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本年度工作總結下年度工作意見
2、加強運輸站場現場管理,做好運輸源頭服務。一是繼續加強運管駐車站管理力度,嚴格執行“車進站,人歸點”的管理規定,對現有103部客車進站經營,二是進一步規范現有漳浦車站管理,按照二級客運站建設的要求,擴大、清理美化停車場、候車室,劃立旅客、車輛進出站通道進行人車分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漳清車站的容納進站經營車輛和疏運旅客能力;三是整合客運經營散戶,組織協調“浦漳”客運直達班車與其他社會客運普通班車組成聯合體,由車站統一售票,合理安排發車班次,提高車輛實載率,解決客車分散經營爭搶客源等問題,優化站外客運秩序,避免不正當競爭。四是做好農村客運站點規劃布局。3、加強機動車輛維修市場管理。結合全縣清理整頓無照經營專項整治行動,運政人員在維修同業公會的配合下,對以縣城區為中心輻射全縣各主要經濟較發達鄉鎮的機動車輛維修店、洗車店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治,重點加強維修零配件質量監督管理,對發現存在偽劣產品的維修業戶,堅決予以取締,同時致力培育規模大、檔次高、設備先進、管理科學的品牌維修企業,發展二類A級維修企業1家,整改合并B類企業2家;做好維修新技術人才培訓工作,推廣技術新工藝,輸送技術人員16人參加市處組織的新技術培訓;做好維修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工作,配合市職改辦、市鄉鎮企業局開展維修行業職稱評定,使全縣一二類維修企業90%以上配置1名助工或工程師負責企業維修質量管理,促進我縣維修行業的規范化發展,為機動車輛安全行駛提供有力保障,使行業管理與服務群眾有機結合起來,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切身利益。
4、規范執收管理,促進交通規費征收。針對近幾年來車輛外掛本縣運輸車輛減少和國家有關涉農車輛交通費稅減免政策而導致的交通費源、稅源減少和年初征收工作布署滯后不利因素的影響,我局領導未雨綢寥,改進工作方法,首先是加強源頭征收管理,組織對全縣所有繳納費稅的機動車輛進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掌握轄區征管車輛數量、異動和費源情況,使征收任務下達和征收工作的開展有的放矢,規范執法,文明服務,其次是建立健全車輛交通規費征收管理制度,制定下發《關于加強2006年度車輛規費征管問題的通知》、《關于健全執法督查辦法的通知》等規定,抽調機關人員組成機動稽查隊巡查征收、監督,完善規費征收減免審批制度和執收執罰監督機制,有效遏制車輛漏繳、逃繳規費和執法人員擅自減、免征等收人情費、管人情車現象,第三是掌握了解各執收部門的執收情況,抓好執收進度的跟蹤和督促,及時處理化解征收工作中的難題和糾紛,對執收進度落后單位幫助分析原因、查找差距,安排力量協助稽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有力地確保了交通規費應征不漏、應免不征。全局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征收任務。
至11月底完成交通規費785.25萬元,占年度計劃108%;代征稅費413.7萬元,占年度計劃103.2%,麥埔通行費征收站加大征管力度,全年可征收通行費710萬元,比去年增長約34萬元,增長率為5%。
5、機動車駕培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依照《交通安全法》、《道路運輸條例》法律法規新賦予交通部門的駕駛員培訓行業管理工作,成立職能機構,抓好汽車駕校機構的調查摸底,并在交警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做好駕校接管工作,順利地把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納入交通行業管理范圍。目前,全縣通過市運管處教學資質審驗的駕校4家,擁有教練車B類5部,C類51部,教練員60人。
三、交通安全生產工作持續穩定
人命關天,交通安全生產關系千家萬戶,因此,我們始終把安全生產當做運輸行業的生命線,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1、完善工作機制,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制定《2006年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下達到全縣交通系統各企事業單位,運管所同各運輸經營戶簽定了《2006年營運車輛運輸安全管理責任書》,縣地方海事處同各有關鄉鎮簽訂《2006年內河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責任書》,明確了系統各部門、各行業的安全管理責任,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形成層層抓安全,人人有責任,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2、嚴把運輸市場準入關,抓好運輸生產安全源頭管理。一是嚴把運輸企業準入關,加強對運輸企業的資質管理,嚴格駕駛員上崗資格條件,從審批發證、檢測檢驗上嚴把安全生產關,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落實安全措施,遏制無序競爭給運輸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二是嚴把運輸工具準入關,縣運管所繼續強化營運證件的年度審驗、道路客貨運輸企業經營資質評定等工作,認真審核車輛的技術狀況。完成26家運輸企業的資質審驗和1209輛運輸車輛的道路運輸證件審驗,其中貨車900輛、出租車15輛、農用車140輛、客車154輛,其中25輛沒有按時進行技術評定經處罰教育整改合格后才予年審。
3、加強安全巡查,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