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縣審計局工作總結
的進展。三、深入實際,做好包村聯系點的工作
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農村經濟的素質和效益,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是新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為此,我們切實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深入農村、深入基層,為農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積極為本局聯系的村上項目引資金牽線達橋,為聯系村爭取衛生建設資金2.00萬元,教育資金0.5萬元。同時派出骨干力量配合鄉鎮政府做好村級換屆選舉工作。受到鄉村干部群眾的好評。
四、認真學習審計準則,很抓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提高審計質量
審計機關處在反腐敗工作的前沿。因此,學習審計準則,規范審計行為,抓黨風廉政建設,事關審計事業全局。為此,我們認真做好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理論學習,很抓局機關的黨風廉政建設。一是強化理論學習。今年以來,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十六精神。二是強化審計工作紀律。審計組每次在進點前,不僅要學習和熟悉相關的審計業務,而且還要組織學習有關的審計工作紀律和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時刻繃緊反腐敗這根弦,做到常在河邊站,就是不濕鞋。三是強化業務學習。這方面我們采取組織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以自學為主。上半年共11人次參加了自治區、市審計局舉辦的業務學習班學習培訓。四是強化制度建設,用制度來管理人。我們先后制定了14個方面的管理制度和1個工作規定。通過上述四個強化,審計工作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得到轉變,組織紀律明顯增強,大家在工作中自覺做到依法辦事、依法審計,不索賄、不受賄、不以審謀私,自覺維護黨的紀律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甘于清貧,樂于奉獻,有力地推進了我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存在問題和困難。
今年以來,我局在開展審計監督,履行《審計法》所賦予的職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1、審計力量不足,制約了審計業務的正常開展。我局全體職工11人,其中領導職數4人,機關事業編制(司機)1人,實際只有6人從事具體的審計業務工作。目前我局承擔著全縣90多個行政事單位、13個鄉鎮、13家國有企業的審計任務。年審計履蓋面不足10%,由于審計履蓋面太低,難以發揮審計的威懾作用,致使一些違法違紀問題得不到揭露和糾正。為此建議縣委政府適當增加我局審計人員編制,充實審計力量,以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2、審計經費仍然十分困難,審計手段還比較落后。目前我局辦公樓尚欠工程款40多萬元,因此,一是請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幫助配置一些必備的審計運用軟件;二是請自治縣人民政府在經費上繼續予以傾斜照顧。
3、我局審計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缺乏基建預決算方面的人才,始終無法開展基建投資方面的審計工作,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致使造成我縣的基礎建設投資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4、審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審計業務工作和中心工作任務繁重,有時顧此失彼,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審計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審計人員的知識有老化的趨勢。為此,請縣委政府盡可能少安排一些中心工作,同時請上級業務部門進一步加強對下級審計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以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
六、2007年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2007年我局審計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繼續貫徹“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化改革,強化監督,為實現富民興縣新跨越戰略和建設“富裕環江、文化環江、生態環江、平安環江”作出更大的貢獻。具體工作要求是:
1、繼續以服務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規范財政預算執行和財政收支行為為重點,全面加大“同級審”的審計工作力度。
2、積極探索會計集中核算后縣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新路子,加大對重點部門、重點單位、重點資金的審計力度。
3、繼續以促進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為重點,加強農林水等系統或社會保障資金的審計工作。
4、繼續以增強審計職能擴大審計覆蓋面為重點,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積極為縣委、縣政府的宏觀調控服務。
5、加強內部審計建設,強化對全縣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
6、按照金審工程的要求,抓好審計信息化建設,力爭在明年內建成局域網,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