。
商務禮儀廣泛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并為社會中全體成員調節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為各國家、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社會團體以及各階層人士共同遵守。
商務禮儀的核心作用是為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我們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概括商務禮儀,它是商務活動中對人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的普遍要求。
商務禮儀是指在人們商務交往中適用的禮儀規范,是以官方正式規定的或約定俗成的程序或方式來表示尊重對方的過程和手段。“禮出于俗,俗化為禮”,商務禮儀的操作性,就是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在商務交往中做到“約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人們更輕松愉快地交往。“為他人著想”不僅是商務交往、也是人與人之間正常交往的基本原則。所以說學習并正確的運用商務禮儀既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又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就一定要掌握商務禮儀的技巧。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掌握一定的商務禮儀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能很有效的促進社會交往、改善人際關系,還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
禮儀作用
商務禮儀的作用:內強素質,外強形象
具體表述為三個方面:
1提高個人的素質
商務人員的個人素質是一種個人內在修養及外在表現表現,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煙、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
例
佩戴首飾的4個原則:前提:符合身份
(1)以少為佳,提倡不戴,一般不多于三種,每種不多于兩 件;(2)善于搭配,如穿無袖旗袍、高筒薄紗手套去參加高級晚宴,戒指應該戴在手套里(新娘除外);少女穿短裙去Party,腳鏈戴在襪子外(建議腿型好的或走路姿勢好的少女才戴腳鏈);(3)同質同色;(4)習俗原則,如配玉墜男戴觀音女戴佛;戒指戴左手;戒指戴在食指表示想結婚、戴中指表示已有愛人,戴無名指表示已婚,戴小拇指表示獨身,拇指不戴戒指。
2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
商務人員掌握全面的 商務禮儀有助于提升個人素質、促進溝通機會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
例
秘書接聽找老總的電話,先告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再問對方是誰、有何事情。
拜訪別人要預約,且要遵時守約,提前到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安排或正在進行的事宜。
3維護個人和企業形象
商務禮儀最基本作用是“減災效應”:少出洋相、少丟人、少破壞人際關系,遇到不知事情,最穩妥方式是緊跟或模仿,以靜制動。
例
如西餐宴會上女主人是第一次序,女主人就座其他人才能就座,女主人展開餐巾準備就餐表示宴會開始,女主人拿起刀叉其他人才可以吃,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宴會結束。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9
面試的時候要注意禮儀,這樣讓面試人員看起來印象才會好。美文閱讀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基本的商務禮儀,謝謝查看。
基本的商務禮儀 商務禮儀是人在商務交往中的藝術,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過來,二是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索取名片有四種常規方法
1、交易法。先欲取之,必先予之
2、激將法。
3、謙恭法。以后如何向你請教,謙恭要講究對象,比如面對一位小姐
4、平等法。以后如何跟你聯系,
通信工具的使用藝術:
商務交往是講究規則的,即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比如移動電話的使用,在商業交往中講究:不響、不聽,不出去接聽。與人交往時寒暄之后要把手機關掉,以免讓人感到你是三心二意,在與人交往中你在那狂打、框響。我們要與民工打電話區別開來。
商務禮儀使用的目的有三:
第一、提升個人的素養,比爾.蓋茨講"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進而到企業,就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第二、方便我們的個人交往應酬。我們在商業交往中會遇到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人如何進行交往這是要講究藝術的,比如夸獎人也要講究藝術,不然的話即使是夸人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維護企業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代表整體,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個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本企業的典型活體廣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此時無聲勝有聲。
