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字綜合寫作水平
三、應(yīng)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知識力 知識力的增強與提高,要靠自己廣見、博學(xué)、多積累。漢代恒寬說過要“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蘇軾說過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清代唐甄說過“積多則神”。說的都是這個意思。文字綜合工作中的知識力,首先要求具有“通才”素質(zhì)。“偏工易就,盡善難求”。鑒于文字綜合的工作性質(zhì)所決定,雖然“難”,也要“求”。從事文字綜合工作,對知識的需求是無限量的。所以,要增加知識的投入和積累。投入多,基本功扎實,才有希望獲得產(chǎn)出,收功見效,當然,在實際生活中,投入多未必產(chǎn)出多,這里有個方法是否科學(xué)的問題。要使投入的知識在需要的時候能轉(zhuǎn)化成為文字綜合的能力,就要特別注意圍繞應(yīng)用去投入。
端正思想方法,歸根到底是要真正掌握唯物辯證法。這是幫助我們提高認識力的基本武器,只有真正把唯物辯證法變成自己手中的武器,才能在起草文稿中避免直觀、消極、被動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防止用孤立、片面、靜止的觀點去分析物事物。所謂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話都這樣說,但文章寫出來,或者講話發(fā)表了,深度、效果會各式各樣。有的觀點鮮明、分析透徹,大有入木三分之感;有的空泛、乏力,失之于淺薄。原因何在?不在于文筆、口才,而在于運用正確思想方法的能力上的差異,歸根結(jié)底還是認識能力的差異。因此,只有通過研究、提高自己的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
各種知識的運用能力的提高,要靠把一般知識、思想方法、技能技巧融合貫通,變成自己的本領(lǐng)。只掌握一般知識,而不個備從事文字綜合的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做別的工作可能,做文字綜合工作,就未必能勝任。因此,必須設(shè)法尋求一般知識、思想方法與技能技巧的有機統(tǒng)一,這樣才能得心應(yīng)手、出神入化。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積學(xué)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說的是知識量的擴展,主要靠積學(xué);文稿深度的增強,主要靠酌理與研閱;實際運用能力上的提高,主要靠馴致。這些千古流傳的警言,對于做好文字綜合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方面只有做有心人,在理論與實際的結(jié)合上多動腦、多磨煉,不斷總結(jié)自己的實踐,把感想、體會升華為理性認識,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前進,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