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通用30篇)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
4月4日 星期五 天氣雨
今天,媽媽爸爸帶我去掃墓。這座山很高,我好不容易才爬上去。天上下起毛毛雨,我們點香上拜,放起鞭炮嚇的我連忙把耳朵擋住。鞭炮中我慢慢地走下山去。在回家的路,我心情十分沉重。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
4月4日 晴 星期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轉眼又到清明節了。”
今天上午姥姥教我折元寶。只見姥姥拿出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金箔紙,不一會兒就折出一個金燦燦的元寶。我也跟著姥姥的步驟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折。不知不覺我倆的面前就擺滿了元寶,好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船正準備去遠航呢!姥姥告訴我:“這些是為家中去世的親人準備的。”希望這些小船能把我們的心意帶給他們。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3
4月4日 晴 星期一
今天是清明節,我要去祭拜我的爺爺奶奶,可是,他們在很遠的地方被安葬了,所以去不了,為了表示敬意,我把他們的照片拿出來看一看,盡盡孝心。
我還在網上給去世的烈士們獻了花圈,敬了禮。因為只有他們的犧牲,才有了祖國今天的輝煌!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4
4月4日 晴 星期三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坐720到戶縣去玩。看見路邊種著許多我不認識的植物,我有麥子、蔥、菠菜、油菜、菜花等不認識的植物,我和媽媽虛心向爸爸學習,終于了解了這些植物的名稱和樣子。
我們路上還講了關于清明節的詩歌。以后一定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5
4月4日 晴 星期一
今天早晨,我看到門上插了桃花和柳枝。我就問爺爺:“為什么今天要插桃花和柳枝?”爺爺說:“因為今天是清明節,今天開始,天氣已經變暖和了,冬眠的小動物都蘇醒了。”爺爺還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是我們學習的好時候,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當我又邁上了那熟悉的小路上,不禁想起了離我已久的外公,不禁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
昔日的外公是多么和藹啊!
我還記得外公在世時,對我的疼愛,他的愛如大海,是那么深沉。
有一次我高燒不退,我敬愛的外公就時刻守候在我身邊,還給我喂藥。當我的燒退了,外公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有一次,我生日。外公忙來忙去,為我買禮物、蛋糕,在我生日那天給了我一個驚喜,我如一位快樂的小公主,享受著無窮無盡的快樂。
是外公給了我快樂,是外公給了我愛。
來到了墳前,淚水就在我的眼眶中打轉,我又想起了外公與我平常的小事,想起了我與外公生活里的點點滴滴。
外公走了,我無法在生活中報答他,把我要把對他的愛寄托成一種思念。
外公,我深深地想著您。
六(1)班張巖青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7
今天是清明節,我想起了一首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上午,我們先到爺爺家。伯伯、大媽、姐姐等,都已經在了。我們分乘了三輛車去鄉下拜祭祖先。
到鄉下后,我見到了爺爺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很多小朋友。該上山了,我們有的拿著鞭炮,有的拿著一束束鮮花。也有的拿著蠟燭、香和紙做的金元寶……山上樹木茂盛,有竹子、松樹、柏樹等,就像走迷宮。上山后先讓爺爺拜,再讓大家拜。拜完后要放鞭炮了,我帶著小朋友下山,diyifanwen.com走到半路,只見一串串花炮沖向天空,就像打開了一把把大花傘,五彩繽紛,什么形狀都有。后來,我們又去了寺院拜佛。到了下午,我和家里人依依不舍地告別鄉下的親戚們。
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8
20xx年x月x日 星期 天氣
在清明那天,我們去了墓場,為我去世多年的外婆祭掃。
媽媽告訴我,在我剛出生之前,外婆就因得了糖尿病去世了,他還沒有來得及看我一眼就悄悄地離我們而去了。我也一樣,整天聽媽媽講外婆的故事、外婆的經歷,可我卻從沒見過她。聽媽媽講,外婆是個時溫柔時恐怖的人,有許多關于外婆的有趣事呢!
