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麗鄉村創建階段性工作總結
2、做強產業,制定發展規劃。
x鎮將“美麗鄉村”下定義不單單是一個村,而是一個片區。將公路以東,沈磚公路以南作為朱家角鎮農業大有可為之處,傳統農作物的高科技種植、農機配備的引入、家庭農場的培育以及美麗鄉村的建設都將在這里體現,最終達到農民富的目的。張馬村作為一個試點先行建設。
做強產業,做好項目,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目標來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推動創建工作。張馬村形成了“三園一島”,即上海太陽島國際俱樂部、尋夢園香草農場、泖塔農情園、浦江藍莓園等企業入駐,以上海太陽島為依托、沈太路為軸線的觀光、旅游新型農業產業鏈。現今,張馬村培育了22個家庭農場,在農民 家庭農產 合作社的基礎模式上加上有一定資金、懂營銷的財團,帶領整個家庭農場走向更高層次。
最近在區政府的關心下,已經恰談成功的上海市郊區第一家開放式農村生態公園正在具體規劃中,此項目集藍莓莊園、水上森林、濕地公園、鳥類棲息地等項目為一體。這個項目的的落地將是推動張馬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將生態保護、生態旅游和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是實現農民富的重要載體。
三、建設內容
(一)明確建設項目,突出創建工作重點
以美麗鄉村創建為平臺,集中力量辦群眾個人辦不了且群眾需要辦的大事、實事。搶抓機遇、搶抓時間,在美麗鄉村創建中爭取機會。根據張馬村的實際,精心擬定了12個建設試點項目:①泖塔圩區生態堤防建設項目(泖塔圩區地勢比較低,在XX年雙臺風中,張馬村受災比較嚴重的,所以“美麗鄉村”建設中,張馬村就提出要“以不受淹”為前提。這個項目是今年5月份完工的);②農田林網工程(沿著沈太路從張馬村村部到農情園西側總共40畝,完成填土、喬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的種植);③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具體是要鋪路,種植道路綠化,增添農田灌溉泵站等配套附屬設施);④生態河道治理工程(總共全村14條河,加固堤岸,保護良田和農民房屋,同時有6種規格的河岸綠化方案,治理完備后美化景觀,也提升了環境整潔度);⑤環境衛生設施工程(要新建一個有機垃圾處理站,由專人收集居民家中生產的各類垃圾,進行分揀,然后經過垃圾處理站設備的處理后變為肥料,可用于農田施肥等。這是一條無害農業產業鏈、變廢為寶、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⑥道路橋梁建設工程(要新建、改建道路;以及修橋、造橋,危橋改造);⑦村莊環境綜合改造(要對房屋立面進行改造,將隔弄硬化);⑧庭院經濟(張馬村的宅基地房屋布局有宅前屋后面積大的特點,利用這點,屋邊每家每戶用綠籬圈起來,里面種植果樹和各類果蔬,形成一村一品);⑨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具體是要進行拆違;清理廢船、茭白池;創建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每月對村戶進行房屋周圍環境衛生的考核,合格的就每戶發100元,以此激勵村民參與到環境維護中來,也希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百姓的意識);⑩泖塔圩區生態林(主要是種植堤頂綠化,這里也穿插了另外一個由區牽頭的野生保護和生態莊園的項目,要在生態林這片地方建設);⑪薰衣草生產基地(寬3米道路8175平米;寬2米道路平米;泵站3座;明溝420米;倉庫平米;生產用房平米;曬場平米泵房等其他生產設備);⑫中國櫻桃生產基地(水泥道路平米;水泥明溝x米;泵房的排水及灌溉系統25平米;灌溉系統及生態凈水系統1套;鋼管塑料大棚30800平米;值班房及庫房840平米;五十鈴冷藏車1輛;新品種引進4項)。同時增加對藍莓園、尋夢園、農情園的配套工程建設。
(二)齊心協力抓進度,確保項目順利進展
經過各部門幾個月的通力合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大多數項目已完成,有些正在推進中:
①泖塔圩區生態堤防:土方工程目前已完成。
②七彩長廊工程:沈太路兩側(張馬村村部——尋夢園入口)地塊由原來的荒草堆變成如今的樹林,目前已完成填土、喬木種植工作,灌木及地被植物的種植基本完成,選用多種開花灌木搭配色彩鮮艷的草花及地被進行點綴,使七彩長廊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欣賞效果。
③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總共2個項目,墳浜圩區小農水利已經開工,其余圩區耕地農田設施建設XX年1月份開工。
④生態河道治理工程:14條河全部啟動。
⑤環境衛生設施工程:目前有機垃圾回收站選址工作已完成,正在設計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