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節(jié)的日記200字閱讀(精選6篇)
描寫清明節(jié)的日記200字閱讀 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帶著鮮花去給爺爺掃墓。我問我的爸爸:“為什么我們不帶香和紙錢呢?”我的爸爸說因為國家有規(guī)定不準再野外用火。路上我看到黃黃的油菜,綠油油的麥苗,桃花、杏花開滿枝頭,一陳陳香氣撲鼻。
到了墓地,我們把鮮花放在爺爺的墓前,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深深地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
我的爸爸給我講了爺爺在困難年代勤儉持家,撫養(yǎng)他的老人和兒女們,教育他們好好學習,怎樣做人。長大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走的時候,我們有鞠了一個躬,才依依不舍的離去。
描寫清明節(jié)的日記200字閱讀 篇2
昨天早上6點30,爸爸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里把我拉出來。一切都準備好后就出發(fā),早上可真冷!我和爸爸回到家,看叔叔還沒來就在那等,等到7點10分才來,把我氣壞,我一問怎么會是現(xiàn)在才來,閆馥樺的回答下我一跳,她6點50才起床,當時我真想。
我們一起到老奶和老爺的墳那拜老奶和老爺,剛開始爸爸和叔叔找不到老奶和老爺墳的準確位置因為以前判斷位置的那兩棵樹被砍就找大概位置。爸爸堆兩個小土堆上面壓兩張白紙下來我和爸爸叔叔開始給老奶和老爺燒錢,燒完后給老奶和老爺磕頭,完后我和爸爸就回家,閆馥樺和叔叔還去我們村姓閆的總墳。
在以前女的就不能上墳,但今天閆馥樺是一個例外。
描寫清明節(jié)的日記200字閱讀 篇3
3月26日,我們五年級全體少先隊員開展祭掃烈士墓的春游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懷著崇敬的心情步入烈士陵園墓區(qū),只見這里松柏蒼翠,綠意盎然。一座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聳立在眼前。墓碑上陳毅題寫的“為人民事業(yè)而犧牲是最光榮的”這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同學們拾級而上,來到碑前瞻仰烈士墓并致哀。五(3)班同學代表全校師生敬獻花圈,誦讀悼詞《烈士在我心》。他們深情的朗讀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烈士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更懂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祭掃完畢,我們來到東山雨花風景區(qū)。同學們把一只只五彩繽紛的風箏放飛上藍天,心中遠大的理想迎著風兒盡情飄飛。
清明節(ji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是一個值得回想的日子。
描寫清明節(jié)的日記200字閱讀 篇4
在清明節(jié)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jié)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鲍I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jié)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jié)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描寫清明節(jié)的日記200字閱讀 篇5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踏青。人們都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但是,今天是一個晴朗的天氣,是去踏青的好日子。我們來到田野,踏在青青的小草上,感覺軟綿綿的,舒服極了。油菜花開了,整片田野就像戴上了金色的皇冠,把整個天空染黃了。一陣微風吹來,油菜花不停地點頭,好像歡迎我們的到來。勤勞的小蜜蜂在花叢中采蜜,來來回回,忙碌極了。美麗的花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它們時而嬉戲打鬧,時而傳播花粉,開心極了。我完全融入了田野里,好像我是這里的一份子。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我要像小蜜蜂一樣勤勞,刻苦學習。
描寫清明節(jié)的日記200字閱讀 篇6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去莫愁湖踏青。
我們騎著摩托車來到莫愁湖,我看見湖邊有青青的柳樹,有綠綠的小草。莫愁湖很大很大,湖面上有小船還有快艇。這里有很多游人,他們有的放風箏,有的劃船,有的散步。我在湖上劃手搖船,我玩得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