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匯報
XX年以來,我市扎實有力推進以“六新一好”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成效
(一)農村經濟持續增長。XX年我市實現農業增加值14.7億元,同比增長5.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108.5元,同比增加565.5元,增長15.96%。全市共新增規模農產品基地13個,落實糧食總播種面積101.12萬畝,比上年增加0.13萬畝。大力實施養殖業“雙萬”工程,今年全市生豬飼養量達到166萬頭,家禽飼養量2120.5萬羽。全年發展年出欄百頭以上生豬的規模戶3683戶,新增766戶,年出籠家禽萬羽以上的規模戶789戶,新增488戶。全市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1家,連結基地面積22.3萬畝,帶動農戶6.6萬戶,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5個,新增21個,成員2.4萬戶,新增0.83萬戶。特別是7月中旬特大洪災以后,各鄉鎮把開展生產自救作為減災增收的重要措施,積極發動群眾改種中稻6.75萬畝,新組織勞務輸出0.4萬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災害損失,為今年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二)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全市共完成各類水利建設項目11850處,完成土石方412.7萬方,投入勞動工日410.5萬個,投入資金2410萬元,超額完成“1442”工程計劃。同時,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安全飲水一期工程全面啟動,鹽湖水廠、親仁水廠等8個水廠建設順利開工。全市101個村啟動了通達、通暢工程,已完成通達工程59.7公里、通暢工程181.3公里。農業綜合開發完成投資578萬元,全面完成西嶺桐江煙水配套項目工程建設。蘭江煙水配套項目工程順利開工。全市完成打深水井164口。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完成沼氣池1080口。
(三)農村社會事業穩步發展。重點抓了中小學危房改造、寄宿制學校、農村鄉鎮衛生院、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兩免一補”政策落實到位,全市享受免費教科書的學生39528人,減免金額230萬元,落實減免學雜費、補助寄宿制生活費4438人,減免金額40.7萬元。完成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面積21365平方米。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快。農村衛生體系進一步健全,完成了羅橋、官嶺5所鄉鎮醫院建設,200個無害化廁所改造正式動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成效明顯,全市共有45.6734萬農民參合,參合率為77.72%,參合農民享受補償的20795人次,受益度33%。
(四)鄉風文明建設得到加強。一是重視培育新農民。全市共舉辦各類農技、技能、法制培訓班150余期,培訓農民2萬人次。二是創新活動載體,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全年實現了無刑事案件、無邪教進農村、無封建宗族活動的工作目標。如宜潭鄉塘灣村開展了創建“生態文明組”和評選“十位孝順媳婦”等活動,促進了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互助、文明和諧新風尚的形成。三是民風鄉俗有所改觀。各示范村成立了各類理事會,制定了村規民約,促進了鄉風民俗的轉變。
(五)示范村建設初具規模。一是狠抓了村莊規劃。市規劃部門組織規劃設計人員深入示范村現場勘測,完成了松柏鎮大漁村、蔬菜村,宜陽鎮兩江村,宜潭鄉塘灣村,羅橋鎮瑤族移民新村等15個村的村莊規劃方案。二是狠抓了產業建設。示范村共調整種植結構6850畝,新發展種養殖大戶227戶。三是狠抓了村容村貌整治。廣泛開展了“三清五改”工作,示范村面貌明顯改觀。據統計,示范村共拆除閑置房屋2.1萬平方米,完成改水860戶。四是狠抓了項目實施。各示范村啟動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171個,其中產業開發項目63個,水電路等項目102個。完成通暢公路78.6公里、通達公路10.7公里。建沼氣池497個。
二、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措施
(一)理清工作思路,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引領新農村建設。一是科學規劃新農村建設。在工作實踐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理清了工作思路,把XX年定位為新農村建設的“啟動年”,制定下發了《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意見》、《常寧市XX年新農村建設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二是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積極性。一方面,注重發揮市、鄉、村三級黨政組織領導者、組織者、宣傳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制定了市級領導抓村、市直單位扶點和市直機關派駐優秀干部駐點抓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機制,形成了全市動員、部門參與、齊抓共管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組建新農村建設村民理事會、減免費用、以獎代補、組織農民外出學習參觀、召開決策聽證會、開展送戲下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來宣傳發動群眾。三是堅持抓點帶面,整體推進。全市按照“先抓示范村,逐步拓寬延伸至周邊村,然后全面鋪開”的方法步驟,在全市突出抓好24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二)健全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建、各方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委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從相關部門抽調得力人員組建了辦公室。全體市級領導堅持深入一線,督促檢查,現場指導,幫助鄉鎮和示范村解決實際問題。各主管部門以新農村建設為已任,科學制訂方案,精心組織實施,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制訂下發了《常寧市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建立了領導小組成員周例會制度和成員單位每月一小結、一匯報制度。各職能部門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對新農村建設上要給予大力支持。各鄉鎮、村組全力以赴,真抓實干,精心培育典型,全力推進示范建設工作,從而在全市形成了人人出力流汗、個個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圍。二是部門包村聯建。市委選派了92個市直單位掛村幫扶,由67名市直機關干部組成23個工作隊,深入23個示范村參與新農村建設。一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市新農村建設工作隊是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隊伍。廣大隊員在駐村期間嚴以律己,扎扎實實為駐點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贏得了群眾的高度贊揚。駐松柏鎮蔬菜村工作隊劉書庚、陽迪興、李書洪等同志甘于吃苦,為駐點村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受到群眾的好評。三是強化督查考核。出臺了《常寧市XX年新農村建設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建立了督查調度制度,對鄉鎮、示范村、掛點單位、23個工作隊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情況進行5次督查。先后下了了7期督查通報,組織召開了5次新農村建設工作調度會。[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