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學論文的格式
主體部分
格式主體部分由緒論開始,以結論結束。
全部論文章、節、目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劃一,層次清楚。
序號7.2.1 論文的章可寫成:第一章。節及節以下均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如1.1,1.1.1等;7.2.2論文中的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分章依序連續編排序號。其標注形式應便于互相區別,一般用下例:圖1.2;表2.3;附注1);文獻[4];式(6.3)等。
論文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碼。頁碼由首頁開始,作為第l頁,并為右頁另頁。封頁、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編入頁碼,應為題名頁、前言、目次頁等前置部分單獨編排頁碼。頁碼必須標注在每頁的相同位置,便于識別。
附錄依序用大寫正體a、b、c編序號,如:附錄a。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另行編序號,與正文分開,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碼,但在數碼前題以附條序碼,如圖a.1;表b.2;式(b.3):文獻[a.5]等。
緒論緒論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意義等。一般在教科書中有的知識,在緒論中不必贅述。
為了反映出作者確己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開闊的科學視野,對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論證,緒論應單獨成章,列為第一章,并用足夠的文字敘述。
正文論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正文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便可讀。
正文的每一章(除緒論外)應有小結,在小結中應明確闡明作者在本章中所做的工作,特別是創新性成果。
圖圖包括曲線圖、構造圖、示意圖、圖解、框圖、流程圖、記錄圖、布置圖、地圖、照片、圖版等。
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以理解圖意。
圖應編排序號。
每一圖應有簡短確切的圖題,連同圖號置于圖下。必要時,應將圖上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實驗條件等,用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圖題下方,作為圖例說明。
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注量、標準規定符號、單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標明(如無量綱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標上標注的量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照片圖要求主題和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鮮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縮小的復制品,必須清晰,反差適中。照片上應該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標度。
表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排。表應有自明性。
表應編排序號。
每一表應有簡短確切的表題,連同標號置于表上。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需要說明事項,以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表題下,作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表內附注的序號宜用小號阿拉伯數字并加圓括號置于被標注對象的右上角,如: x x x 1),不宜用*,以免與數學上共軛和物質轉移的符號相混。
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準規定符號、單位。只有在無必要標注的情況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縮略詞和符號,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表內同一欄的數字必須上下對齊。表內不宜用同上、同左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數字或文字。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一或…(因一可能與代表陰性反應相混)代表未發現,0代表實測結果確為零。
如數據已繪成曲線圖,可不再列表。
數學、物理和化學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應編排序號,序號標注于該式所在行(當有續行時,應標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邊。
較長的式,另行居中橫排。如式必須轉行時,只能在 +,-,x,÷,<,>處轉行。上下式盡可能在等號=處對齊。
小數點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數和多于三位數的小數,一律用半個阿拉伯數字符的小間隔分開,不用千位撇。對于純小數應將0列于小數點之前。
示例: 應該寫成94 652.023 567; 0.3 325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1頁 1 2不應寫成94,652.023,567; .314,325應注意區別各種字符,如:拉丁文、希臘文、俄文、德文花體、草體;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字符的正斜體、黑白體、大小寫、上下腳標(特別是多層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計量單位報告、論文必須采用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行。使用各種量、單位和符號,必須遵循附錄b所列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一律采用國際通用符號。
符號和縮略詞符號和縮略詞應遵照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如無標準可循,可采納本學科或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的規定;也可以采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編印的各學科詞匯的用詞。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號、記號、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等時,均應在第一次出現時一一加以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
結論報告、論文的結論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練。在結論中要清楚地出闡明本論文的創新之處,如果不可能導出應有的結論,也可以沒有結論而進行必要的討論。
可以在結論或討論中提出建議、研究設想、儀器設備改進意見、尚待解決的問題等。
致謝可以在正文后對下列方面致謝:
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作單位、資助或支持的企業、組織或個人;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主體部分必須由另頁右頁開始。每一章必須另頁開始。
全部論文章、節、目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劃-,層次清楚。
其他應感謝的組織或個人。
參考文獻表
專著著錄格式主要責任者,其他責任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修訂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連續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獻著錄格式析出文獻責任者,析出文獻其他責任者,析出題名,原文獻題名,版本: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例:2.李四光,地殼構造與地殼運動,中國科學,1973(4):400-4297.7.3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論文正文所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