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敬茶禮儀知識(通用6篇)
接待敬茶禮儀知識 篇1
如果赴宴賓客較多,在給客人敬茶的時候就避免不了敬茶的先后順序問題,上茶的順序與上菜的順序、敬酒的順序是一樣的,是商務(wù)宴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要隨意行事。
通常情況下,敬茶的先后順序應(yīng)為:在敬茶禮儀中,先賓后主是中國流傳已久的傳統(tǒng)方式,而先女后男的西方禮儀則已經(jīng)成為一種約定俗成。
在敬茶的順序上一般由近而遠,依著順序來,不能跳躍,否則會有不尊敬客人之嫌。敬茶的最佳時刻應(yīng)該是在客人落座之后,還沒開始談話之前。切記不能在客人正前方或正后方上茶,可以在客人右側(cè),杯耳朝向客人,方便客人端、接。敬茶的時候要雙手端著茶杯,禮貌地說:“請用茶”,不能一只手送茶或用手握杯口端茶。
當吃飯開始后,要在客人的肩與肩的`狹窄空間遞茶,同時要小聲說:“對不起,請用茶”、“打擾了”等禮貌用語來提示。如果不聲不響地遞茶,極有可能被突然轉(zhuǎn)身的人碰翻。如果是用暖瓶斟茶倒水更要遠離桌面,并在距離杯口十公分左右的位置。
在客人較多的時候,敬茶的順序可以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當只有領(lǐng)導(dǎo)和客人的時候,則應(yīng)該先給客人敬茶再給領(lǐng)導(dǎo)敬茶,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敬茶完后要禮貌地告退,正確的方式是先后退一兩步再轉(zhuǎn)身離去。轉(zhuǎn)身的時候要向人多的一側(cè)或離出口近的一側(cè)轉(zhuǎn),不要給人家一個背影。
接待敬茶禮儀知識 篇2
(一)站姿
雙腳并攏身體挺直,頭上頂,下頜微收,雙眼平視,雙肩放松。女性右手在上,雙手虎口交握,置于胸前;男性雙腳微呈八字分開,左手在上,雙手虎口交握置于小腹部。
(二)走姿
以站姿為基礎(chǔ),切忌上身扭動搖擺,行走應(yīng)盡量成一條直線,到達來賓面前若為側(cè)身狀態(tài),需轉(zhuǎn)成正向面對;離開客人時應(yīng)先退后兩步再側(cè)身轉(zhuǎn)彎,切忌當著對方掉頭就走,這樣顯得非常不禮貌。女性可以雙手同"站姿"交握胸前,男性雙臂下垂于身體兩側(cè),隨走動步伐自然擺動。
(三)坐姿
端坐椅子中央,雙腿并攏,上身挺直,雙肩放松,頭正,下頜微斂,舌頭抵上顎,眼乎視或略垂視,面部表情自然。女性右手在上,雙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男性雙手分開如肩寬,半握拳輕搭于前方桌沿。全身放松,調(diào)勻呼吸、集中思想。如果作為來賓被讓于沙發(fā)就座,則女性可正坐,或雙腿并攏偏向一側(cè)斜坐,雙腳可以交叉,雙手如前交握輕搭腿根;男性可雙手搭于扶手上,兩腿可架成二郎腿,但雙腳必須下垂且不可抖動。
(四)跪姿
日本、韓國的茶人習(xí)慣跪坐,故國際間茶文化交流或席地而坐舉行的茶會多用到這一姿勢。跪姿分為跪坐、盤腿坐、單腿跪蹲。跪坐即日本的"正坐",兩腿并攏雙膝跪在坐墊上,雙足背相搭著地,臀部坐在雙足上,挺腰放松雙肩,頭正下頜略斂,舌尖抵上顎,雙手交叉搭放于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男性左手在上)。盤腿坐只限于男性,雙腿向內(nèi)屈伸相盤,雙手分搭于兩膝,其他姿勢同跪坐。單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與著地的左腳呈直角相屈,右膝與右足尖同時點地;也可左腳前跨膝微屈,右膝頂在左腿小腿肚處。其他姿勢同跪坐。
(五)鞠躬禮
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種。根據(jù)行禮的對象分成“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與"草禮'(用于說話前后)。站立式鞠躬與坐式鞠躬比較常用,其動作要領(lǐng)是:兩手平貼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彎腰,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彎腰到位后略作停頓,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禮的速度宜與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現(xiàn)不諧調(diào)感。"真禮"要求行九十度禮,"行禮"與"草禮"彎腰程度較低。在參加茶會時會用到跪式鞠躬禮。“真禮”以跪坐姿勢為預(yù)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蓋間只留一拳空當(切忌低頭不彎腰或彎腰不低頭)。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行禮”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草禮”僅手指第二指節(jié)以上著地即可。
(六)伸掌禮
