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培訓個人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數學培訓個人心得體會范文 篇1
聽了高春霞老師講《解決問題課教學模式解析》,我感覺到高老師確實從更高的角度去分析我們的“解決問題”教學,使我重新認識了解決問題與以往的應用題的區別,并了解了解決問題的優越性和策略的多樣性。新課程標準下的解決問題教學不再是對解題模式的簡單應用,而是真正讓數學與現實聯系,引導學生學習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維、數學的方法去認識世界,去主動解決所碰到的現實問題。許多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已身邊,感受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容易理解的、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
案例
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每個學生都準備了課前要求準備的圓柱體實物——飲料罐、水杯、餅干盒、月餅盒等。
師:我受飲料廠廠長的委托招聘一名設計師。招聘的方法是,對每位應聘者進行考試,擇優錄用。考試要求是,每個小組的桌子都有飲料罐,小組同學合作。測量出必要的數據,并計算出做這樣一個飲料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材料。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方法好,計算準?
學生討論非常熱烈,求飲料罐的用料就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到底怎樣示圓柱體側面積呢?一位同學用一張白紙剪成長方形圍在飲料罐的側面,突然他興奮地喊起來。
生:我找到方法了。圓柱體的側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以高。
同學們也豁然開朗。最后達到共識,不管是求圓柱的側面積還是表面積,只要測出物體的底面直徑或半徑和高就可以了。
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合作、探究發現了數學,學會了數學。通過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讓同學們漸漸明白: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生活中處處蘊涵著數學,以養成良好的數學意識。數學并不神秘,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是為了解題而解題,而是嘗試用數學思維方式觀察生活、應用生活。
數學培訓個人心得體會范文 篇2
x月5日,在洛陽市北二分,有幸聆聽了侯正海和黃為良兩位專家的培訓講座,受益匪淺。
上午,侯老師從運算何以影響解決問題引入,主要探討的是素養立意的運算教學,出示了一些學生的作業,而這些學生出錯的地方,和我平時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很相似,讓我一下子感覺培訓很接地氣。接著候老師講了運算教學的歷史背景,從“技能”立意階段、“能力”立意階段,再到“素養”立意階段,數學教學大綱對學生運算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課標就是通過運算促進數學思維發展,形成規范化思考問題的品質,養成一絲不茍、嚴謹求實的精神。這就要求我們數學老師今后在教學方面,不但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更要養成一種素養。
侯老師還就素養立意的運算教學過程的總體思路做了以下分析:從理解算理、內化算理、概括法則、內化法則到遷移運用,以運算能力的形成為主線,重視發展數學思維,關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在理解算理時,主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樣算,比如以前講400乘2時,告訴學生2乘4得8,再在8的后面添上兩個零就是800。而現在的教學要讓學生明白400乘2,表示4個百乘2后得8個百,就是800,這樣的培訓對今后的教學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在分析內化法則時,比如88除以2,教材上出現的習題是先說說商是幾十多,再計算。侯老師說先說說商是幾十多這一問非常關鍵,它實際上是一個內化法則的過程。而在平時教學中我都沒有重視這樣的練習,只重視學生的列豎式練習,這也是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侯老師講的最后一個內容是估算教學和研究學生。第一學段對估算的要求是能結合具體情境,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簡單的.估算;第二學段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說實話,在平時教學中我都沒有重視估算的教學,聽了侯老師的培訓,我才知道原來估算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是如此重要,估算實際上是為了實際的需要。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讀懂學生的想法,以學生的學情為基礎進行教學,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要做真正有效的指導。
下午,黃為良老師就“圖形認識”教學中若干具體問題作了辨析與思考,這其中的好多問題我們學校在進行數學教研活動時,都進行過討論,但有些問題老師們都沒有討論出具體的結果。經過黃老師的培訓,我頓時茅塞頓開,并對培訓的過程作了認真的記錄,這對我們數學老師今后的教學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總之,這次培訓如及時雨,又是我們數學老師在教學中的指路明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數學培訓個人心得體會范文 篇3
七八月份,我們進行了一次系統性的蒙氏培訓,整個培訓下來,我是受益匪淺的。
來園一個多月的時間,第一次對蒙氏教學有了系統的認識與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的不單單是知識,還有與同事建立的友誼,雖然有些時候培訓學習讓自己的自由時間少了點,但整個過程還是充滿歡樂與激情的,這雖是一個驕陽似火、酷熱難耐的暑期,但對我而言還是個充滿激情的夏季,因為這個夏天伴我同行的不再是酷暑難耐,更多的是我們老師內心渴望自我提升與學習的熱情。
最初了解蒙臺梭利教育只是在書上翻閱到,這次培訓它讓我首次近距離的接觸了蒙氏工作,老師的精心講述與指導,讓我對蒙氏的教育內容與意義有了新的定位與認識。蒙氏教育的理念與其他教育思想的最大不同之處應該就是將抽象知識具體化的蒙氏教具了。
蒙氏教育主張以兒童為中心,讓幼兒自己去做,去體驗與嘗試,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本次蒙氏培訓主要涉及了生活、感官、數學、語言與科學五大領域,由于入職的晚些,很遺憾沒能參加生活區的培訓,我會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再學習它的。蒙氏教學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己去得到答案,在做的過程中,去理解,最終達到專心、獨立、秩序、協調的最終目的。利用各種具體的數學教具讓幼兒充分的去動手,動腦,在動手、動腦的同時也是在促進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蒙氏中這樣講到:“我聽見了,我就忘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這句話真的讓我體會是非常深刻的,本次培訓我們在理論中理解與探索,實踐中操作與練習。在培訓中,看著老師在認真耐心的操作,自己看著好像很簡單,覺得一目了然,真正到自己操作時候才理解到“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這句話,其實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眼高手低”。其實這些事情道理都很簡單:就是無論什么事情,自己親自做了才記得更清楚,做得更明白。這自然而然就讓我聯想到了日常的生活教學中,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與機會讓其自己動手去操作、去發現、去探索,讓幼兒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只是一個適當的引導者,放手讓孩子大膽去做。尊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多點自由少點約束,讓孩子自己選擇并嘗試著去做。因為孩子跟我們是一樣的:“看到了也許就忘記了,聽到了就記住了,操作了才能真正的理解。”
這是我在蒙氏中學習到的些許知識,希望以后有更多的這樣學習機會,讓我對蒙氏有更深入與全面的了解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