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
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我縣各級各部門切實加強對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為主要載體,廣泛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學校、“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十星級文明戶”等各種形式的創建活動。一年來,共召開精神文明建設動員大會3次,4000多人參加;推薦上報省級文明單位(村)9個,地級4個;配合團縣委考核命名2個縣級“青年文明號”;考核命名縣級“文明學校”6個、繼續在農村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的創建活動,完成創建119戶。積極創建“消費者滿意一條街”,開展“引星入工商戶”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以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和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豐富社會文化活動,不斷向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會邁進。
(四)積極籌備,努力工作,順利召開全區第八次精神文明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
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在我縣召開,是全縣干部群眾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級各部門在市委、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積極做好籌備工作:一是領導重視,機構健全。二是認真研究,制定方案。為使會議開出特色、開出成效,市委研究制定了《全區第八次精神文明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籌備方案》,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明確了各組成員及工作職責,提出了具體要求,各工作組也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三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從年初開始,我們就在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上開辟了專欄,就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新成果和第八次精神文明現場會進行廣泛宣傳,使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自辦節目《新聞》中播出有關公益廣告和標語45條,拍攝專題片2部,新聞43條;《阿佤山》報用稿54篇,標語58條,新聞圖片30張;各級文明單位懸掛宣傳布標49幅,為現場會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氛圍。四是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我們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通過向各級文明單位發出募捐號召等辦法,多方籌集資金,保證了籌備過程中所需資金開支,使工作正常運轉,完善了農村點和現場會外圍環境的籌建工作。五是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為向現場會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農村新看點,通過交通、民政、衛生、林業、農業、文化等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協作,完善了農村現場參觀點的硬、軟件建設。公安、交警、城建等部門加大各項工作整治力度,干部群眾大搞愛國衛生運動,為現場會提供了一個環境優美、交通秩序井然、治安狀況良好的會議環境。
(五)認真抓好先進典型和經驗的宣傳報道和實施好“西部開發助學工程”
先進典型的宣傳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以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弘揚時代精神、樹立社會正氣為主要內容,及時總結、宣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特別是學習、實踐“三個代表”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宣傳了一批文明單位創建的成功經驗,促進了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發展。
我們嚴格按照盛地文明委要求,以為群眾多辦實事、辦好事為出發點,認真組織實施“西部開發助學工程”,資助1名大學貧困新生。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總的來看,我市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能夠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做到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協調健康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
(一)認識問題。部分單位、鄉鎮、村的領導只重視經濟建設,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長期性缺乏一定的認識,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增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自覺性,解決“為什么”和“怎么干”的問題。
(二)管理問題。部分文明單位存在著“重創建,輕管理”的現象,缺乏創新向上的精神,創建質量、管理水平處于原地踏步,甚至某方面工作出現“滑坡”,需要在創新上思考,務實上著力。
(三)投入問題。鑒于多方原因,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創建工作的開展和創建質量的提高。
三、二○○六年工作安排意見
(一)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再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二)以人為本,提高素質,進一步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特別是二十字基本道德規范的學習貫徹引向深入。
(三)以三大創建為重點,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