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基礎提升計劃開展情況報告(精選3篇)
基層基礎提升計劃開展情況報告 篇1
20xx年是縣委實施“后發趕超三年攻堅”行動計劃開局之年,為全面落實縣政務中心年度黨建工作,牢牢把握“服務中心、建設隊伍”兩大任務,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發展型機關黨組織為目標,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為契機,全面加強機關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
一、基本情況
中心為20__年黎平縣政府辦內設正鄉級事業單位,現為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共設編制27人,內設5個股室。現有主任1名、副主任3名,辦公人員8人。中心黨支部成立于20__年10月,共有黨員8人,其中預備黨員2名,積極分子1名,窗口工作人員87名,其中黨員人數為31名。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中心黨的組織建設,強化管理。
一是健全“基本組織”,成立了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對政務服務中心管理層及大廳窗口單位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摸底,理順基層組織關系,建立臺賬,對政務服務中心全體黨員近40余名黨員信息資料進行采集,便于下一步進行管理。
二是加強黨支部制度建設,完善組織機構,按時完成黨費上交任務2454.00元;認真選拔和培養黨員干部,中心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共3人,預備黨員人選2人,1名入黨積極分子;
三是在黨建幫扶方面,派出2名第一書記分別前往xx村任職。6月17日,支部前往中潮鎮口團村開展“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工作,并慰問6戶特困家庭共計1200元現金,慰問口團村委會電腦一臺,打復印、掃描一體機一臺,A4紙2件等辦公設備及耗材;6月24日,在建黨節即將到來之即,深入巖洞鎮述洞村開展“七一”貧困黨員走訪慰問活動,與老黨員、貧困黨員進行了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將慰問金送到他們手中。
(二)打造一流政務服務平臺,做好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工作。
1、進一步深化“兩集中、兩到位”改革。一是清理審批服務事項,精簡辦事程序。按照州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大項合并要求,經過認真對照清理,精簡辦事流程,將原入駐的467項合并為現在的187項;行政審批收費事項由原來的101項精簡到87項,與此同時對審批流程逐一進行分析、優化,限度地減少審批環節縮短辦事時間,最終達到服務窗口提速50%以上。
2、加強權力瘦身,強化監管措施。積極配合紀委、縣委督查室、法制辦等部門對各進駐窗口的進駐力度、授權力度、事項進駐、窗口服務質量、辦事流程等采取日常檢查、隨機抽查、明查暗訪、走訪群眾、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督查,如對單個辦件進行實時跟蹤,實行責任倒查制,出現辦事多頭跑、吃拿卡要、辦事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差等現象將嚴格追責;對進駐單位授權不到位,“人進權不進、進瘦留肥”等將啟用“一把手”問責制。
3、優化政務服務平臺,強化“一站式辦理”。政務中心四樓目前正在裝修,預計7月底裝修完畢、屆時政務大廳辦公面積將會達到約3000㎡,人社分廳等部門將能整體進駐,真正讓老百姓體會到“辦千件事,只進一扇門”。
4、推行電子政務,實行電子監察。政務中心建有電子監察系統、大廳視頻監控系統。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和電子監察系統,將審批流程內容、環節、時限等通過信息化手段予以固化,實現網上審批,做到事前預警、事中督辦、事后監察,真正將透明審批、廉潔辦公落到了實處。建立全縣統一的電子監察系統,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辦事流程、辦事效率和收費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監察,消除“慵懶慢浮貪”等頑疾,強化陽光政務。
5、加強業務培訓,提升辦事效率,規范行政行為。縣政務中心一直不斷優化辦事程序,針對辦事效率低下、業務辦理不規范、辦事群眾來回跑等問題,20xx年5月21日,舉行效能建設業務培訓會,針對行政審批系統進行全面深入的培訓,
(三)督促鄉鎮(街道)便民服務平臺建設。
目前25個鄉鎮便民中心全部接入行政審批系統,但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進程較為緩慢,參差不齊,針對此種現象,中心班子采取分片督查等方式,即將25個鄉鎮分為4個片區,每個班子成員負責各自的片區,加快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力度。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1、集中學習不夠深入,學習教育制度執行不夠徹底,“三會一課”待加強,組織生活方式單一。
2、窗口工作人員在人事、財權、黨組織關系沒有納入中心統一管理,因此在日常管理上造成很多不利因素,在工作時間內,窗口工作人員的違紀行為時有發生,糾其原因:一是事項、權力下放不到位,使得很多窗口人員無事可做;二是是窗口人員人事權不在中心,且部分派駐單位領導對入駐人員不夠重視,即使中心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整改,并將每月各窗口的業務辦理情況、日常巡查違紀情況、出勤情況形成專報,上報到各窗口部門,但沒有引起窗口部門的重視,導致違紀行為履禁不止。
3、支部活動少,支部作用有所減弱,同時在駐村時也發現基層組織渙散等問題,亟待解決。
建議每年分批組織黨員干部參加黨風廉政的學習及業務培訓,并將政務中心窗口黨員納入中心黨支部管理,配齊配強班子和黨小組長,按照樓層分設三個黨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