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小學2006年工作總結及2006年工作要點
為本,辦學體制改革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我們為實現學校長足的發展,積極運用市場經濟的規律,經營學前教育市場,加大附設幼兒園建設力度,積極向精品化、個性化、多元化幼兒園發展,在園幼兒突破600名。積極引進“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設立了幼兒“蒙特梭利”實驗班,開設英語課,外聘英語教師任教,讓孩子在幼兒園就達到英語會話水平,創建鮮明的英語特色;加強幼兒的古詩文素養教學,讓幼兒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受到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幼兒園已真正成為濰城幼教的一張名片,實現了顯著的人才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去年,我們抓住《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頒布實施的有利時機,依托學校百年育人傳統和辦學特色,經過區政府、市教育局批準、省教育廳備案、市物價局的嚴格驗收,成立了我市第一家也是現在唯一一家民辦小學--濰城區北大民辦小學,實現了百年名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擴張,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使名校辦民校的理念成為現實。民辦小學成立以來,以優越的辦學體制、一流的教育設施、先進的教育理念、鮮明的辦學特色,獲得了突出的業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現有已擁有12個班、700多名學生。
(六)奠基新百年,學校解困西擴實現全面啟動
從去年開始,市政府、市教育局面向城區中小學實施解困工程,著重從資金上幫助解決校舍緊張、辦學規模偏小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我校被重點納入市政府解困規劃,并安排了1620萬元的扶持資金。現在已經啟動,并將于2007年完成,屆時我校的百年擴展夢將得到全面實現,將為實小新百年打造堅實的發展平臺。
一年來,學校的快速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及市區教育局領導多次到校視察指導。同時,學校先后獲得區級以上榮譽稱號及獎勵30多項,學校通過省級文明單位復查驗收,先后榮獲濰城區先進基層黨組織、濰坊市少先隊紅旗大隊、山東省少先隊工作規范化學校和濰坊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集體、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道德十佳單位等榮譽稱號,并被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學校的影響力、知名度和社會滿意度得到大力提升。
2007年的工作思路:
(一)
營造書香校園,構建學習型學校。
“學習”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生活的通行證,學習能力是一個人參與社會競爭、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超越的必備能力。建立學習型組織、構建學習型學校,營造濃烈的學習氣氛,是引導教師和學生持續發展、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也是一所學校現代化的標志。
1、以讀書會(實小學苑、“求知”讀書會)為依托,建立學習型的教師組織。學校將成立教師讀書會,推薦配備優秀圖書,每兩周集中交流一次,同時積極引導教師登陸教育網站,利用網絡平臺與教育專家、名師對話,鼓勵教師走上讀書、上網(教育在線)、寫作的成才成名之路。
2、師生共寫教育隨筆,積極倡導教師每周寫一至兩篇教育隨筆,記錄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感悟、反思,留下成長的印跡,促進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師素質的提高,加速教師由職業型向事業型、由應試型向育人型、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由經驗型向研究型的轉變。
3、以朝陽讀書計劃為載體,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要求語文教師積極探討、研究閱讀對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作用,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大量閱讀朝陽讀書推薦篇目中的圖書,并通過組織讀書交流會、讀書演講比賽,舉行讀書之星、讀書班級、讀書家庭評選,創造濃郁的學校、家庭書香氛圍,引導學生讀好書、多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4、建立保障機制,滿足創建學習型學校的需要。一是加強圖書配備,根據要求配備圖書,并依托學校網站建立電子圖書館,滿足師生閱讀的需要。二是創造學習條件,請名師來教,走出去學,保證有關經費的支持。三是提供發展舞臺,鼓勵師生出成果、出經驗、出成績。
(二)實施名師工程,培養品牌教師
實驗小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必須擁有一批師德優秀、業務精湛、具有品牌效應的名師。
一是完善教師評價體系,建立師德水平、教學能力、教育質量等為核心的多元評價系統,實現廣泛意義上的民主評議,綜合評定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并作為評先樹優、組織推薦的重要依據。
二是建立鼓勵冒尖機制,通過評選學科帶頭人、首席教師激發教師活力,鼓勵教師大膽創新,學校將在“教育在線”網站設立我校教師教育隨筆專輯,建好用好學校網站,為教師成長建立對外交流平臺。
三是名師帶動,積極引進名師理念,借鑒名師成長策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其他途徑,開展“尋名師,拜名師”活動,通過名師引領,促進教師成長。
(三)強化中心地位,打造質量品牌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更是一所學校的水平線。努力在全校創造全員抓質量的良好氛圍,讓質量意識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每一個層面,牢固樹立學校以質量立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