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培訓心得體會優秀文章(通用4篇)
故事培訓心得體會優秀文章 篇1
一個好故事能增加你的影響力,然而,講故事和任何其他的藝術一樣,可以做得很好,也能表現得很糟。能否講出一個好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你講的內容,而是你表達的方式。你的溝通行為不只是透過字句,還包括了你的語調、手勢、身體以及姿態。因此我們講故事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手勢方面:事實上,對大多數人而言,越細微的手勢越有說服力。適度地使用手勢能為你的故事增色,但手勢的感覺和樣子必須自然,否則它反而會成為干擾。
其次,適時停頓 :適當的速度能改變你故事的意義,沉默的語言和時間節奏的掌握,可以產生超越口語的力量。有時候無聲反而勝有聲,停頓讓你有時間思考并處理你的故事,時間、節奏掌握得好,則能激起他人的心情。
再次,面部表情:語言是交流和溝通的工具,你可以在轉瞬間傳達情感內容。如果你的面部表情不能說服自己,自然無法說服別人。我們試著觀賞自己的面部表情,自己的表情傳達出什么,培養有意識地使用情感和表情。能增進你的講故事的能力,你的表情有意或無意的,成為你的故事的情感溝通工具。所以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要做到:
教師繪聲繪色的為孩子講述故事。老師講故事不是普通的對著書念故事,而是繪聲繪色的講述,注意對每個不同情節描述的語氣,抑揚頓挫,有必要的加上體態、手勢、表情和眼神。教師“夸張”的表演將孩子帶入童話故事情節中,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用豐富的語言影響著他們那顆愛幻想的心靈。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觀看、聆聽老師講故事的同時,會將詞匯、句子、夸張的表情及有趣的故事情節銘記于心,然后在不經意中就能表現出來。
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此基礎上,指導幼兒學會講故事,不僅能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提高孩子的智力,豐富孩子的知識,并能培養他們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加強在眾人面前表演的自信心。
故事培訓心得體會優秀文章 篇2
當接到“數字故事培訓”的通知時,我很好奇,什么是“數字故事”?以前可是從未聽說過!甚至有點擔心:會不會很枯燥?但內心里對這次培訓是非常向往的。終于,3月14日,我和我的同伴一起參加了這次數字故事的培訓,并有幸聆聽了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關于《數字故事在教育創新中的應用與發展》的報告,了解了制作數字故事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黎教授在報告中告訴我們,數字故事是一種全新的講故事的方法,是在教學活動中編寫故事、并加入文字、圖像、聲音、音樂等多媒體元素,創造可視化故事的過程。它能夠極大地激發和提高學習者的內在情感,給學生留下難忘的記憶。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要么是憑借書本,要么是憑借記憶將看過的故事通過語言的方式呈現出來,數字故事也是故事,但它的呈現方式卻完全不同。它包含了一個故事的全部要素,時間、地點、人物,還有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和傳統故事不同的是,它不再局限于書本,不再局限于語言,而是結合了當今發達的多媒體技術,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當我看到黎教授給我們播放的示范案例時,我被深深地打動了!《泰迪的故事》讓我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點滴行為,對待孩子,特別是對待所謂的“差生”,我們是不是應該付出更多的耐心來教育他們?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僅是在“教書”,在我們的肩上還承擔著更重要的責任,那就是——“育人”!《回憶喬布斯》讓我看到了喬布斯奇跡般的人生,他天才的電腦天賦、絕妙的創意思維、偉大的目標、狂熱的執著……喬布斯留給我們深深的啟迪:夢想、信仰!《詠嘆夜鶯》讓我看到了一代藝術大師周小燕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在追求夢想道路上的持之以恒!除此以外,還有《打錯的電話》、《影子校長》……這些制作精美的數字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撞擊著我的心靈,使我深深折服于它的魅力!
培訓第一天結束時,黎教授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按區、縣分組,自行制作一部數字故事,第二天上交參評。這項任務對第一次接觸數字故事的我們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幸運的是,在這次培訓時我恰好遇到了以前所在學校的一位同事——張老師。張老師年輕有為,詼諧幽默,待人熱情,在他的組織下,我和我的同伴,加上同縣的其他幾位老師,一起組成了“鋼七隊”,打算用鋼鐵般的意志用心完成一份漂亮的作業!