商務禮儀是商務人員與客戶交往的行為規范。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由于地區和歷史的原因,各地區、各民族對于禮儀的認識各有差異。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范,也叫涉外禮儀。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10
一、接待客人請吃飯
1、選擇酒店遵循“吃環境、吃特色、吃文化“的原則,以對方為中心,了解對方喜歡吃什么,再選擇不同的酒店。
2、選擇酒店要注意附近的交通狀況,最好不選擇在單行線及不便于停車的地方,如果選擇了,應事先通知對方。
3、在門前迎接客人時若主人與客人地位相仿,主人可不走下臺階,若是長輩或領導需要降階相迎。
4、迎賓:引導客人進入房間時,領導或長輩走在右前方;右手送客:送客時領導或長輩走在你的左前方。
5、介紹客人時,熟悉雙方的人要主動擔當介紹人。在介紹過程中,客人,長輩,上級及女士有優先知情權。
6、伴隨客人或長輩來到電梯門前時,如有人開電梯則客人先行,如無人開電梯則接待者先行,并按電梯按鈕。乘電梯時禁止吸煙。
7、排座次時,可以遵循右尊原則、遠門原則、背景原則、居中原則、面景原則、特殊情況等,一般按照國際通用慣例,一號位的右手邊是二號位,左手邊是三號位,依次排座。
8、點菜時主人不可放棄權力,需問客人吃什么。
9、敬酒不勸酒,請菜不夾菜。
10、注意沾醬菜的吃法,不可咬一口后接著蘸醬。
11、通常歐美國家的人不吃動物內臟,不吃寵物。
12、 此外吃飯時不談讓人產生不良聯想的話題。可以談藝術、建筑、電影、歷史、文學、時事、音樂等等。
二、乘車(雙排座轎車)
按照國際通用規則,通常主賓位為右后座;當主人親自駕車時,主賓位在副駕駛座;如果主人妻子隨行則右后座為主賓位;當主人帶有司機或隨從翻譯人員時,主人同客人坐在后排,客人居右,隨從人員坐在副駕駛座。(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三、著裝、首飾、頭發
1、男士著裝注意“三色“原則(西服、領帶、皮鞋不超過三種顏色);三一定律(皮鞋、腰帶、皮包要統一顏色);三大禁忌(商標沒有摘掉、不系或系褶皺的領帶、鞋襪不配套)。
2、女士著裝時裙裝為正裝,褲裝為便裝,在穿裙裝時不能三截腿,不能光腿,要有備用襪子。
四、電話禮儀:
及時接電話:一般來說,在辦公室里,電話鈴響3遍之前就應接聽,6遍后就應道歉:“對不起,讓你久等了。”如果受話人正在做一件要緊的事情不能及時接聽,代接的人應妥為解釋。如果既不及時接電話,又不道歉,甚至極不耐煩,就是極不禮貌的行為。盡快接聽電話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讓對方覺得自己被看重。
五、介紹禮儀:
自我介紹,第一盡量先遞名片再介紹,自我介紹時要簡單明了,一般在1分鐘之內,內容規范,按場合的需要把該說的說出來。介紹別人:第一誰當介紹人,不同的介紹人,給客人的待遇是不一樣的。要由主人一方職務最高者介紹。第二是介紹的先后順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輕先老后,主先客后、下先上后、如果雙方都有很多人,要先從主人方的`職位高者開始介紹。
六、名片的使用
1、 酒桌上交換名片時要選遞給第一主賓。然后順時針互相交換。其他場合由近及遠,由長及幼。遞名片時,手與胸齊,右手遞、左手接。名片交換后要輕念一遍名片上的姓名。
2、 涉外活動中名片的使用要考慮對方的顏色禁忌。
3、 如果名片用完了或者沒有名片,接過對方名片時要跟對方說:我的名片剛好用完,我把電話給您寫下來。
4、 注意名片不可放在褲兜里,應放在包里或衣兜里。
5、 名片上副職稱正職。政界稱官職、商界稱職務,如果沒有職務可以稱先生、小姐,也可以用行業稱謂(醫生、教授、律師等)。
七、言談禮儀
說話時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場合說話,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這種身份,也就是自己當時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對子女來說你是父親或母親,對父母來說你又成了兒子或女兒。如用對小孩子說話的語氣對老人或長輩說話就不合適了,因為這是不禮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11
一、 單項選擇題
1.標準站姿要求不包括 (D\)
A 端立
B 身直
C 肩平
D 腿并
2.穿著套裙的四大禁忌不包括(C\ )
A 穿黑色皮裙
B 裙、鞋、襪不搭配
C 穿白色套裙
D 三截腿
3.女士穿著套裙時,做法不正確的是(C )
A 不穿著黑色皮裙
B 可以選擇尼龍絲襪或羊毛高統襪或連褲襪
C 襪口不能沒入裙內
D 可以選擇肉色、黑色、淺灰、淺棕的襪子
4.對手部的具體要求有四點:清潔、不使用醒目甲彩、不蓄長指甲和 ( \A )
A 腋毛不外現
B 不干燥
C 不佩戴繁瑣的首飾
D 以上都不對
5.公務式自我介紹需要包括以下四個基本要素(\D )
A單位、部門、職務、電話
B單位、部門、地址、姓名
C姓名、部門、職務、電話
D單位、部門、職務、姓名
6.介紹他人時,不符合禮儀的先后順序是 (\C\ )
A 介紹長輩與晚輩認識時,應先介紹晚輩,后介紹長輩
B 介紹女士與男土認識時,應先介紹男士,后介紹女士
C介紹已婚者與未婚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已婚者,后介紹未婚者
D介紹來賓與主人認識時,應先介紹主人,后介紹來賓
7.握手時 ( D\ )
A 用左手
B 戴著墨鏡
C 使用雙手與異性握手
D 時間不超過三秒
8.關于握手的禮儀,描述不正確的有:(A\ )
A先伸手者為地位低者;
B客人到來之時,應該主人先伸手。客人離開時,客人先握手。
C下級與上級握手,應該在下級伸手之后再伸手;
D男士與女士握手,男士應該在女士伸手之后再伸手。
9.以下不符合上飲料的規范順序的是 ( C )
A 先賓后主
B 先尊后卑
C 先男后女
D 先為地位高、身份高的人上飲料,后為地位低、身份低的人上飲料
10.送名片的方式是(\A )
A雙手或者用右手
B雙手
C右手
D左手
11.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是 (\A\ )
A 一男士把自己的名片遞給一女士。該男士走向女士,右手從上衣口袋取出名片,兩手捏其上角,正面微傾遞上。
B 一女士把自己的名片遞給一男士。該男士雙手接過,認真默讀一遍,然后道:“王經理,很高興認識您!”
