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九年級作文900字(精選5篇)
清明節的九年級作文900字 篇1
又是一年清明,天空蔚藍無比,抬頭一看便讓人心曠神怡。鳥鳴聲撞擊著神經,微風輕輕地拂過人們的臉龐。
大人們正熱火朝天地準備著掃墓用的紙錢、吃食。小侄子在一旁嬉戲玩鬧,與他哥哥玩著捉迷藏,樂得眼瞇成了一條線,露出一對小虎牙。小侄女還是小寶寶,窩在她媽媽的懷里酣甜地睡著,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而哥哥姐姐的各自拿著手機低頭擺弄著。我抬起頭望向山上,那里沉睡著我最思念的人。
一大家子的人來到山下集合,拿著一些鋤頭、籃子上山。我獨自走在前面,在高大巍峨的山面前,我顯得如此渺小。樹像邊疆的戰士們挺立在自己的崗位上,春筍也從地里鉆了出來。二哥大呼一聲,拿著鋤頭向春筍跑去,眾人跟著他哈哈大笑。沒一會兒,籃子里便多了幾根春筍,形狀如彎彎的月牙。伯母們一邊走一邊摘著清明草,還嚷著回去做青團呢!
小溪潺潺地流著,可以看到溪底的小石子。陽光照著溪水,給溪水鍍上了一層金。我們洗著手,直呼清涼。枇杷還沒有成熟,被農民們用棕色的袋子包了起來。三哥拉著二哥一起到山頂,去摘那艷紅的花朵,插在墓前。花朵隨著微風搖曳,似乎在呢喃輕語。大人們也開始忙活起來,擺東西的擺東西,點蠟燭的點蠟燭。我看著眼前的熱鬧場景,心里似乎有萬語千言想與人訴說。
這時,一幅畫面映入我的眼簾。一對爺孫倆大手牽小手,爺爺拿著所有東西,男孩看了,把輕的袋子提了過來,說道:“爺爺,我幫你提吧!”爺爺把那個袋子拿了回來,對小男孩說:“小乖乖,你去摘花好了,那些重的東西就讓爺爺提吧!”到了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爺爺二話不說地讓小男孩騎在肩上。小男孩親了爺爺一口,爺爺笑得合不攏嘴。我的思緒隨著他們的笑容飛到了從前。在眾姐妹兄弟中,爺爺最疼愛我了,每一年的清明,都是他背著我上山,也像那對爺孫一樣,即使那年我已經十一歲了,爺爺還是背著我到山頂。如今,常常背我上山的爺爺在哪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有烏云從遠方重重壓了下來,淅淅瀝瀝的雨水打濕掃墓人,也把我帶回了現實。我趕緊打開雨傘,燭火已經被雨水澆滅了,輕煙縷縷上升。我的爺爺正在眼前這座墳墓里永遠沉睡。看著那對爺孫也撐開傘漸行漸遠,我仿佛聽到熟悉的聲音在我耳畔響起:“乖囡囡,快來吃吧,這糖可甜了。”我的淚瞬間盈滿了眼眶。
雨勢漸大,媽媽拉著我隨著人潮下山了。雖然我離開了,但腦海中卻時時浮現出爺爺的身影。
清明節的九年級作文900字 篇2
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要回我的家鄉——清溪九鄉。
在回清溪九鄉的路上,我迷惑不解地問爸爸:“爸爸,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是什么呢?”爸爸不緊不慢的對我說:“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把先輩們當作鏡子,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后人。”我回答爸爸:“哦,我知道了。”
