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用社交禮儀常識(精選3篇)
世界通用社交禮儀常識 篇1
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以往作為西方傳統飲品的葡萄酒,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我們該如何欣賞和享用它,如何不在餐桌上出洋相,成了社會認得必修課程,因為飲酒如今已經被公認為社交禮儀中關鍵的一個環節。
如何拿杯子
大家知道啤酒杯和紙杯是不能用來裝葡萄酒的,要不然這會跟用紙杯飲上好的咖啡一樣無趣了。葡萄酒是要應高腳杯來配。當然裝中國烈性白酒的小杯就太小了,還不夠喝一口的呢!拿杯子的時候,如果采用拿白蘭地的手勢,那就有冒充行家的嫌疑了。手的溫度不同于酒溫,手溫會影響到葡萄酒的風味,只有拿酒杯柄和杯托才不會影響酒的溫度。這才是正確的持杯手勢。
如何在餐廳享受服務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點酒經驗,建議請服務生為你點的菜配酒。點好酒,服務生會倒一點酒讓買單的客人來試。記得千萬不要象我在餐廳見到的一位先生一樣,他竟說:“怎么不給主客倒?給我倒也不倒滿了?沒禮貌!”一下子將服務生僵在那里了,做對了還挨訓,又不敢當客人得罪這位客人,只有背后笑他土。
中國人講究“酒滿心誠”。而葡萄酒倒滿了就無法搖晃酒杯使酒里的香氣揮發出來了。聞不到香氣如同盲眼看美人,花了錢卻沒有充分享受它,太可惜了。所以內行的做法就是酒占杯子的三分之一最好,,當然品嘗過后(如在吃飯的時候),倒入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杯的葡萄酒也是可以的。
避免野蠻干杯
只要拿起高腳杯就會使人變得高雅起來。碰杯是很有必要的,葡萄酒是五官都能享受到的妙品,眼睛可以欣賞它迷人的顏色,鼻子可以聞到它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它的美味,碰杯時悅耳的聲音則是給耳朵享用的。
自古就有的野蠻干杯,從皇帝賜酒臣子不得不喝演化成中國人飲酒的霸氣,從對下級、對朋友、對生意伙伴,到“是朋友就干杯,夠義氣就干杯,想做成生意就干杯“!當年的武松喝十二碗酒打死了老虎,而如今好干杯的酒民先打倒的是自己的胃。
葡萄酒的佐餐性和高雅情調對我們逐漸遠離干杯習慣也許會有促進作用。特別是些好酒,它們是有靈性和生命的,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干杯,沒有細細品味,實在是糟蹋了它的美貌和內秀。真正美好的酒不單是它的廣告、酒標、酒瓶所包裝的外在美,更主要的是酒本身以及它的故事、產地的風土人情和釀酒師的心血所蘊含的內在美。
世界通用社交禮儀常識 篇2
赴宴要準時,赴宴前應修整儀容以及裝束,力求整潔大方。在宴請排位時,客人要聽從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開始進餐,取菜時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夠,可以再取。如果主人為你夾菜,要說謝謝。吃東西時要文雅,閉嘴,細嚼,慢咽。不要發出聲音或嘔嘴。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講話。剔牙時,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當主人起身祝酒時,應暫停進餐,注意傾聽。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飲酒不要過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勸強灌。
比較正式宴請應提前送請柬,請柬的遞送方式很有講究。古代無論遠近都要登門遞送,表示真誠邀請的心意;現當代亦可郵寄。一定注意不能托人轉遞,轉遞是很不禮貌的。請柬如果是放入信封當面遞送,要注意信封不能封口,否則造成又邀客又拒客的誤會。
請柬一般由標題、稱謂、正文、結語、祝頌語、署名落款六部分組成。請柬(邀請信)的正文中有三個基本要素不可缺少:事由,時間,地點。邀請對方參加自己舉辦什么活動的原由,這部分必須書寫清楚,給被邀者決定是否參加提供依據。
舉辦活動的準確時間,不但要書寫年、月、日、時,甚至要注明上下午。如果活動地點比較偏僻,或者對于部分人來講不熟悉,就要在請柬上注明行走路線、乘車班次等。在正文后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敬請光臨"、"恭請光臨"、"請光臨指導"等結語。
在一些請柬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請屆時光臨"的字樣,"屆時"是到時候的意思,表示出邀請者的誠意,不應用"準時"兩字,那樣就成了命令式,體現了邀請者的高高在上,對被邀請者的不尊敬。在當代的請柬中一般用"此致、敬禮"的祝頌語作最后致意。在文面的右下角簽署邀請人的姓名。
如果是單位發出的請柬,要簽署主要負責人的職務和姓名,以主邀請人的身份告知對方。發文日期最好用漢字大寫,以示莊重正式。有些舞會、音樂會、大型招待會的請柬還寫有各種附啟語,如"每柬一人"、"憑柬入場"、"請著正裝"等,通常寫于請柬正文的左下方處。