C 一男士與一女士見面,女士首先伸出手來,與男士相握。
D 一青年男士與一中年男士握手,中年男士首先伸出右手,青年與之相握,雙方微笑,寒暄。
12.在沒有特殊情況時,上下樓應 (A )行進
A 靠右側單行
B 靠左側單行
C 靠右側并排
D 靠左側并排
13.一般而言,上樓下樓宜( )行進,以( )為上,但男女通行時,上下樓宜令( )局后 (\C )
A 單行、前、男
B 并排、后、男
C 單行、前、女
D 并排、后、女
14.以下做法錯誤的是 (\D )
A 一女士陪三四位客人乘電梯,女士先入,后出
B 一男一女上樓,下樓,女后,男先
C 一男一女在公司門口迎候客人。一客人至。男女主人將其夾在中間行進。至較狹之處,令客人先行
D 室內燈光昏暗,陪同接待人員要先進,后出
15.公務用車時,上座是: (\A\ )
A后排右座
B副駕駛座
C司機后面之座
D以上都不對
16.接待高級領導、高級將領、重要企業家時人們會發現,轎車的上座往往是 (D )
A 后排左座
B 后排右座
C 副駕駛座
D 司機后面的座位
17.對于座次的描述不正確的有(\D )
A后排高于前排
B內側高于外側
C中央高于兩側
D兩側高于中央
18.會客時上座位置排列的幾個要點是(\A\ )
A面門為上、以右為上、居中為上、前排為上、以遠為上
B面門為下、以左為上、居中為上、前排為上、以遠為上
C面門為上、以左為上、居中為上、后排為上、以遠為上
D面門為上、以右為上、居中為上、前排為上、以近為上
19.以下不屬于會議室常見的擺臺是:( B )
A 戲院式
B正方形
C課桌式
D U型
20、當您的同事不在,您代他接聽電話時,應該(\D )
A先問清對方是誰;
B先記錄下對方的重要內容,待同事回來后告訴他處理;
C先問對方有什么事;
D先告訴對方他找的人不在。
答案:
D\C\C\A\D\C\D\A\C\A\A\A\C\D\A\D\D\A\B\D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12
1.禮儀是由禮儀的 主體 ,禮儀的 客體 ,禮儀的 媒體 ,禮儀的 環境 等四項基本要素所構成的。
2.禮儀依據其適用對象,適用范圍的不同,大致上可被分為 政務禮儀 、 商務禮儀 、 服務禮儀 、 社交禮儀 、 國際禮儀 等幾大分支。
3.個人修飾儀容時,應當引起注意的通常有 頭發 、 面容 、 手臂 、 腿部 、 化妝 等五方面。
4.學習應用公共禮儀應當掌握好它的三條基本原則 遵守公德 、 勿礙他人 、 以右為尊 。
5.交往禮儀中的三A原則是 接受對方 重視對方 贊同對方 。
6.做客禮儀的核心之處在于 客隨主便禮待主人 要遵循有約在先 上門有禮為客有方 的原則。
7.在保加利亞、印度、伊朗,當有人請你喝飲料,你如果點頭,那就只能渴著,因為那兒的習慣是“ 點頭不算,搖頭算 ”。
8.禮貌是人和人之間在接觸交往中, 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 的行為規范。
9.在日本,如果對方是女醫生、女議員、女律師,一般稱為“ 先生 ”。
10.問候用語分為 標準式 和 時效式 兩種。
11.記錄電話有 簿記 、 板書 、 錄音 三種主要方法。
12.在生活、工作中,當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觀點不一致時,切忌以勢壓人,最好的辦法是 避免爭論,求同存異 。
13.“TPO”原則要求人們的穿著、化妝和佩帶首飾均應兼顧 地點、時間、目的 ,而不能毫無章法。
14.饋贈是親朋好友間不可缺少的一種非語言的交往形式, “禮輕情意重”是贈送禮品最基本的原則。
15.現代社會的一般交際活動要遵守:女士優先、守時惜時以及 在公共場合不妨礙他人 等三大準則。
16.孔子在2520xx年以前,就主張 入境問俗 ,歐美也有相似的古諺:“在羅馬行如羅馬人”。
17.信訪工作中,在對待來訪者的態度上,既不能 毫無熱情 ,又不能 無原則的同情 。
18.在外交語言中,說雙方“充分陳述了自己的觀點”,“闡明了各自的立場”,這是意味著雙方會談僅止于各談各的,基本上沒有共同點。
19.當今在正式場合中最受歡迎的演講方式是 “借助講稿而又不照本宣科”。
20.西方人把拇指朝下表示“壞”或“差”的意思。
21.握手人與對方關系的“親密度”,在直接觀察到右手相握又有左手上前時,左手擁肩表示最親熱的關系。
22.當我們接待外賓或出國訪問時,我們給予別人的最初印象完全在我們的衣著和如何穿法上,別人其次才會注意到禮儀和言詞,最后才了解性格。
23.歐美人在吃西
餐時的飲食方式,往往與飲酒密切相關
。美食之國的法國,歷來有“白酒配魚,紅酒配肉”的不成文的規矩。
24.中國人總認為吃飯的目的是聯絡感情,買賣不在仁義在,所以經常會把“良好關系”擺在談判的利益之上。
25.在涉外交往中,每個人都必須時時刻刻注意 維護自身形象 ,特別是要注意維護自己在正式場合留給初次見面的外國友人的第一印象。
26.商務禮儀,它所指的主要是公司、企業的從業人員以及其他一切 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士 ,在經濟往來中所應當遵守的禮儀。
27.熟知西裝穿著規范的人大都聽說過一句行話:“西裝的韻味不是單靠西裝本身穿出來的,而是用西裝與其他衣飾一道搭配出來的。
28.穿西裝時,襯衫的袖長長短要適度。最美觀的做法,是令襯衫的袖口恰好露出來 1 厘米左右。
29.正式的邀約,既講究禮儀,又要設法使被邀請者備忘,故此它多采用書面的形式,其中檔次最高,也最為商界人士所常用的當屬請柬邀約。
30.商界人士所進行的洽談,又稱 商務談判 ,它是最重要的商務活動之一。
