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應用文的文采美
所謂文采,是指經過作者修飾、潤色、加工過的富于美感的書面語言。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所以,諸葛亮的《前出師表》、李斯的《諫逐客書》等應用文,至今仍充滿生命力。那么,現代應用文在日益強調其規范的同時,還需不需要文采,需要哪些方面的文采?我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現代應用文強調規范化,不是削弱它的文采,而是恰恰相反,要強化它的文采。只有具備文采的現代應用文,才能既實用,又流傳永久。
現代應用文文采美的內涵豐富,主要是:
一、簡潔美。簡潔,就是用最簡短的文字,表達豐富、確切的內容,言簡意賅。趙翼說:“言簡意深,一語勝人千百。”(《甌北詩話》)歷代 寫作學家都很重視語言的簡潔、洗煉、精美。劉知幾說:“文約而事豐,此述作之優美者也。”(《史通敘事》)李漁說:“意則期多,字唯求少。”(《閑情偶寄》)魯迅曾主張:“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答北斗雜志社問》)老舍先生也一再強調:“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就是文字清淺簡煉的著作。”(《論怎樣學習語言》)
簡潔并不等于單調淺陋,也不是隨意的省略,它是智慧的結晶,是提煉洗選的結果,是“豪華落盡見真諦”(穆青語)的境界。應用文寫作以高效、迅速地傳遞信息、處理公務為己任,以反映公務活動為特定的內容,以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目的,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實用性,故語言的高度簡潔、準確和精美,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財政學的觀點來說,財政的錢只能一個頂一個用……決不能把撥給張三的錢交給李四支配,反之亦同。信貸資金則不同,張三把一筆錢存入銀行,……,銀行把這筆資金貸給李四,李四就取得了對這筆資金的支配權;李四歸還貸款后,銀行又可以把這筆資金的支配權交給第三者,如此等等。”(《中國金融:信用是擴大積累的有力杠桿》)
在此,作者用簡潔、通俗的語言準確地解釋了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的區別。要想使現代應用文的語言深得簡潔美之妙,一要用詞準確,二要注意選取有生命力的語詞,三要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四要重視文章的反復修改。“能改則瑕可為瑜,瓦礫可為朱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篇無累句,句無累字”,言簡而意賅,文約美謚。
二、樸實美。就是現代應用文語言的自然美、本色美,即選用那些質樸無華的語言,不加雕琢的表現出事物固有天成的原貌,以達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沈德潛《說詩碎語》)的美學效果。樸實之美歷來倍受人們的推崇:莊子認為文章“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薛賈也強調,文章的語言“寧拙毋巧,寧精毋弱,寧僻毋俗”。(《一瓢詩話》)魯迅先生一貫主張作文必須“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
現代應用文的實用性,決定了它的語言必須具有真理般的自然質樸,渾然天成。如國家旅游局《關于進一步發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見》中的這段文字:“由于供給不足以及對出現的新情況估計不夠,應對措施跟不上等原因,假日旅游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民航、鐵路、公路運力相對不足,旅游出行受到制約;重點景區旅游者爆滿,景區、景點容量和配套設施嚴重不足;許多地方中低檔旅游住宿設施短缺,致使一些旅游者露宿街頭;一些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服務質量不高、哄抬價格、欺客宰客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