這是品茗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jié),表示"請"與"謝謝",主客雙方都可采用。兩人面對面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并坐時,右側(cè)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cè)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為: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邊,四指自然并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nèi)凹,手心中要有含著一個小氣團的感覺,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輕浮。行伸掌禮同時應(yīng)欠身點頭微笑,講究一氣呵成。
(七)叩指禮
此禮是從古時中國的叩頭禮演化而來的,叩指即代表叩頭。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guān)節(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為將手彎曲,用幾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忱。
(八)寓意禮
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禮儀動作,最常見的有:
鳳凰三點頭。用手提壺把,高沖低斟反復(fù)三次,寓意向來賓鞠躬三次,以示歡迎。高沖低斟是指右手提壺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開水壺提升,此時水流如"釀泉泄出于兩峰之間",接著仍壓腕將開水壺靠近茶杯口繼續(xù)注水。如此反復(fù)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斷流收水。
雙手回旋。在進行回轉(zhuǎn)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回旋。若用右手則必須按逆時針方向,若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類似于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話說:“茶滿欺客”,茶滿不便于握杯啜飲。
喝茶的基本禮儀
(1)茶具要清潔
客人進屋后,先讓座,后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wèi)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干凈不干凈,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xiàn)。人家一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么還愿意喝你的茶呢?現(xiàn)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2)茶水要適量
放置的'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xí)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倒茶時,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3)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xí)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xiàn)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guī)矩,用一只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jié)M茶之后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fā)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wèi)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舔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嗎?
(4)添茶要及時
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給他們添茶。你可以示意服務(wù)生來添茶。讓服務(wù)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這樣也體現(xiàn)出自己對上司和客戶的尊重。
接待敬茶禮儀知識 篇3
一、鑒賞香茗:用茶則從茶藏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于賞茶盤中,鑒賞。
二、孟臣淋霖:沸水澆壺身,目的在于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是先細再粗后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fēng)拂面:用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