吃完晚飯后,我們集合在一起,找素材、搜圖片、搜合適的背景音樂,整理、加工……需要的圖片網上搜不到的怎么辦?沒關系,聰明的張隊長讓我們隊的老師當模特,需要什么造型就擺什么造型,用相機拍下來,然后傳到電腦上進行摳圖加工!一遍一遍的潤色,一遍一遍的修改,就這樣,我們從晚上七點多,一直忙活到深夜十二點多,我們的《讓生命充滿愛》總算塵埃落定,大功告成。
第二天展播時,看到一部部精美的數字故事,我很驚訝,也很感動。沒想到,短短一夜的功夫,老師們能制作出如此高水平的數字故事!像同縣的趙老師制作的《那年我八歲》貼近生活,感人至深;東港四組的《不差錢》,表達了農村留守兒童“不差錢,差愛”的主題;日照實驗高中高老師制作的《最后一份盒飯》突出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五蓮縣選播的作品《永不凋謝的玫瑰》再一次讓我明白了“愛心就是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這么多的優秀作品,讓我再一次領略了數字故事的魅力,同時也不禁讓我忐忑,我們的作品設計比較簡單直白,和他們相比,能獲獎嗎?展播完畢,我們隊的《讓生命充滿愛》意外的獲得了三等獎,我們有點不敢相信,但內心其實激動的不得了!我們的獎品也很有趣,每人兩根棒棒糖!
這次培訓,除了對數字故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外,我感觸最深的就是:
1、要相信事在人為,很多時候有些事看似沒有希望了,但只要努力爭取了,說不定就會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由我們隊數字故事展播過程一波三折所想到的)
2、多學習,多接觸新鮮事物,不要局限于自己狹小的、固有的思維里,要時刻提醒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想不被淘汰,只能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它帶給我的震撼卻還停留在我的心里,我相信,這種影響力還將繼續下去,時刻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并且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故事培訓心得體會優秀文章 篇3
通過這次的講故事培訓,使我在老師面前大方多了,同時也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點,現總結如下:
首先,要熟悉故事內容。
一個故事拿到手,就要了解其內容,并且要一遍又一遍的朗誦、理解故事大意后,可找出這個故事中所要注意的字、詞語氣等地方。如:故事《兩只笨狗熊》,首先要突出的就是一個“笨”字,然后,在語氣、動作上要表現得笨笨的、傻傻的;狐貍大嬸則表現得老奸巨猾。
其次,表情、動作充分發揮。
要講好一個故事,光有有聲有色的語氣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豐富的表情、夸張的動作。如:故事《狼和小羊》,氣沖沖時,表情就是很憤怒的,一轉眼,就是小羊溫和的聲音,就要表現出可憐的樣子;這之間比翻書翻的還快,這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同時,在動作上夸張些,更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只要注意以上幾點,放松自己緊張的情緒,相信我們大家一定會把故事講的有聲有色。
故事培訓心得體會優秀文章 篇4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益非淺,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益非淺,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學習與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今日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并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有個性的發展.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在當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生物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成果顯著,影響廣泛而深遠.它不僅影響人類的生活,社會文明和經濟活動,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高中生物課程應當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課改讓我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在這樣一種契機下,在不斷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無論是在教學行為上還是在教學意識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程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幾次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倫理關系和情感關系。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要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師生倫理關系是師生關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面向新時代,努力創建民、平等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師生倫理關系,真正使師生關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將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高亮麗的風景線。
師生情感關系,從整體上說,目前的狀況仍難以另人滿意,師生之間的情感冷漠缺乏溝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情感關系,不僅使得一直為人們所珍視的師生情誼黯然失色,也使教學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的源泉。優化師生關系,重建溫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系改革的現實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要利用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就在每個學生的身邊,如熱點新聞,醫療健康,個人生活,當地資源,環境保護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課改要求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對于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改進,力求將中國的教育事業推向一個更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