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培訓心得體會(通用3篇)
生命重于泰山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安全規章制度是多少年來實踐經驗的總結,有些總結是事故教訓,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人是萬物之靈,是社會發展之本,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生產,安全是生產的基石,安全生產是一種職責,不僅僅是對自我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更是對員工負責、對企業負責,安全生產,不僅僅是關系到自己,更多的是關系到你我他,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前提和根本,是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
一、明確職責,層層落實安全責任。
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牢固樹立“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理念。始終堅持單位領導一崗雙責,明確主要領導對安全生產負總責,分管領導抓安全生產是主要職責,層層落實責任。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縣局與各生產經營單位要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層面,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明確了考核目標和考核制度。
二、建立完善“企業三項制度”。
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活動”順利開展。健全企業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針對企業的類型和特點,以定職、定崗、定類為重點,抓好安全防范制度的落實,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
三、加強培訓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
認真組織學習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上級有關文件和安全生產會議精神,在教育培訓中,把安全生產作為培訓重要內容,有計劃有重點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培訓,不斷強化員工安全生產技能,不斷提高員工安全防范意識。
四、加大檢查管控力度,確保安全無事故。
對資金、郵件、網絡及車輛等重要領域重要環節實行制度化、常態化安全檢查,對易出現問題的崗位或環節采取經常性或不預告專項治理,檢查中要全方位全覆蓋,不能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不能有死角,不能有隱患。對易發生問題要制訂有效措施,抓好整改,常抓不懈,做到防微杜漸,萬無一失。
五、強化責任落實,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一要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生產的工作方針,深刻認識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穩定,抓安全就是保護生產力的道理,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經營、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在正常生產組織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二要加大事故隱患的查治工作,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安全生產預防工作一定要經常化,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做好安全事故的隱患排查工作,積極鼓勵員工幫助查找、發現事故隱患,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檢查工作,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積極有效地消除生產現場存在的各類事故隱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三要加強宣傳培訓教育,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教育,保證員工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從安全生產方針、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識等方面入手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有效的減少、甚至杜絕事故的發生。
生命重于泰山培訓心得體會 篇2
觀看了《生命重于泰山》專題片后,深刻認識到了安全的保障對于當今社會上工作人員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安全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訓讓我們痛定思痛,相應的規章也日漸完善,安全制度不僅要貫穿整個工作過程,更要應用于事件發生前的充分預想,毋臨渴而掘井。防患未然,就是要排查隱患,及早解決,卡控到位;要加強教育,樹立安全意識。安全生產,教育為先,并做到預防為主,防范措施到位。
作為,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要以人為本,激發職工的安全職責,不斷補充防范意識,學習安全知識點,時刻注意各種安全防范要強化責任,健全考評機制,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讓全體職工深刻認識到安全是生產的基石,安全生產是一種職責,不僅僅是對自我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更是對企業負責,安全生產,不僅僅是關系到自己,更多的是關系到你我他,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前提和根本,是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
而我認為安全工作應該從抓重點,抓典型,抓應急預案,抓習慣,抓對策五個方面做起。
第一是抓重點,抓重點要先看能不能抓住重點,例如高速公路的安全重點、辦公區域、站區場所的安全重點,車道的安全重點,這些重點必須得抓住。
在自然災害方面,水、風、雷電等等這些自然災害,比如水這類主要就涉及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應提防暴雨氣候對道路的影響。責任事故中,比如隧道內車輛自燃,車禍等道路事故等安全管理重點。另外就是要關注用電的安全管理。
第二是抓典型,抓典型涉及到的就是敢不敢抓,不止要抓正面典型,更要抓負面典型。昭陽分處及各站點積極開展各項安全宣傳和安全培訓,目的是從根本上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產生。
第三是抓預案,抓預案要看會不會響應預案。只有提前考慮到各種突發情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應急預案,才能在情況突發時有條不紊的處理解決,提高在安全方面預案管理的水平,做到事事有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四是抓習慣,抓習慣要看堅不堅持抓。能不能堅持抓習慣做到持續改善,不斷糾正壞習慣。現在看所有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源,百分百都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習慣,沒有改掉壞習慣。所有事故一發生,總是不能排除人為責任。壞習慣的根源就是圖省事,大家總覺得這么干方便,經常這么干也沒發生什么事情。就像上午看的安全教育片,凡是違反操作規程的',一次沒事,兩次沒事,早晚會出事。所以必須要把違反安全規定的壞習慣堅決改正。
第五就是抓配合,這涉及到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協作的問題。我覺得,常說的安全人人有責,不只是你自身這方面的安全人人有責,而是單位的安全人人有責。
生命重于泰山培訓心得體會 篇3
5月27日至29日,我院計財處及監審處所有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計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舉辦的20xx年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培訓內容為新修正的預算法,會計實務案例講解。培訓學習時間雖然短暫,但收獲不小,既學到了新知識,又開闊了視野,更重要的是認識與觀念得到了提高與更新,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儲備了知識。
通過此次培訓,我們了解了1995年直到20xx年《預算法》不斷完善的過程,明白了預算法具有規范預算管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依法理財的重要作用。新《預算法》素有“經濟憲法”之稱,它頒布是邁向現代財政的堅實一步,突破了舊法的不完善之處,具有5大亮點: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健全透明預算制度;改進預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控債務風險;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厲行節約,硬化預算支出約束。同時,老師講解了會計實務,解答了具體會計賬務處理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此次培訓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知識更新換代異常迅速,作為會計人員就必須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工作之余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計工作涉及知識面廣,需要我們懂得和掌握的知識多。我們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更多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專業有關的法律法規,學習國家新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嚴格以法規和制度約束自己的工作,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很好的運用到工作中去。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學得好、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