31.在商務洽談中,正確的態度應當是:既要 講謀略 ,又要 講禮儀 。
32.舉行雙邊洽談時,應使用長桌子或橢圓形桌子。賓主應分坐于桌子兩側。若桌子橫放,則 面對正門 的一方為上,應屬于客方;背對正門的一方為下,應屬主方。若桌子豎放,則應以進門的方向為準,右側為上,屬于客方;左側為下,屬于主方。
33.有一位馳名世界的談判大師說過:“所謂洽談,就是一連串的不斷地 要求 和一個又一個不斷地 妥協 。”
34.在一般情況下,禮節性的拜訪,尤其是初次登門拜訪,應控制在 一刻鐘至 半小時之內 。最長的拜訪,通常也不宜超過兩個小時。
35.商務招待的基本原則是,可以 高消費 ,但是 要反對浪費 。
36.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 八 分滿為宜,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37.與陌生人初次交談,視線落在對方的鼻部是最令人舒服的。
38.剪彩儀式上所需使用某些特殊用具,諸如 紅色緞帶 、 新剪刀 、 白色薄紗手套 、 托盤 以及 紅色地毯 。
39.中餐宴會上可以從 餐巾的折放 上,看出哪個是主位,哪個是客位。
40.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 年齡大小 、 職位高低 、 賓主身份 為先后順序,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
41.女士在商務交往中的首飾佩戴,原則是 “符合身份,以少為佳” ,不能比顧客戴的多,不能喧賓奪主。
42.商務宴會通常還有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兩種形式。
43. 公文包 被稱為商界男士的“移
動式辦公桌”,是商界男士必不可少的。
44.在所有適合于商界女士在正式場合
所穿著的裙式服裝中, 套裙 是名列首位的選擇。
45.接過名片后一定要 認真通讀一遍 ,一來表示 重視對方 ;二來有助于了解對方身份。
46.男士穿西裝時一定要注意“三色原則”,即 身上的顏色總體控制在三種之內 。
47. 毛料 應為西裝首選的布料; 藏藍色 的西裝往往是商界男士首選。
48.與來賓相見之初,迎賓人員一定要 主動 伸手與對方相握。
49.主人一方通常不宜以 節假日 、午間、夜間作為招待來賓的時間。
50.賓主雙方共同面對房門并座時,以右側為上,請來賓就座;以 左 側為下,由主人自己就座。
51.賓主居于房內左右兩側之中的某一側時,一般以距離房門較 遠 的座位為上座,應該請來賓就座。
52.與來賓交談時,要聚精會神,切不可 一心二用 ,所答非所問,更不可忙于其他事務。
53.轎車前排副駕駛座又稱為 隨員座 ,由陪同、秘書、警衛或助手就座。
54.基督教教徒忌諱的房間號是 13號 、 666 號。
55.一般應該讓來賓住在 餐廳 附近的樓層,或距 工作點 較近,是非常善解人意的。
56.禮品禮儀是指在禮品的 選擇 、 贈送 、 接受 的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慣例與規范。
57.代表本單位為外單位選擇禮品時,應該側重于它的 精神價值 和 紀念意義 ,不宜過分強調“含金量”。
58.為外國人選擇禮品時要重點突出 民族特色 。
59.最常見的送別形式有道別、 話別 、餞別和送行。
60.公務員參加宴會時,最好男士著深色的西服或中山裝,女士穿單色旗袍或西服套裙。
61.中餐上菜的順序是:先上 冷盤 ,后上 熱菜 ,最后上 甜食與水果 。
62.宴會開始,中餐的濕毛巾只能用來擦 手 ,不可擦 臉和嘴 。
63.用牙簽剔牙時,應該用 餐巾 或手掌在前面遮擋一下,可能的話,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
64.西餐的刀可以用來切割食物,也可用以把食物撥到 叉 上。
65.上舞場是,由女方選擇雙方跳舞之處。
66.一曲結束,男士可在 原處 向女士告別,或是把對方送歸原來的地方。
67.手指甲的長度通常不應長過 手指指尖 。
68.理發的間隔時間通常是 半個月 。
69.國家公務員在整理、修飾儀容時的原則是 修飾避人 。
70.舉止一向被視作人類的 “第二語言” 。
71.國家公務員在與領導談話時,表情應當 恭敬而大方 ;與群眾談話時,表情應當 親切而溫和 ;在秉公執法時,表情應當嚴肅而認真。
72.公務員在從事公務活動中,應當具有 責任心 和 時間觀念 。
73.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所面臨的人際關系包括對內與 同事 的關系
,對外與 來訪客人 的關系,對上與 上級 的關系,對下與下級的關系。
74.人們在使用電話時,所留給通話對象以及其他在
場者的總體印象稱為 “電話形象” 。
75.打電話時應當遵循 “通話3分鐘原則” 。
76.接電話時應當遵循 “鈴響不過三聲原則” 。
77.到機場歡迎國賓的我國政府陪同團團長應當是一位現任的 部長 或者 副部長 。
78.法國國歌是 《馬賽曲》 。
79. 稱呼 ,指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間的稱謂語。
80.通聯禮儀,就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進行 通訊 、 聯絡 時所應當遵守的禮儀規范。
81.通聯禮儀的基本原則是“ 保持聯絡 ”。