能否赴約都應以書面形式告知。應邀信是被邀人接到主人的邀請信后,同意赴約而給主人的復函。古時也稱"謝帖"。應邀信的發出,體現了被邀人對活動的重視和對主人的尊重。應邀信一般由稱謂、正文、祝頌語、署名落款四部分組成,表明接受邀請的態度。
最后以"我將準時出席"做結語。最后的祝頌語可用"祝活動圓滿成功"等詞語。謝絕信是被邀請人收到邀請信后,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應邀赴約而寫給邀請人婉言謝絕的禮儀文書。從禮儀上講,不管何種原因不能應邀赴約,一定要以書面形式及時告知邀請人,以體現尊重他人。從信中文字講,更要字字講究,句句謹慎,避免產生誤解。
(二)敬茶禮儀
裝茶時,用茶匙向空壺內裝入茶葉,通常按照茶葉的品種決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淆影響茶葉的品質。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并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當賓主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添加熱水,體現對賓客的敬重。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飲"姿態。要記得續茶,往杯中續茶水時,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側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體現舉止的文雅。
(三)舞會禮儀
參加舞會時儀表、儀容要整潔大方,盡量不吃蔥、蒜、醋等帶強烈刺激氣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憊不堪地進入舞場。患有感冒者不宜進人舞場。尚不會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場現學現跳,待學會后再進舞池。一般情況下,男士應主動有禮貌地邀請女士;如果是上下級的關系,不論男女,下級都應主動邀請上級跳舞。
跳舞時舞姿要端莊,身體保持平、直、正、穩,切忌輕浮魯莽;男士動作要輕柔文雅,不宜將女士攏得過緊、過近;萬一觸碰了舞伴的腳部或沖撞了別人,要有禮貌地向對方額首致歉。一曲終了,方可停舞。男舞伴應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謝意,女舞伴則應點頭還禮。除此之外,還應講究文明禮貌,維護舞場秩序,不吸煙,不亂扔果皮,不高聲談笑,不隨意喧嘩,杜絕一切粗野行為。
(四)拜訪禮儀
1、拜訪前的相邀。不論因公還是因私而訪,都要事前與被訪者電話聯系。聯系的內容主要有四點:⑴自報家門(姓名、單位、職務)。⑵詢問被訪者是否在單位(家),是否有時間或何時有時間。⑶提出訪問的內容(有事相訪或禮節性拜訪)使對方有所準備。⑷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定下具體拜訪的時間、地點。注意要避開吃飯和休息、特別是午睡的時間。最后,對對方表示感謝。
2、拜訪中的舉止禮儀:
⑴要守時守約。
⑵講究敲門的藝術。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于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與主人相對。
⑶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后,要口稱謝謝,然后采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并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煙的習慣,要克制自己的煙癮,盡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后,自己再取用。
⑷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
⑸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后,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待主人留步后,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世界通用社交禮儀常識 篇3
一、人際交往禮儀
1.人際交往的原則
進行社交,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青少年應當遵循以下各項基本原則:
(1).熱情待人,以誠相見是人際交往中的基本準則之一。親戚、朋友、同學之間的承諾,我們都必須抱積極熱忱的態度對待,應該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有分寸地處理每一件具體事情。
(2).珍惜自己的名譽,力爭在別人心目中樹立熱情、誠懇、務實的優良形象。
(3).不能自以為是,要時刻注意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尤其是對長輩、老師、領導的意見更要重視。當別人提出意見或建議時,要和顏悅色地傾聽,在社交場合,我們要注意多用使人感到親切和富有人情味的語言,如“謝謝”、“請”、“對不起”、“勞駕”、“愿意效勞”等等。說話時,應該面帶微笑,語調親切友好。
