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論文的格式
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都采取了順序編碼制,即參考文獻的著錄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附于正文引文句末右上角方括弧內。引文寫出原著者,序號標在著者的右上角,如等;如未寫著者姓名,則序號應方在引文之后;如果參考文獻序號作為句子的組成部分,則不作角碼,如……參照文獻;引用多篇文獻時,將每篇文獻的序號列出,中間以逗號相隔,如;若序號連續,則只標注起止序號,中間加“~”。文后參考文獻列表中各條文獻的序號不加括弧,也不加“.”,只空1個字符。
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溫哥華式)大致上是一致的,本文主要介紹一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溫哥華式的寫作要求。
期刊的著錄格式一般為:作者.文題.刊名,出版年份,卷次(期次):起止頁.。作者在6人或6人以內者全部列出姓名,相互之間加一逗號;6人以上者僅列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國內一般只列前3位作者。)
例:陳治.多發行肌炎與皮肌炎.臨床神經病學雜志,1992,5:117-119.
書籍與專著的著錄格式為:作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例:吳恩惠主編.頭部ct診斷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4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