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水務局工作總結及2006年工作安排
村入境,途經大石窩、長溝、韓村河、周口店、城關、青龍湖、長陽等7個鄉鎮、42個行政村、7個國有單位,在長陽鎮大寧村出境,我區境內總長56公里,占北京輸水干渠總長的70%。對于如此規模宏大的調水工程,我局給予了高度重視,從確保首都安全、構建和諧北京和承辦綠色奧運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南水北調工程的重大意義。區政府成立了以代區長祁紅為主任的房山區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同時成立了房山區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全面協調工程的各項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機構全力抓好協調配合工作。國土、建委、林業、規劃等相關部門已形成密切配合、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4-5月份完成了征地拆遷的調查復核和拆遷安置方案編制工作,6月中旬房山區南水北調建設委員會召開了會議,并與有關鄉鎮簽訂了責任書。目前,南水北調工程大石窩鎮惠南莊泵站征地拆遷工作已經完成,南水北調工程涉及鄉鎮征地拆遷工作也正式啟動。
二、常規工作進展情況
1、防汛抗旱工作
防汛抗旱工作是我局每年的基礎和常務性工作,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的基礎上,我們將安全建設深入到每一項日常工作中。今年4至5月,對我區重點河道;山區的險村險戶、采空區、泥石流易發區;城市排洪系統;中小型水庫及塘壩;平原低洼易澇地區的排水泵站;通訊預警系統、雨水情測報系統等進行了汛前檢查,并建立防汛工作臺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今年我局先后完成了丁家洼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拒馬河三座鉛絲籠壩工程、大石河琉璃河橡膠壩工程。這些工程的建設,對我區防汛安全、水資源保護、濕地建設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今年的洪水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充實調整了全區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及十三個防汛分指揮部機構人員,落實了行政、安全和技術負責人。落實了全區中小型水庫、重點河道及山區險村險戶防汛責任制。對區級防汛物料和鄉鎮備料進行了核實,并登記造冊。另外今年汛前聯系購買了應急自動排水泵4臺,購置搶險應急燈8臺。共落實區鄉兩級搶險隊25支。
7月初,在市防辦的統一安排下,給11個易發生地質災害的鄉鎮的96個行政村安裝了簡易雨量桶,明確了負責人和觀測員,使普通百姓也能及時了解雨水情變化,提前做好避險轉移準備。
在7月23日的強降雨過程中,區領導親臨指揮調度中心現場指揮調度,將險區內11個鄉鎮的808戶,2730名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未出現一起人員傷亡事故。
2、水行政執法工作
今年我局以水行政執法、行政許可為重點,全面實施行政許可制度,加大河道巡查力度,繼續把貫徹和落實《水法》和《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作為重要工作內容。一是在房良兩地組織了法規宣傳活動,發放各類宣傳品。二是在推行全程辦事代理制的工作中,認真貫徹《執法行政許可法》,嚴格按照工作職責、辦事程序和時限做好行政許可工作。同時,狠抓責任落實,強化檢查監督。全年共受理行政許可事項共73項,辦理服務事項29項,辦理網上社情民意30件,辦理市長、區長信箱郵件4件,答復滿意率為100%。三是全年巡視河道50余次,查處水事違法違章行為55起,其中現場處理55起,發出河道清障通知書208份。四是通過五次大的聯合執法,有效地遏制了非法開采和盜采砂石的現象,出動執法人員200余人,執法車輛30余臺,拆除阻礙行洪的房屋71間,拆除砂石生產設備9套等。五是辦理群眾舉報50件、信訪3件。
3、水資源管理工作
一是抓宣傳,提高全民節水保水意識。今年我們利用3月22日的“世界水日”、3月22日-3月28日的“中國水周”及5月9日-15日的“城市節水”宣傳活動,在房良兩城和中央、市區屬單位大搞節水宣傳活動,強化節水意識。發放節水紙杯10萬個、節水圍裙1.5萬個,發放宣傳材料3萬余份。二是深入到測試單位指導水平衡測試工作。今年共完成了房山區人民政府、北京市房山區國家稅務局、北京市建筑材料工業學校等11家單位的水平衡測試。三是依法進行節水檢查,不斷加大對用水單位的檢查力度,支持單位節水技改工作。全年進行了包括查表、查截門及水龍頭在內的各類節水檢查300余次,責令對浪費用水的單位限期整改,并宣傳推廣換裝節水型器具2.1萬件(套)。四是對地下水進行普查并實施監測。對全區21個鄉鎮的42個地下水取樣站點進行了水質取樣,對121個平原地區的成井資料進行了調查整理,對全區75家重點工業污染企業、42個養殖小區、2個垃圾填埋場、120眼廢井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并輔以GPS衛星定位,為我區安全供水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五是合理開發利用、保護水資源,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經嚴格審查,共辦理取水許可申請30戶;辦理鑿井許可申請21戶,驗收15戶。六是認真收繳水資源費、排污費,全年依法征收水資源費1900萬元、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