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隨筆(精選5篇)
清明節作文隨筆 篇1
今又清明,當我踏上去公墓的路時,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浮云,感受著拂過小路的微風,我知道,父親在這里一定很快樂!
父親是在我8歲時去世的,他的死仿佛讓我在一夕之間明白了許多,又到清明作文400字。屋里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他卻安詳地躺在那張特殊的床上。于是,我莫名其妙地放聲大哭,這大概不是因父親去世而哭,只是想到他再也不會起來陪我一起游玩,教我作業了,我坐在媽媽身邊,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是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又一次春天來臨了,油菜花又開了!看到這滿田的油菜,我由此想起了我的父親。因為每年油菜花開時,他總會和我一起放風箏。今年,我獨個把風箏放上了天,“風箏啊,風箏啊,希望你能代我去天堂看看父親。”眼淚情不自禁地從眼里劃出,一滴一滴,滴在了心里……
每到清明,當我走在家鄉的路上,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浮云,我總覺得父親就在我身旁靜靜地坐著,直到永遠,永遠……
清明節作文隨筆 篇2
唐代大詩人杜牧寫過一首詩,詩的開頭是這樣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春天里,我們又迎來一個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份,也稱掃墳節。
我的老家位于潮州。今年,我們回老家去掃墓。因為是第一次去掃墓,所以,我的心情異常興奮。聽媽媽講,清明節的來歷源于一個故事,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相傳春秋名臣介子推,護駕晉文公重耳復國,功成身退,帶其母悄然隱居綿山。重耳為逼迫子推出山,下令焚山燒林,子推寧死抱樹身焚。重耳為悼念他,于介子推三月初五死難之日起舉國都要禁煙火三日,只吃冷食,謂之禁火寒食,世代相沿成俗。因此,每年的清明節,家鄉的人都要吃“薄餅”、“樸籽粿”,和外出“掃墓”“郊游踏青”等,其中“掃墓”是潮州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
在老家,清明節掃墓是一件很隆重的儀式。祭墓前,奶奶叫我們先除去墓地附近的樹枝雜草,添上新土;接著,拿掃把將墳前打掃干凈,并用紅漆把墓碑字涂新,亡人名字則用綠色油漆涂寫,然后掛紙、燃香、放鞭炮。潮州人清明掃墓,除了自家做的發糕,還喜歡用樸子樹的嫩葉和米舂粉,發酵后放糖,做成“樸籽粿”,用來祭祖;這是潮州別具風味的時令美食。另外,還要帶上紙錢去焚燒,叩頭行禮祭拜,等所有的儀式都進行完了,才能回家。我很疑惑,每年的清明節回家掃墓到底有何目的呢?我忍不住把我的疑惑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清明掃墓的目的很簡單,為的就是讓后人記起先人,感恩先人,不忘先人的恩澤。”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清明節掃墓的目的是這樣的。
經過這一次的親身體驗,我對清明節習俗的了解又更近了一步。這真是個難忘的清明節啊!
清明節作文隨筆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我高興極了,因為爸爸答應我下鄉掃墓、踏青。
上午,爸爸和我兩人一起騎車往鄉下趕。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沿著公路兩旁,有綠油油的麥田,黃燦燦的油菜花。爸爸對我說,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我們一定不能忘了這些革命烈士。今天我們到鄉下祭祀祖先,深切地緬懷先人,這也是有教育意義的。不久,我們到了鄉下老家,見到了爺爺奶奶,他們見到我們回來很高興。一會兒,我們全家進行了祭祀祖先的活動。
下午,我們在回家的途中,來到了雙湖公園。雙湖公園在縣城的南面,因東西兩湖而得名。這里湖水清澈,樹木茂密,草坪碧綠,景色美麗,吸引了很多游客來踏青。我在這里也見到了好多同學,我們在這里玩得很開心,也拍了不少照片。
到了下午五點鐘,我和爸爸就回家了。我感覺今天有點累,但累中有樂,因為增長了見識。
今年的清明節真有意義,掃墓、踏青一舉兩得。
清明節作文隨筆 篇4
每當我想起清明節,總會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首詩來。似乎每當清明時節,朦朦朧朧的小雨就會籠罩著整個長沙城。今年似乎天公不作美,沒有了那充滿著詩意的小雨,而下起了大雨。我望著那滂潑大雨,聽著遮雨板上那滴滴答答的聲響,思緒漸漸飄向了遠處……
又是一年清明時,此時的雨似乎更能夠寄托我們的哀思。故人已逝,我們似乎也無能為力。于是,清明節祭奠已故的親人和烈士,便成了中華人民的傳統,每到清明,墓前總會出現祭奠的人的身影。可似乎人們的生活水平越是提高,有些時候就越會忘記老傳統。人們總會因為各種理由而不能去祭奠已去之人。但是過后,也會去看望。
其實這種習俗似乎也是人們心靈上的一種安慰罷了,為了讓自己心里好受一些,好象假如燒了紙錢,放了鞭炮,行了三拜九叩大禮,就能看到已故的人們在天上生活得很好,并一直注視著我們,關注著我們,一切的事情都和原來一樣。
可是即便是這樣,這些習俗仍然這樣傳承下去,每到清明,墓前總會有人站在那里,然后在“噼啪”的鞭炮聲中,在敬給已去之人的繚繞的香霧里,在燒紙錢的火堆旁邊,行上三拜九叩大禮,在心中祝愿,希望已去之人能在那個世界一切安好罷。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
清明節作文隨筆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回家掃墓看親人。爺爺在我還沒出生就離開了我們,今年已經整整10個年頭了。
4月5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回到了丁店鄉下祭祖掃墓。
我們走在田間小路上,首先映入眼前金燦燦的油菜花,一起一伏的田地,夾雜著小草錯落生長著,路邊的桑樹也暴出了新枝嫩葉,小溪嘩嘩地向遠方流去……大自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們家是個大家族,有六個伯伯,兩個姑媽,全家大大小小50幾個人聚在一起來到了爺爺墓前。伯伯們把野草撥掉,留下綠草,嬸嬸們擺上糖果、魚肉,然后在墓上捧上一束菊花,燒上紙錢,點上鞭炮,接著,我們一個挨一個的磕頭默拜。大家都在心中默默祝愿過世之人在天之靈保佑一家子平平安安。
掃墓結束,大家把帶過來的祭品收拾好帶回五伯伯家,然后全部集中在五伯家吃午飯,大家借此機會溝通情況,了解生活,增進情感。
飯后,我們在伯伯嬸嬸們“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的祝福聲中回到了掘港。我想這句話也就是對逝去的親人的慰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