82.親緣關系,是人類的一種最基本的 人際關系 。
83.在 社交活動 中舉行的聚會,稱為社交聚會。
84.參與社交聚會時,必須遵守必要的禮儀規范。這些禮儀規范,就是 聚會禮儀 。
85.拜會,又稱拜見或 拜訪 。
86.餐飲禮儀,一般來說,指的主要是人們在 餐飲活動 之中所必須認真遵守的行為規范。
87.禮儀,是對 禮節 、 儀式 的統稱。
88. 個人禮儀 又稱私人禮儀,因為它所處理的大體上都是私人之事。
89.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有其特殊性的,他的總的要求是要 莊重 、 正式 、 規范 。
90.所謂花語,乃指借用花卉來表達的人類某種 情感 、 愿望 或象征的語言。
91.在我國,對于服務人員在服務態度上總的要求是: 熱情服務 、 禮待賓客 、 以質見長 。
92.雙向溝通理論的中心內容是主張以 相互交流 、 相互理解 、作為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彼此之間進行相互合作的基本前提。
93.美國著名學者亞歷山拉、奧康消等人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提出了 白金法則 。
94.服務人員在選擇服裝與鞋襪時應認真做到 不要光腿 、 不要光腳 、 不要露趾 、 不要露跟 。
95.在服務于人時,服務人員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在自己站立之時 正面面對服務對象,而切不可將自己的 背部 對著對方。
96.服務人員注視的角度主要有 正視對方 、 平視對方 、 仰視對方 。
97.微笑的主要特征是 面含笑意 ,但笑容不甚顯著。
98.對服務人員的服飾作出統一要求,主要是出于四方面考慮: 為了尊重服務對象 、為了適應工作需要 、 為了塑造企業形象、為了提高個人素質 。
99.服務人員服飾問題,主要涉及到在其服務工作之中所穿戴使用的 正裝 、便裝 、 飾品 、 用品 等的選擇和使用。
100.服務人員使用飾物的主要規范是: 符合身份 、 以少為佳 、 區分品種 、 佩戴有方 。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13
1 賓主會面時,接待人員應先介紹自己人。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A
2 圓桌雙主人時,面對房間正門為一號位坐第一主人,第一主人的右側為第一主賓。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A
3 按商務禮儀位次的橫向排列規則是內側高于外側。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A
4 送禮品時應介紹禮品的特殊價值。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A
5 公務場合著裝應遵循舒適自然。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B
6 見面時應先遞名片,再做介紹。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A
7 自我介紹應盡量詳細介紹自己。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B
8 職場交談不能涉及國
家秘密和行業秘密。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A
9 陌生場合不可請教他人擅長的問題。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B
10 商務電話不可選周一上午。
A. 正確 B. 錯誤
答案:B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14
一.單項選擇題
1 商務禮儀的首要問題是
A. 尊重為本
B. 規范為本
C. 友善為本
D. 招待為本
答案:A
2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商務禮儀( )特征的喻意。
A. 規范性
B. 對象性
C. 制度性
D. 針對性
答案:B
3 休閑場合可穿
A. 制服
B. 運動裝
C. 禮服
D. 套裝
答案:B
4 職場可以交談的內容
A. 國家秘密
B. 私人問題
C. 議論同事
D. 合同問題
答案:D
5 商務交往中可送的禮品有
A. 價格昂貴的禮品
B. 涉及國家安全的禮品
C. 藥品營養品
D. 紀念品
答案:D
6 送禮品時應避免
A. 贈送者的身份不確定
B. 由身份高的人送
C. 對禮品加以適當說明
D. 說明禮品的寓意
答案:A
7 豎桌式談判不正確的是
A. 以右為尊
B. 主方在左
C. 客方在右
D. 以左為尊
答案:D
8 圓桌單主人宴請時,錯誤的是
A. 主人應面對門
B. 主人應面背對門
C. 主人在左
D. 主賓在右
答案:B
9 進行商務便宴,首先考慮的是
A. 座次
B. 菜肴
C. 餐費
D. 時間
答案:B
10 不屬于商務禮儀3A原則的是
A. 接受對方
B. 重視對方
C. 記住對方
D. 贊美對方
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
1 商務禮儀的基本特征是
A. 規范性
B. 對象性
C. 制度性
