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建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班級建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1
近日,我有幸聆聽學習了楊富志老師《班級管理的道與術》的講座,受益匪淺。楊老師從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出發,用具體事例詳細闡述了他在班級管理中的“道”與“術”。
“道”與“術”的關系,是我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的精華之一。何謂“術”,簡言之,就是具體、零碎、事務性、技術性的東西。而“道”呢,相對而言,就是大計、根據、戰略、規律性的東西。它是靈魂,是統帥。如果放棄了或者忽略的它,那么,人就會走向繁瑣,被眼前的重重事務所纏繞,云里霧里,終其日碌碌但少為。
在平時的工作中,太多的班主任忙于眼前的具體事務,或者急于完成學校的布置任務,或者對具體的學生做出具體的批評、指導。整天團團轉,工作沒有少干,不過成效不太明顯。除了讓別人看到勤勉之外,總感覺少了一些其它的東西。那是因為在“術”的問題上,占用太多的精力,而忽略了高瞻遠矚的“道”。
對于班級管理來說,“道”在哪里?我覺得那就是著眼于對學生長期發展的引領。
一、引領學生要有“五心”
孝心獻給父母,做家庭的“小幫手”;愛心獻給社會,做文明禮貌的“小標兵”;關心獻給他人,做小朋友和同學的“小伙伴”;忠心獻給祖國,做維護國家社會利益的“小衛土”;信心留給自己,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
二、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
讓學生在小目標的引導下,自覺磨礪意志,主動養成良好習慣,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用自己的力量實現成長。
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杰絲·雷耳說:“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對學生任何一點值得鼓勵的地方,我們都應該加以肯定、贊揚,激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并通過持續不斷的鼓勵,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
人,只能自己改變自身,并且以自身的改變來喚醒他人。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善于改變自己、完善自己,以自身的力量來引領學生走向希望的未來。
班級建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2
班主任工作是繁瑣的,平凡的,但意義卻很重大。本次學習,聽取了四位專家的講座,心里對這次培訓充滿了感激,講座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典型案例和例子,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定會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下面就班級管理技能方面的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心靈
作為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做為一個班主任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好與每一個學生的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記得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學生。”著名作家魏巍也說過:“教師這種職業并不僅僅依靠豐富的學識,也不僅僅是依靠這種或那種教學法,這只不過是一方面,也許更重要的是他有沒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這些精辟的論述充分說明了愛學生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我在工作中也正是用了自己真誠的愛心去感染著每一個學生。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進行因材施教。對學生要注意語言分寸,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做到你尊重他,他才會尊重你。這樣才能搞好師生關系。
二、重視思想教育
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穩定學生的最好途徑。班主任應公正客觀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他們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他們身上也有許多積極的美好的東西。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嘛!班主任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利用他們積極的一面克服消極的一面,使班集體良性循環的關鍵。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讓學生明確當今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明確學習目的,增強競爭意識,樹立遠大抱負,使學生有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要塑造具有個性的魅力班主任。大家都知道,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班主任應對教育對象實施影響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
四、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是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各方面發展,打好素質基礎的重要形式、途徑和方法;同時班級活動是組織建設良好的班集體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班級的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培養學生素質基礎的基本形式;也可以鍛煉學生和學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動中尋找快樂、獲得知識、提高個方面的能力。良好的班級管理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學校是養成健全人格,培養真人的場所。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
班級建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3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悄悄地滲透到學校日常教育教學中,班級建設也不例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生命發展和生命質量,力求給學生一個全新的教育,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得到最大的限度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是我進行班建設的指導思想。新課程理念實驗以來,我感觸頗深,現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明確班級建設目標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是課堂“社會”的主人和班級社會的公民,只有當學生真正在集體中享受民主、平等、自由的權力,才能真正喚起激發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社會責任感。因此,我把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民主參與和自我管理能力,改革、創新作為班級建設的目標。
二、實行輪流制,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也是建設班級的主人,只有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建設班級的主人,班級建設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在選舉班干部時,我堅持做到充分發揚民主,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竟選,力求把大家依賴的學生推選出來,然后在實踐中有意識培養,給他出主意、想力法,幫助全們組織班隊活動,教給工作方法。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和鍛煉的機會,我采取小組長輪值制度,組長以每一行為一組,分成8個小組,每個星期輪換一次,負責收發作業,檢查家庭作業,管理好紀律、衛生等。學生表現出十分積極興奮的狀態,總是盼著自己當值日的那星期,這樣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工作的機會,在當值日中學會管理,更重要是要管理別人,首先就得以身作則,才能說服力。這一點,在后進生中表現特別突出,有的后進生平時愛犯小錯誤,但在“執政”的這幾個星期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通過輪流當組,我進一步認認到,班級工作人人做,集體的事大家管,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班級。
三、提倡合作和適度競爭
適度的競爭有利于激發和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形成競爭意識和培養競爭能力,這對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生存的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我在班上開展了“我能行”的活動,從原來的比成績拓廣為比紀律、比團結、比勞動、比特長等各個方面。另外,我還十分注意加強學生的合作教育,開展 “手拉手,共進步”活動。同時,經常以同桌、四人組、小組、大組、男女生為單位組織教學和游戲活動,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建立一個團結、活潑、文明、進取的班集體,同學間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孩子在集體中去尋求歸屬和依托。學生間的友誼、集體的活動促進著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班級建設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建設工作水平在新課程實踐中不斷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