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培訓心得體會
我們將打造新形象。以全市公安機關能力作風建設為主線,促規范,抓服務,樹形象。全隊民警的管理與大隊領導聯責,一崗雙職,捆綁考核,既抓業務,又抓隊伍;與民警家屬聯手,開展定期民警家訪活動,建立24小時聯系熱線,互通情況,互監齊抓,共同加強民警們八小時外管理;與政法機關聯動,組織民警參加庭審旁聽,接受反貪局反腐倡廉和法治辦、司法局法制教育。
建立“一條熱線”,大隊與高郵廣播電臺聯手組建《防控之聲》欄目,提高全民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堅持“一日點評”,每日對城區發破案和接處警情況進行研判、點評,采取相應對策;建獻“一計良策”,開展人人為企業獻一策活動,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征集“一個金點”,為治安防控、平安建設創新思路,打造特色;發放“一張卡片”,向服務對象發送《警民聯系卡》,公布承諾內容,全力服務到位,和諧警民關系。
創新無止境,榜樣力無窮。我們將認真學習市公安局的決定,奮力趕超,奮發有為,勇創一流水平,打造巡防品牌,再鑄新的輝煌!
警察培訓心得體會(2):
從部隊干部轉業到地方,將要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通過警校三個月的崗前培訓,使我進一步認清了做人民警察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和技能。警察工作的出發點就是“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我們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公仆,所以我們廣大民警尤其是黨員民警,無論職務高低,無論權力大小,都應該立足本職崗位,扎實工作,當好人民的公仆,切實把“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要求具體深入地落實到各自的工作中去。
定好位,夯實思想根基。
在社會主義法制逐步健全和完善的這一特殊時期,我們要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只有充分理解掌握社會主義法制的立法根本,立法原則和立法目的,才能真正運用法律武器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才能更好的服務于群眾。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牢固樹立三種意識。一是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意識。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要帶頭學法懂法,熟悉、掌握和應用《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和《行政復議法》等與公安工作密切相關的主要法律法規和相關的國家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法律水平。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進一步強化證據意識。不僅重視實體法,更要注重程序法,使整個執法活動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