(4).對集體的事要多關心,對別人的困難要多給幫助,對朋友托付的事情要盡可能辦好;凡是我們答應別人的事,都要講究信用。
2.稱呼的技巧
初次見面更要注意稱呼,要稱呼姓+職務,要一字一字地說得特別清楚,在交談過程中,稱呼對方時,要加重語氣,稱呼完了停頓一會兒,然后再談要說的事,這樣能引起對方的注意,對方會認真地聽下去。
3.握手的禮儀
(1).握手的次序
根據禮儀規范,握手時雙方伸手的先后次序,一般應當遵守“尊者先伸手”的原則,應由尊者首先伸出手來,位卑者只能在此后予以響應,而絕不可貿然搶先伸手,不然就是違反禮儀的舉動。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決于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閑場合,它則主要取決于年齡、性別、婚否。
(2).握手的方式
握手的標準方式,是行禮時行至距握手對象約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并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應用力適度,上下稍許晃動三四次,隨后松開手來,恢復原狀。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3.交談中的語言藝術
語言作為人類的主要交際工具,是溝通不同個體心理的橋梁。交談的語言藝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準確流暢
在表達思想感情時,應做到口音標準、吐字清晰,說出的語句應符合規范,避免使用似是而非的
語言。應去掉過多的口頭語,以免語句割斷;語句停頓要準確,思路要清晰,談話要緩急有度,從而使交流活動暢通無阻。
(2)委婉表達
交談是一種復雜的心理交往,人的微妙心理、自尊心往往起重要的控制作用,觸及它,就有可能產生不愉快。因此,對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人們回避忌諱的事情、可能引起對方不愉快的事情,不能直接陳述,只能用委婉、含蓄、動聽的話去說。
(3)掌握分寸
談話要有放有抑有收,察言觀色,注意對方情緒,對方不愛聽的話少講,一時接受不了的話不急于講。
(4)幽默風趣
交談者隨機應變,憑借機智拋開或消除障礙;幽默還可以化解尷尬局面或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二、公共場所禮儀
1. 在公園
(1) 保持公共衛生,不隨手亂扔果皮、紙屑、飲料瓶罐。
(2) 自覺遵守規章制度,愛護公園的花草樹木和娛樂設施,不能攀樹折枝、掐花摘果、踐踏草坪,也不要在古跡上刻刻畫畫。
2. 在博物館和美術館
(1) 愛護展品
博物館陳列的展品,大多數具有很高的價值,參觀時,不隨便觸摸展品,特別注意不要碰壞展品和其他設施,不可任意使用閃光燈拍照,對于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特殊規定,參觀者一定要遵守。
(2) 文明參觀
①進入博物館和美術館要將大衣、帽子以及旅游攜帶的雜物存放在衣帽間。不要戴帽子或者攜帶食品雜物進入展覽廳,一邊參觀一邊吃東西是不文明的舉止。如果要喝水、吃東西可以到休息室去。
②展覽廳內要保持安靜的環境和良好的學術氛圍,對講解員的解說要專心傾聽,遇到不懂的可以請教,但不要問個沒完沒了,惹人生厭。
③參觀時也不要對展品妄加評論。如果你很欣賞某件展品,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可以多欣賞一會兒;如果別人停住欣賞某件展品,而你不得不從他面前穿過時,一定要說“對不起”。
3. 影劇場院
(1) 到影劇院去看戲或看電影,應提前到場對號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請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相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著人家的臉,這是很失禮的。
(2) 應注意衣著整潔,即使天氣炎熱,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觀的。
(3) 在影劇院要保持安靜,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嘩,也不可把影院當成小吃店大吃大喝。
(4) 演出結束后,應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
4. 體育運動場所
(1) 衣著。體育場所中的衣著一般是非正式的,以穿著適時、舒適為主,尤其是秋冬季的室外賽場,優先考慮的應是保暖。
(2) 入座。應準時到場,以免入座時打擾別人。觀看比賽時,不能因情緒激動而用腳踩著座位看。
(3) 遵守秩序。觀看體育比賽時要注意講文明。可以在比賽中為你所喜愛、支持的運動員和運動隊歡呼吶喊,但不要辱罵對抗的一隊,以免和另一隊的支持觀眾發生爭執,更不要因不滿賽況而向比賽場中投擲雜物,攻擊裁判等。
(4) 退場。如果賽后有要事,可在終場前幾分鐘悄悄離去。若等到賽完才離去,就要按順序退場,不要互相擁擠,以免人多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