我們來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掃墓的工具,叔叔爺爺也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我們拿好了掃墓的工具,媽媽說“出發了!”我們從奶奶家出發,走了一段車來車往的馬路又走進了另一條地上有點黃泥的路,這條路邊有許多一簇簇五顏六色的野花和許多一叢叢高高長起的雜草叢。我們又走進了一條滿是泥濘的山路,這條山路旁有更多五顏六色的野花和更多高高長起的雜草,一叢叢,一簇簇,我看得眼花繚亂。我們走啊走,在路上,不僅僅是一簇簇、一塊塊、五顏六色的野花和一叢叢高高長起的雜草,還有翠綠的青菜;還有碧綠的湖面上一堆堆的水葫蘆;還有石頭上的青綠的青苔;還有在捕顯得有點遲鈍的小魚的敏捷的翠鳥……一路上,我這看看,那看看,十分好奇。
我們終于走到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比我還高的雜草,把腳輕輕地放在階梯上,我馬上又把腳迅速地收回來——階梯上有一個小小的螞蟻窩。我又把腳輕輕地放在第二個階梯上,又馬上迅速地跳下階梯。媽媽馬上開工了,它拿著鐮刀,彎下腰,抓起一把雜草,把鐮刀從雜草的下部割了下去,把草扔在一邊,就繼續這樣割。媽媽看見我正在發呆,對我說“女兒,你拿掃把掃地啊!我割到哪兒,你就掃到哪兒。”我二話不說,拿起掃把掃起地了。
我們終于把雜草除走了,我們把祭品放在地上,倒了三杯茶和三杯酒。我們現在把香點燃,香拜了三下祖先,然后把香插進黃黃的土里,讓香慢慢燃燒。
我們開始燒祭品了,先用火機把一張紙點著,然后放進紙堆里。火十分大了,紙灰飛起來像龍卷風,我問爸爸:“爸爸,這個‘龍卷風’代表什么呢?”爸爸回答我說:“這個‘龍卷風’代表我們的祖祖輩輩來領祭品了。”
這次清明節真難忘啊!
清明節的九年級作文900字 篇3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別愉快。似乎連老天爺也開恩了,天氣十分晴朗,陽光明媚,跟前幾天的狂風暴雨的臭天氣也有很大的反差。但一路上行人,車輛車水馬龍,就好像“路上行人欲斷魂”一樣。我坐在車上期盼著,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去到殯儀場。
過了一個小時后,終于來到了殯儀場了,隨后,我們幫忙拿出了香、蠟燭等祭拜物品,爸爸就去把奶奶的骨灰拿了過來。看到那個裝著親人骨灰的盒子,我不禁流下了眼淚。然后,我們把奶奶的骨灰輕輕地放在石桌上,就開始掃墓了。
我和父母先拿出三根香,點著火后,站在奶奶的骨灰前面拜了三拜,之后就叨叨地念道:“奶奶,您在天之靈要過得好,保佑您的孫子鐘瀚毅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保佑您的兒子工作順利。今天清明節,我……”說完后,大家就把香一一插在了泥土上。一根根香飄著淡淡的煙,慢慢地升上了天空……
開始燒紙了,爸爸媽媽拿出很多金紙、銀紙,把它們燒了起來,火漸漸變大。爸爸媽媽又拿出很多“衣服、褲子、手表、煙、手鏈、手機”等東西來,而且全是紙質的。他們把這些東西也一一燒了起來,我很疑惑:“為什么要燒這些衣服、褲子啊?”媽媽說:“這是要給奶奶用的。”燒完的煙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濃,漸漸浮上天。火也越來越大,連我都感覺有些不大舒服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你說那些東西都燒成灰了,怎么給奶奶用啊?這騙人吧!”“你可以這樣理解,燒完的煙浮上了天堂,又變回了原物,就可以奶奶用啦。”聽完后,我又在那默默地想了一會兒,香也快燒完了。但煙也熏得我十分難受,連眼睛都睜不開。
突然,一個靈感涌進我心頭:“現在掃一個墓都那么麻煩,既不環保,又有那么多煙,傷害人體。要是能進行海葬、樹葬、土葬等方法不是就更好了嗎?我把我的意見告訴了爸爸,爸爸也跟我討論著,還給我講了許多關于清明節的歷史,還有清明節的文化傳統等。
這一次清明節,我不僅親身經歷了整個掃墓過程,而且還了解到了許多關于清明節的知識,非常有意義!