D. 針對性
答案:AB
2 引導者引導客人參觀時,按商務禮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左前方引路
B. 左后方指路
C. 右前方引路
D. 右后方指路
答案:BCD
3 社交場合應著
A. 制服
B. 時裝
C. 禮服
D. 民族服裝
答案:BCD
4 陌生場合可談
A. 電影
B. 哲學
C. 文學
D. 天氣
答案:ABCD
5 電話形象要素包括
A. 通話內容
B. 通話時機
C. 通話時舉止形態
D. 電話公務
答案:ABCD
6 座次排列非基本規則
A. 面門為上
B. 以左為上
C. 居中為上
D. 離遠為上
答案:ACD
7 會客的座次排列分
A. 自由式排列
B. 相對式排列
C. 并列式排列
D. 一排式排列
答案:ABC
8 相對式排列時
A. 以右為尊
B. 以左為尊
C. 以外為尊
D. 以內為尊
答案:AD
9 商務交往中禮品的特征
A. 紀念性
B. 宣傳性
C. 便攜性
D. 獨特性
答案:ABCD
10 選擇禮品的原則
A. 送給誰
B. 送什么
C. 什么時間送
D. 送什么地點
答案:ABCD
商務禮儀知識禮儀 篇15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深入,商業競爭日趨激烈,跨國交往日益增多。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儀表、體態、言談舉止反映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修養程度和精神面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重要基礎和依據。人們在對外場合的行為舉止,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而且會影響到本部門、本企業的形象,甚至國家的形象。因此,必須時時刻刻注意維護自身形象,掌握涉外禮儀知識,懂得禮儀規范,以期打開國際合作之門。
一、商務禮儀中的交談禮儀
首先要注意個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服裝等。要意識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國家、民族、所在單位,言行應從容得體,不應表現得畏懼自卑,也不應表現得狂傲自大。認真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算數,許諾一定兌現。要把握好待人熱情友好的具體分寸。否則,就會事與愿違,會使人厭煩或懷疑你別有用心。謙虛適當,一方面反對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絕對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自輕自賤。尊重隱私,商務禮儀交談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齡、婚姻、健康、家庭住址、個人經歷,信仰政見等。商務禮儀中的交談禮儀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交談的態度。
交談的態度,指的是一個人在與別人交談的整個過程中的舉止表情,以及由此而體現出來的個人修養和對待交談對象的基本看法。從某種程度上講,交談的態度有時甚至比交談的內容更重要。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與一個外國人初次打交道時,交談的態度通常會更受對方的關注。對每一位參與涉外活動的中國人來講,要想使自己交談的態度符合要求,就必須注意以下3個基本要點:
(1)注意語言。與外國人進行交談時,選擇何種語言,是大有講究的。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通用語言或直接使用交往對象所在國的國語。而在正式的官方活動中,為了體現一個主權國家的尊嚴,則只能使用自己國家的國語,然后再通過譯員進行翻譯。有些時候,不一定非要精通交往對象所在國的國語,在非正式場合哪怕是現學上幾句,也可以令對方倍感親切。
(2)注意神態。此處所謂的神態,特指交談時的表情和動作。與外國人交談時,在神態上既要親切友善,又要舒展自如。在自己講話時,要注意不卑不亢,恭敬有禮。在對方講話時,則要專心致志,洗耳恭聽。不論是自己說還是在聽,都不要表現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或是態度夸張、咄咄逼人。特別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手勢。不要舉目四顧,雙眼不敢與交談對象對視,也不要張牙舞爪,指手畫腳,對對方指指點點,拍拍打打。
(3)注意語氣。與別人交談時,講話的口氣不可不慎,此即所謂語氣問題。同外國友人交談時,在自己的語氣方面,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謙恭禮貌。在交談當中,在不故作姿態的前提下,應盡量多使用一些謙詞、敬語和禮貌用語。既不要在交談時表現得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裝腔作勢,對對方喝來喝去,也不宜在語氣上顯得奴顏婢膝、曲意迎奉,一味討好對方,遷就對方,附和對方,而不顧自己的國格人格。
