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要點
10、學習宣傳和實施《教育督導條例》。積極實施教育質量評估316工程,完成評估任務。繼續推進“雙高普九”、教育強縣、教育強鎮建設。指導渭濱區、金臺區創建省級教育強縣,抓好岐山縣的“雙高普九”工作,力爭年內通過省政府驗收。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示范學校評估標準和辦法,啟動教育質量優秀學校評選工作。加強縣區督導機構建設。
11、研究制定縣區實施素質教育質量考核評估辦法,開展對縣區教育質量評估考核工作。
12、制定職業學校考核評估辦法,組織專家小組,開展職業學校教育質量評比活動。改革縣區民辦教育目標任務考核辦法,完善考核制度。
三、整合教育資源,實施義務教育提升工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13、切實做好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進一步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的生活費補助政策,提高補助標準和享受補助學生的比例。認真做好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工作,嚴格核定享受對象和人數。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適當提高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的測算單價標準,保證校舍維修改造的資金需求。
14、結合學校災后恢復重建,扎實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切實抓好學校災后重建,完成首批學校災后重建項目建設任務,啟動實施第二批災后重建項目,推廣太白、鳳縣、眉縣學校布局調整和寄宿制學校建設的經驗和做法,推進學校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加強教育工程項目實施的規范管理工作,堅決糾正重項目爭取、輕項目實施和管理的現象。年內撤并高中8-10所、小學200所、初中20所。取消復式班135個,力爭實現全市沒有復式班的目標。
15、繼續實施義務教育提升工程。認真組織實施“陽光體育設施保障”工程,加強學校體育教學,增強學生體質。繼續實施農村寄宿制初中建設工程,完成2011年工程項目建設任務。提早安排x年工程項目,力爭在年內建成投用。啟動實施農村學校生活設施改造項目,重點解決農村學校取暖問題。
16、繼續做好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努力解決城鎮低收入群眾子女就學的問題。進一步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力度,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使各校之間的辦學條件、經費投入和師資配備大體均衡,促進教育公平,推動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17、全面落實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上得起學。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辦法和貧困家庭高中畢業生高等教育入學救助辦法。繼續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全面推進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四、強化管理服務,實施“民生工程”,推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18、強化工作措施,努力完成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任務。堅持把職教招生做為職業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鞏固生源存量,開發生源增量,堅決制止職業中學舉辦綜合高中班,完成2.7萬人的招生任務。
19、以“民生工程”為重點,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繼續積極爭取各類項目和資金,加大人、財、物的投入,計劃安排好“民生八大工程”職業教育項目和目標任務重點建設項目,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指導、督促陳倉區、千陽縣、鳳縣職教中心新校建設和眉縣職教中心擴建,爭取年內基本建成;指導、扶持渭濱區職教中心建成省級重點職業中學,創建省級重點專業實訓基地;指導岐山縣職教中心創建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安排、指導金臺、鳳翔、扶風、千陽、鳳縣等縣區開展市級重點專業實訓基地和職教中心實訓基地創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