六、重洗仙顏:迅速例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zhuǎn)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zhuǎn),又似飛花觀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里注滿沸水。
九、游山玩水:執(zhí)壺沿茶船運轉(zhuǎn)一圈,滴凈壺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
十、關(guān)公巡城:循環(huán)斟茶,茶壺似巡城的關(guān)羽,目的是使杯中的茶濃度一致,且低斟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茶水斟于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yīng)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此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茗審韻:先聞香、后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動心”,茶湯香醇甘爽,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復(fù)九、十、十一步。
十五、若琛復(fù)浴: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斟妙香:重復(fù)九、十、十一步。
十七、再識醇韻:重復(fù)十三步。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
接待敬茶禮儀知識 篇4
以茶待客時,一般應(yīng)當事先將茶徹好,裝入茶杯,然后放在茶盤之內(nèi)端入客廳。如果來賓較多時,務(wù)必要多備上幾杯茶。以防屆時“僧多粥少”,供不應(yīng)求。
在上茶時,應(yīng)當借此機會,向客人表達自己的謙恭與敬意。標準的上茶步驟是:雙手端著茶盤進入客廳,首先將茶盤放在臨近客人的茶幾上或備用桌上,然后右手拿著茶杯的杯托,左手附在杯托附近,從客人的左后側(cè)雙手將茶杯遞上去。茶杯放置到位之后,杯耳應(yīng)朝向外側(cè)。若使用無杯托的茶杯上茶時,亦應(yīng)雙手捧上茶杯。
從客人左后側(cè)為之上茶,意在不妨礙其工作或交談的思緒。萬一條件不允許時,至少也要從其右側(cè)上茶,而盡量不要從其正前方上茶。
有時,為了提醒客人注意,可在為之上茶的同時,輕聲告之“請您用茶”。若對方向自己道謝,不要忘記答以“不客氣”。如果自己的'上茶打擾了客人,應(yīng)對其道一聲“對不起”。
為客人敬茶時,一定要注意盡量不用一只手上茶,尤其是不要只用左手上茶。同時,雙手奉茶時,切勿將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將其浸入茶水,污染茶水。
在放置茶杯時,千萬不要粗枝大葉,以之直撞客人,也不要把茶杯放在客人的文件上,或是其行動時容易撞翻的地方。將茶杯放在客人右手附近,是最適當?shù)淖龇ā?/p>
接待敬茶禮儀知識 篇5
一、首先是前期準備
1、跪墊/跪枕
一雙紅跪墊——給新郎新娘用。你可以用媽媽或奶奶流傳下來的,或是買全新的。強大的某寶也有很多選擇。
2、雙囍茶具
準備中式茶具,這套茶具除了敬茶使用外,也是一對新人新婚的象征信物。如果不選擇雙喜茶具,也可以選擇其他吉祥富貴的花色,但避免壽字、獨龍、青松翠柏等圖案,最好是素雅或喜慶的單色。如果你的家族比較龐大,可以多預(yù)備一些茶杯,數(shù)量就根據(jù)雙方長輩到場人數(shù)來確定。
3、茶
可以預(yù)備一般普通的茶如鐵觀音或普洱,切忌不能用減肥茶,因為減肥就是減福。然后每杯茶里放一雙不去皮的蓮子(代表年生貴子)和一雙紅棗(代表鴻運當頭),成雙成對。結(jié)婚都是講究好寓意的。
4、紅棗蓮子
紅棗代表鴻運當頭;要開枝散葉,早生貴子的話,千萬不要把其中棗核挑去,因為核即種子,代表子孫。蓮子不要切開,必須是完整的,因為切開兩半就有分開的意思,這都是不吉利的;更不要把它退皮(去衣),因為蓮子退皮(去衣)后是白色的,跟結(jié)婚(紅事)剛好相對,因此用帶皮的蓮子沖茶是最好的。
二、敬茶姿勢
一般由新郎先呈起第一杯清茶,向岳父敬茶,改口;再敬岳母;然后新娘敬茶。
新人敬茶要雙手持杯,上半身成鞠躬狀,雙手向前將茶杯伸到父母胸前40公分的距離,以便父母身體不用動就可以雙手接到茶杯。
當父母喝茶后,新人雙手接過茶杯,交給禮儀人員。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會有回禮送給新人,新人應(yīng)雙手接過,表示感謝。
三、敬茶儀式程序
以前新人成親,接過新娘一同踏進男家大門后,便開始拜堂成親——拜天地拜高堂然后互相敬拜。現(xiàn)如今都省略了拜堂儀式,接了新娘后便會直接向父母敬茶。
一對新人敬茶前,先跪下,男左女右。父親坐新郎面前,母親坐新娘面前,也就是男女互相面對著。