2稱呼的使用。
稱呼,指的是人們交談時所使用的用以表示彼此關系的名稱。與外國人進行交往應酬時,尤其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應當選用的稱呼主要有如下幾種:
尊稱。它幾乎用于任何場合,主要包括先生,小姐,夫人,女士。應當強調的是,在稱呼一位婦女時,最好根據其婚否,分別以小姐或夫人相稱。若一時難以判斷,則可稱之為女士。在有的國家。閣下這一尊稱也可以使用,但只適用于對部長,將軍以上高級官員。許多時候,尊稱可與姓名,姓氏或行業性稱呼分別組合在一起使用。
榮譽性稱呼。在人際交往中,若交往對象擁有在社會上備受重視的學位,學術性頭銜,專業性技術頭銜,軍銜,爵位。例如博士,教授,醫生,律師,法官等等,均可使用作稱呼。有時,這類榮譽性稱呼還可以與姓氏、姓名分別組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喬治馬歇爾教授,黑格將軍。德國人、奧地利人很重視職銜的稱呼,如果他們是博士、教授,應不厭其煩地使用這個稱號,他會很高興。
公務性稱呼。在公務活動中,一般可以直接以對方的職務相稱。例如。可稱其為部長、總理、總裁、科長、主任,等等。不過,有的國家并不習慣采用此類稱呼。國外稱行政職務的情況多見于高級職位,如總統、部長、市長等。而一般職務,如司長、處長、科長等,在西方很少能聽到,特別是在企業、公司中,基本不稱職務,平時此類公務性稱呼,可以分別與尊稱、姓氏、姓名組合在一起使用。
一般性稱呼。只稱姓,還要加上先生等尊稱。除非很熟,一般不直接稱名。
特殊性稱呼。它主要是指對于王室成員或神職人員的'專門性稱呼,例如,陛下、教皇、神父、牧師、阿匐、拉比,等等。
3內容的選擇。
進行交談時,最重要的當推其具體內容。與外國友人進行交談時,特別是與其進行較為自由的非正式交談時,必須對其內容斟酌再三。一般認為,與外國友人交談之時適合選擇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
(1)表示敬意的內容。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光榮的歷史、優良的傳統、獨特的習俗、杰出的文化、突出的成就。與外國人交談時倘若涉及這方面的內容,無疑會令對方感到自豪和愉快。
(2)歡快輕松的內容。有些時候,特別是在非正式場合跟別人閑聊時,往往不宜選擇過于深奧、枯燥、沉悶的內容,以防曲高和寡,令人不悅。此時此刻,不妨談論一些令人感到歡快的內容,例如,娛樂、休閑、時尚、影視、賽事烹飪,等等。有時,還可以天氣作為交談的內容。
(3)交談對象確有所長的內容。在交談中直接向交談對象進行討教,不僅可以找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而且還可以借機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敬意。只要討教的內容確為對方之所長,通常都會令其倍感重視。 、
二、商務禮儀中的饋贈禮儀
互送禮品是一種禮儀的體現,也是一種感情的傳遞,能使雙方之間架起一個互通的橋梁。在與外國人的交往中,送禮是必要的,是聯絡感情,廣交朋友,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但是,送禮時的熱情要適度,有時過分熱情反倒適得其反。所以,在對外送禮上,主要應該防止這樣幾個問題:第一,防止過多。第二,防止過于貴重,使別人不敢輕易接受。第三,防止體積過大,以方便攜帶。一般而言,贈送禮品的禮儀主要包含禮品的挑選、饋贈的方法、禮品的接受這3個方面的內容:
1禮品的挑選。
在禮品的挑選上,要對送禮對象的愛好、興趣做些簡單的調查,因人而異,投其所好。此外,還要注意對方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了解一下對方基本的忌諱。如信奉宗教的國家不要送酒、豬皮產品。送花時,西方國家比較忌諱雙數,喜歡單數,一般不送單一的花種,會讓顏色搭配得更加豐富,看起來更漂亮。各國對顏色都有忌諱,一般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征;黑色是肅穆的象征;黃色是和諧的象征,而紅色和藍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很多國家以黑色為葬禮的顏色。靈車用黑色。比利時人忌藍色。巴西人以棕黃色為兇喪之色,認為人死好比黃葉從樹上落下來。在饋贈行為當中,主角當然非禮品莫屬。挑選贈送外國友人的禮品時,一般在指導思想上必須恪守四項準則:
(1)突出禮品的紀念性。在涉外交往中,送禮依然要講究禮輕情義重。有時,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往往更受對方歡迎。因為在許多國家里,都不時興贈送過于貴重的禮品。反之,則很可能會讓受禮者產生受賄之感。
(2)體現禮品的民族性。有人曾說:最有民族特色的東西,往往是最好的。向外賓贈送禮品,其實也是一樣。中國人司空見慣的風箏、二胡、笛子、剪紙、筷子、圖章、書畫、茶葉等。一旦到了外國人手里,往往便會備受青睞,身價倍增。
(3)明確禮品的針對性。送禮的針對性,是指挑選禮品時應當因人,因事而異。因人而異,指的是選擇禮品時,務必要充分了解受禮人的性格、愛好、修養與品位,盡量使禮品得到受禮人的歡迎。因事而異,則指的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向受禮人所贈送的禮品應當有所不同。比方說,在國事訪問中,宜向國賓贈送鮮花、藝術品。出席家宴時,宜向女主人贈送鮮花、土特產和工藝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贈送糖果、玩具。探望病人時,則宜向對方贈送鮮花、水果、書刊、CD,等等。
