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培訓方案(精選3篇)
銀行員工培訓方案 篇1
為了滿足我行發展需要,打造一支具備高素質、高效率、高執行力的團隊,提升我行在金融市場中的生命力、競爭力,現對20xx年新員工進行培訓,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的:
本方案在于幫助新入職員工了解我行相關規章制度,盡快融入我行企業文化,樹立統一的企業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培養良好的工作心態及職業素質,為崗位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入職培訓的目的:
1、減少新員工的壓力和焦慮;
2、減少啟動成本;
3、降低員工流動;
4、縮短新員工達到熟練精通程度的時間;
5、幫助新員工學習組織的價值觀,文化以及期望;
6、協助新員工適應工作群體和規范;
7、鼓勵新員工形成積極的態度。
二、培訓內容:
1、公司的發展歷史、公司業務、公司宗旨、企業文化及發展前景;
2、公司組織結構圖、權力系統、各部門之間的服務協調、部門職責及業務范圍、主要領導介紹及分管業務;
3、會計基礎知識(含基礎工作標準化);
4、綜合系統操作流程;
5、公司薪酬程序、如何發放及發放時間;
6、職業發展信息(如潛在的晉升機會,職業通道,如何獲得職業資源信息);
7、介紹公司員工手冊、公司有關政策、程序、財務制度及相關流程;
8、標準化服務導入(儀容儀表、服務流程、特殊業務、晨會);
9、銀行日常安全防范工作;
10、工作外的活動(如工會活動,團委活動,本行辦的月報等)
11、參觀公司服務場所(如餐廳,會議室,各部門等);
三、培訓時間
第二批時間安排:
四、組織驗收:
組織考試20xx年X月X日
五、培訓紀律:
1、不可遲到、早退,不得請事假,擅自缺席,如經發現將視為自動離職。
2、培訓場所禁止吸煙、吃東西、大聲喧嘩。
3、培訓要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不可竊竊私語。
4、同事之間要互相謙讓、友愛,不可發生爭執、打架,不能拉幫結派,一切不利于團結的事,一律禁止。
5、培訓時應認真聽課,作好筆記,不得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六、培訓態度和培訓意義
(一)培訓的態度:
積極的態度已經成為當今最為稀缺、珍貴的資源;它是個人決勝于未來的最大資本,是縱橫職場最核心的競爭力!再平凡的培訓,只要你有足夠積極的態度,也能從中得到最有價值的鍛煉!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二)培訓的意義:
1、掌握相應的工作技能和服務利益,職業道德,更快的勝任工作;
2、學到新的知識,獲得經驗,從而有機會提升;
3、堅持接受培訓,可減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
4、可以增加收入,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
5、會增強自身對勝任工作的信心;
6、增強工作能力,有利于未來發展;
7、了解角色轉變的心態和能力要求,樹立正面的職業心態。
銀行員工培訓方案 篇2
一、到職前培訓(部門經理負責)
1、致新員工歡迎信。
2、讓本部門其他員工知道新員工的到來(每天早會時)。
3、打算好新員工辦公場所、辦公用品。
4、打算好給新員工培訓的部門內訓資料。
5、為新員工指定一位資深員工作為新員工的導師。
6、打算好布置給新員工的第一項工作任務。
二、部門崗位培訓(部門經理負責)
到職后第一天:
1、到人力資源部報到,進行新員工入職須知培訓(人力資源部負責)。
2、到部門報到,經理代表全體部門員工歡迎新員工到來。
3、介紹新員工相識本部門員工,參觀工作場所。
4、部門結構與功能介紹、部門內的特別規定。
5、新員工工作描述、職責要求。
6、探討新員工的.第一項工作任務。
7、派老員工陪新員工到公司餐廳吃第一頓午餐。
到職后第五天:
1、一周內,部門經理與新員工進行非正式談話,重申工作職責,談論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回答新員工的提問。
2、對新員工一周的表現作出評估,并確定一些短期的績效目標。
3、設定下次績效考核的時間。
到職后第三十天
部門經理與新員工面談,探討試用期一個月來的表現,填寫評價表。
銀行員工培訓方案 篇3
一、重視培訓年度規劃,明確培訓重點目標
企業要想做好切實可行又能夠為企業帶來明顯效益的培訓規劃,必須從根本上重視培訓規劃,不能將培訓看成可有可無的事情。一個好的培訓規劃絕不會只是一些培訓課程的組合,一個差勁的培訓規劃往往只會浪費大量的資源,卻得不到任何效果。只有從思想上重視培訓規劃, 明確培訓重點目標,才能夠正確對待培訓規劃,也才能夠制定出有效的培訓規劃。
二、系統分析培訓需求, 有的放矢切入實際
企業整體的培訓需求可以從五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企業發展戰略、年度工作計劃、企業文化、行業特性和企業發展階段。部門培訓需求主要是征求各部門主管的需求,由其根據部門的工作目標來提出自己的需求。員工個體培訓需求則可以通過發放培訓需求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完成,并由部門主管來判斷是否符合企業的需求。這樣培訓滿足的不僅是企業的培訓需求, 還滿足了部門及員工的培訓需求。
三、建立培訓課程目錄, 制定課程開發計劃
培訓需求分析完成后,下一步就是為實現這些需求而安排培訓課程。從需求的頻率來分,培訓課程可分為常規課程和隨機課程兩類。對于常規課程,培訓管理者應該分門別類建立完整的課程目錄,加強對課程的管理,并保證課程的延續和持續改善。根據課程目錄制定年度培訓課程開發計劃,通過確定問題,與企業領導層討論就需要解決的問題達成共識,進行自我分析, 確定可行的方案,并分析選擇的標準等方法,從而使培訓更系統、更完善。
四、推行培訓案例征集, 有效性、吸引力倍增
實際工作中發生的案例是最好的材料,把工作案例提交給培訓師,由培訓師根據案例來組織課程,培訓不可能不再具有針對性。結合員工實際工作中的案例,培訓時不再拿世界知名的企業說事,培訓對員工的吸引力增強了,也讓員工感覺講師講的就是自己身邊真實的狀況,可以隨時隨地就用得著。企業應建立培訓案例征集制度,由各部門管理者和員工收集整理提交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同時,企業的培訓管理者本身也要經常到各部門了解工作的情況,收集對培訓有用的'案例。
五、制定崗位技能表,系統分析員工的培訓需求
實現培訓的系統性,必須系統分析每個崗位所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制定崗位技能表及培訓訓練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細化各項學習內容和考核目標,根據員工缺乏的技能再來組織培訓。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不是一個部門,也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工作,但企業要真正地提高員工的素質,培訓真正地要提升水平,使培訓更系統,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當這項工作完成之后, 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培訓工作也變得更有效、更系統。
六、推行教練體系,全面提高培訓效果
培訓效果是培訓管理者最頭痛的問題。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支講師隊伍,或者把內部培訓師訓練成一支講師隊伍, 針對一些重要的課程與技能,針對一些重點的員工,采取培訓加講師的方式,則能極大的提高培訓效果。
總之,要想做好企業培訓決非易事,選擇一至三個年度工作重點,作為突破口是明智的選擇。這也是企業在進行新一年度培訓規劃時所應采取的策略,從而提供最好、最滿意、最有用的服務給企業受訓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