新郎先敬茶,給家翁然后家姑;然后新娘敬茶,也是先父親后母親。長輩喝過茶后,會給新人送上祝褔,并送上利是或金器首飾,作為對新人的祝賀。切記敬茶和收賀禮時也要用上雙手。現(xiàn)在一般婚禮到這里敬茶就結(jié)束了,但是婚慶中的中式婚禮除了敬父母之外,還要根據(jù)長輩輩分敬茶給祖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哥哥姐姐、堂兄堂姐表哥表姐。不過有些家庭會先敬茶給祖父母,再到父母。這個主要還是根據(jù)當?shù)氐娘L(fēng)俗而定。
四、敬茶注意事項
民間茶待客要注意“茶滿欺人”、“七茶八酒”之說,也就是斟茶時不能過滿,以七分滿為佳。不要單手上茶,切忌勿將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將其浸入茶水,這些動作都是不禮貌的。
待父母喝完這杯茶你就是自己人了~
新娘為何在婚禮上向公婆敬茶
茶可能從宋朝開始就被人們視為“從一而終”的婚姻信物。據(jù)明代郎瑛所著的《七修類稿》記載,“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fù)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大致意思是,茶籽種下后就不能移植了,移植的茶樹就不能生存,用茶葉作為聘禮,是希望女子能專一的寓意。在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里,第二十五回中王熙鳳開林黛玉玩笑說:“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兒?”可見,“吃了我家的茶”幾乎等于現(xiàn)在的“我愿意嫁給你”。
那么,為什么宋朝人們會把茶作為“從一而終”的婚姻信物呢?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在古代,由于茶葉種植技術(shù)的限制,茶樹通過移植很難存活,它只能通過茶籽的播種才能存活。唐朝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里提到:“(茶)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
其二,宋朝時期,我國理學(xué)備受追捧,那些理學(xué)觀點在極力挽回社會上不斷下滑的道德水準,對人的道德禮儀提出種種規(guī)范。正是由于飲茶文化的流行才使得茶文化有可能被社會文化吸收為婚姻文化的'一部分,從而演繹出對婚姻要求從一而終、相敬如賓的茶禮習(xí)俗。當然,這個要求基于我國上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響,更多的是側(cè)重對女子的婚姻規(guī)范。
如今在婚姻過程中出現(xiàn)的茶禮文化,更多的是希望雙方能和諧共處、相敬如賓。現(xiàn)在的婚禮中,飲茶習(xí)俗被大大簡化了,一般是男方在迎娶女方當天,女方要依據(jù)輩分一一向男方的直系親屬敬茶,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并借由敬茶的機會,改口尊稱男方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希望以后的家庭生活能以禮相待、和睦共處。
接待敬茶禮儀知識 篇6
“以茶待客”需要的不僅是主人的誠意,也需要彼此間的互相尊重此。
喝茶是個好習(xí)慣,偶爾邀上幾個好朋友,也是一種享受。
關(guān)于喝茶的禮儀,茶小白一定要牢記!
茶桌禮儀的基本常識
1、衣著
喝茶時候的衣著,最好不要太浮夸、太潮流,衣著低調(diào)一些,才更符合喝茶時候的`情境,否則會給人嘩眾取寵的感覺,很不和諧。女人著旗袍、棉麻素服,會是茶桌上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
2、交談
茶桌上可以談話,但需注意聲音不可過大,可以談?wù)摬瑁部梢哉務(wù)搫e的,但是話題要跟其他喝茶的人合得上。妝容女士喝茶時最好施淡妝,不可噴香水,以免影響到其他茶客喝茶的感受。口紅如果沾染到杯子上,也會不夠雅觀,有失禮節(jié)。
3、離場
喝茶的時候手機關(guān)閉聲音,開啟震動即可。離場若無特殊情況,喝茶中途勿輕易離場。如需離場,輕聲跟茶主人示意,小心離開便可。
請客喝茶的這些禮儀
1、詢問
出于對客人的尊重,請客喝茶需要多準備幾種不同的茶葉,事前詢問客人喜歡喝什么茶,有什么茶忌口或不太喜歡喝的。
2、泡茶
泡茶時候需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比如茶嘴不要對著人;茶具尖銳的部分也不能與人相對;出湯時候最好使用茶濾,以免讓客人喝到茶渣;泡茶的過程動作不能太大,不要發(fā)出過大的碰撞聲;另外,女生泡茶的時候,要把長發(fā)挽起,以免頭發(fā)掉落茶湯中。
3、奉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俗話說酒滿茶半,茶以八分滿為宜。有兩位茶客以上,端出的湯色要均勻。
奉茶的順序為: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長后幼。等其他人都已接受茶杯后,自己方可取杯。
4、續(xù)茶
主人和客人在邊飲邊談的過程中,主人應(yīng)該注意續(xù)茶這個環(huán)節(jié),空杯時要及時續(xù)茶,如果杯中還留有半杯,則表示“還不需要給我倒茶”的意思。
5、換茶
茶湯泡了幾泡以后,明顯淡了下來,這個時候需要及時更換茶葉,并詢問客人想再喝什么茶,否則客人會認為你在下逐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