清明節的九年級作文900字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是全國人民拜祭祖先的節日。可是大家知道為什么要掃墓呀?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思念的味道。是清明成全了這蒙蒙的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落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憶思。
原先我并不清楚,于是上網查資料清明節的來歷,后來我知道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演變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指乙則清明風致。”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作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冷,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就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除了禁火、掃墓、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許多地區還植樹,因為清明節前后氣候溫暖,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的非常快,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在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清明節人們也叫“植樹節”。
清明節放風箏也是人們所喜愛的節日,人們不僅白天可以放,夜晚也可以放。夜晚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五顏六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小星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幸福和好運。
看!清明節的習俗,各有不同,大多是根據人們的愛好來決定的,少部分是從古代時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的直到現在。但人們通常都會去掃墓,去懷念那些先烈!
將既清明節那天,我感受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幸好清明節那天陽光明媚,我們走進‘祥寧園’,那里可謂人山人海,不過我們還是闖過了“重重難關”來到爺爺奶奶的墳墓前,我們各個都拿了一沓“錢”燒給爺爺,希望他們收到與奶奶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希望他們祈禱我們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合家安康。
雖然今天我們筋疲力盡,但我很開心,因為我學會了尊敬祖先。
清明節的九年級作文900字 篇5
每年清明,必不可少祭祖和掃墓。
記憶里,爺爺仍是精神矍鑠的模樣,削瘦卻挺拔的身子總是佇立著,時不時發出明朗的笑聲。每當他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我又從夢中驚醒。清明祭祖,終究是讓我黯然神傷的一個夢。
可是,清明的確有讓孩子們心馳神往的理由——青團。碧青油綠,糯韌綿軟,帶著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讓人不禁贊嘆:“春天,原來是這個味道的啊!”母親卻總說不能多吃,我固然抵擋不住青團的誘惑,總是魂牽夢縈地偷著捧著它們。
而如此美味的青團是如何轉化而成的?帶著疑問,鉆進廚房。艾草的嫩莖和芽已經擇好放在盤中,它帶給人一種獨屬于草木的質樸感覺,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大地之上隨風微微搖著,萃取著露水與陽光,肆意驕傲著,輕狂著,笑著,長著,空氣中可以嘗到甜美和清新的味道,這個世界此刻屬于自然,屬于艾草,屬于它們日日夜夜的生長。恍然中,我又看到艾草漿與米粉的融合,看到原本碧綠色的青團在蒸鍋中漸漸變成深艾綠色,它是回歸到它本真了嗎?亦或者說,這是一種新生與傳承?
驀地,塵封的記憶被重新打開,我的耳畔又響起了爺爺那明朗的笑聲,想起他瞇著眼睛看我背詩詞,想起他像個孩子般給我們講笑話,想起他總是和我們一樣饞嘴地偷吃青團,想起他笑著咂嘴說:“嗯,是春天的味道!”想起他眼角的皺紋中溢滿了如落日般美好的笑……這些這些,仿佛像昨天發生的事情,在我的腦海中一幀一幀地放映。不過,那些逝去的,無論面臨遺忘還是銘記,但是新生的活力,永遠將以一種新的形式傳承下去,如那青團一般。
剎那間,一種潮濕而溫暖的感覺在我心中破土,生原來是死的傳承,是一種寄予了前人微笑的的希冀與期望。
斜陽漫天,很暖很柔地落在我掌心的青團上,淡淡的艾綠中蘊含著春天的活力與生機,我知道,明早的朝陽一定會升起,世界,原來是在不斷的傳承與變化中變得更加美好。
又是一年清明時,原本落灰的墓碑旁又長了新草,遠方隱隱約約地傳來那明朗的笑聲,今年的祭祖,一定充盈著春天與陽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