(4)重視禮品的差異性。向外國人贈送禮品,是絕對不能有悖對方的風俗習慣。因此,務必要將此視為送禮之時的大事,此即涉外禮品的差異性問題。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就要通過對受禮人所在國風俗習慣的了解,在挑選時,主動回避對方有可能存在的下述六個方面的禁忌:一是與禮品有關的禁忌;二是與禮品色彩有關的禁忌;三是與禮品圖案有關的禁忌;四是與禮品形狀有關的禁忌;五是與禮品數目有關的禁忌;六是與禮品包裝有關的禁忌。這六個方面的禁忌,有時亦稱擇禮六忌。
2饋贈的方法。
向外籍人士贈送禮品,不僅要重視具體品種的選擇,而且一定要注意贈送禮品時的方法。根據禮儀慣例,注意涉外交往中饋贈的方法,具體是指在禮品的包裝,送禮的時機、送禮的途徑這3個方面,必須表現出中規中矩,不亂章法。
(1)重視禮品的包裝。以前,中國人送禮,只重貨色,不重包裝。不管多么高檔的禮品,大都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或者頂多用報紙一包,硬紙盒一裝了事。這種做法,是不符合國際慣例的。在國際交往中,禮品的包裝是禮品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它被視為禮品的外衣,送禮時不可或缺。否則,就會被視為隨意應付受禮人,甚至還會導致禮品自身因此而貶值。有鑒于此,送給外國友人的禮品,一定要事先進行精心的包裝,對包裝時所用一切材料,都要盡量擇優而用。與此同時,送給外國人禮品的外包裝,在其色彩、圖案,形狀乃至緞帶結法等方面,都要與尊重受禮人的風俗習慣聯系在一起考慮。
(2)把握送禮的時機。在涉外交往中,由于賓主雙方關系不同,具體所處的時間、地點以及送禮目的不同,送禮的具體時機自然也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千篇一律。依照國際慣例,把握送禮的最佳時機是非常重要的,并應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在會見或會談時,如果準備向主人贈送禮品,一般應當選擇在起身告辭之時。向交往對象道喜、道賀時,如擬向對方贈送禮品,通常應當在雙方見面之初相贈。出席宴會時向主人贈送禮品,可在起身辭行時進行,也可選擇餐后吃水果之時。觀看文藝演出時,可酌情為主要演員預備一些禮品,并且在演出結束后登臺祝賀時當面贈送。游覽觀光時,如果參觀單位向自己贈送了禮品,最好在當時向對方適當地回贈一些禮品。為專門的接待人員、工作人員準備的禮品,一般應當在抵達當地后盡早贈送給對方。
(3)區分送禮的途經。送禮的途徑,此處是指如何將禮品送交受禮人。在涉外交往中,送禮的途徑主要被區分為兩種:一種是當面親自贈送;另一種則是委托他人轉送。這兩種送禮的途徑往往適用于不同的情況。有時,他們各自往往還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在一般情況下,送給外國友人的禮品。大都可以由送禮人親自當面交給受禮人。有些時候,例如,向外國友人贈送賀禮、喜禮,或者向重要的外籍人士贈送禮品,亦可專程派遣禮賓人員前往轉交,或者通過外交渠道轉送。如果有必要,禮品可以被提前送達受禮人的手中。通常,送給外國人禮品時,尤其是委托他人轉送給外國人禮品時,應附上一張送禮人的名片,它既可以放在禮品盒之內,也可以放在一封寫有受禮人姓名的信封里,然后再設法將這個信封固定在禮品的外包裝之上。有可能的話,盡量不要采用郵寄的途徑向外國人贈送禮品。
3禮品的接受。
接受禮物時,西方國家的朋友喜歡當面打開,而且講幾句贊賞的話。在商務禮儀中接受外國友人贈送的禮品,大致上有如下3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1)欣然接受。當外國友人向自己贈送禮品時,一般應當大大方方、高高興興地接受下來。沒有必要跟對方推來推去,過分地進行客套。在接受受贈的禮品時,應當起身站立,面含笑容,以雙手接過禮品,然后與對方握手,并且鄭重其事地為此而向對方道謝。在接受禮品時,面無任何表情,用左手去接禮品,接受禮品后不向送禮人致以謝意,都是非常失禮的表現。
(2)啟封贊賞。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在許多西方國家中,受禮人在接受禮品時,通常大都習慣于當著送禮人的面而立即拆啟禮品的包裝,然后認真地對禮品進行欣賞,并且對禮品適當地贊賞幾句。這種中國人以前難以接受的做法,現在已經逐漸演化為受禮人在接受禮品時必須講究的一種禮節。在許多國家,接受禮品之后若不當場啟封,或是暫且將禮品放在一旁,都會被視為失禮之至。在涉外交往中接受禮品時,對此無必要予以注意。
(3)事后再謝。接受外方人員贈送的禮品后,尤其接受了對方所贈送的較為貴重的禮品后,最好在l周之內寫信或打電話給送禮人,向對方正式致謝。若禮品是由他人代為轉交的,則上述做法更是必不可缺的。以后有機會再與送禮人相見時,不妨在適當之時,再次當面向對方表示一下自己的謝意。或者是告訴對方,他送給自己的禮品,自己不僅十分喜歡,而且經常地使用。這種令對方感到他的禮品物有所值、備受重視的做法,會令對方極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