有一次,外婆去外面插秧種田,留了媽媽和舅舅在家干活。突然,媽媽想出了一個主意,對舅舅說:“哥哥。不如這樣吧,我睡半個小時,你干半個小時的活,以此類推,好吧?”“嗯,這主意不錯,不過也夠餿的。”說罷,他們便行動起來。瞧,舅舅睡覺時打著呼嚕,流著口水,一看就是讓人捧腹大笑。幾個小時過去了,外婆回來了,看見媽媽躺在床上,舅舅則在勤奮的工作,于是便質問起媽媽,媽媽也沒有辦法,只有把舅舅供了出來。外婆聽了,原本布滿皺紋而面帶殺氣的臉變得更加兇惡,狠狠地把媽媽和舅舅打了一頓。媽媽雖然面容嚴肅,可心里卻想:我們下次再這樣。外婆雖然有時候十分兇,但她也有溫柔的一面,不管是媽媽還是舅舅,只要他們其中的一個哪傷了哪折了,她就會像大樹媽媽一樣,呵護著她身邊的小鳥。可惜我感受不到外婆對我的愛了……
外婆,您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嗎?瞧,我們給您送衣裳來了,您別著涼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呀!外婆,我們要走了,在下一個清明,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9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蒙蒙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圣的地方,這里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后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后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里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里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后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于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蘭州的軍區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里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里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后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的眼里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的詮釋吧!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0
天,時晴時陰,如一個少女復雜的內心,讓人捉摸不定。
我站在老家的院子里望著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清明節,真的是有了很大的改變呀!仿佛這些已成了體現自己孝順的裝飾品了,像我,像我們。小時候的我倒也天真好奇,祭拜時畢恭畢敬,現在,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我從來沒有見過死去的祖先。木然了,僅是隨著別人的行動而行動。
聽爺爺說,鄰居的老爺爺死了,就是這一天死的。他和我們家的關系惡劣得很,聽到這個消息,沒有人為他難過。
過年的時候我剛見過他,那時他還好好的,可如今卻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和那張左鄰右舍都不喜歡的嘴。我第一次覺得,死亡,原來離我這般近,似乎每一個人一伸手就會觸到他冰涼的衣襟。
燒完紙錢,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剛才家里的氣氛蕩然無存,迎來了些歡聲笑語和對餃子的嘖嘖贊嘆。
隔壁家很靜,幾乎沒有什么聲音,更別說是傷心欲絕的哭聲。
我走到屋后的小道上,看見一輛轎車停在他家屋后,大概是他兒子回來了吧,后來,我又遇見了他的妻子,衣服頹然的樣子,也許只有她一個人在為老伴發自內心的傷心吧。因為我剛見到了他的兒子,依舊滿面春風,不停地叮囑廚師做好點,好上得了桌。瞧瞧,又發現了這一類人。
天,依舊時晴時陰,但,比起剛才,似乎多了點什么。
初一:徐沛林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1
20xx年4月5日 星期日 晴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上墳。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媽媽叫醒,去給爺爺上墳。
奶奶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里,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爺爺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爺爺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紙錢。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爺爺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著干凈的抹布在爺爺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一邊在說著什么,像是在跟爺爺敘家常。我看了很不了解,這樣說著爺爺能聽到嗎?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熏地飛向了爺爺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可他們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爺爺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爺爺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2
4月4日 晴 星期一
有句古詩說的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我和好朋友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祭拜革命烈士。
我們坐車到南泉去,雖然今天的天氣是那么晴朗,陽光是那么的活潑、可愛!但是到了我這兒卻變了360度的大轉彎,天氣是這般的冷、這般的沒有生機、這般的灰蒙蒙。
到了目的地,人可真多,還有和我們同齡戴著紅領巾的小朋友呢!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中國為什么沒有向那殘酷、無情的日本屈服,因為我們有一顆火熱的中國心啊!我輕手輕腳地走過去,把那雪白的不能在白的花掛在那已經歷了無數天的風吹雨打、酷暑嚴寒的“靈樹”上,如果我不輕點的話,我怕會吵醒地下的烈士們睡不著。
我東看看、西看看,到處都是一片黑壓壓的人,都還在唱那首雄壯、威武的國歌,咦!我好像看到了一塊保存完好石碑耶,上面清楚的記載了,當時1949年11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2軍25師103團,在南溫泉戰斗中,一營營長徐照奎等31名指戰員都光榮犧牲了,埋在了這兒。上面還有毛主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也覺得是這么回事。
是該走的時候了,我時不時的往回看,隱隱約約,看見烈士們在笑著說:“好好加油,祖國的未來就靠你們了!
走出了烈士陵園,感覺天更藍了;草更綠了;花更紅了;云更白了。望著天空上的微笑,眼前豁然開朗。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3
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早上,我跟爸爸回鄉下拜祭祖先。
路上,下起了綿綿小雨,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過了一會兒,雖然雨停了,但是路上還是滑得很。兩邊地里的莊稼給雨水沖刷得綠油油的,空氣里也帶有一股清新濕潤的香味。
到了目的地我們就開始拜祭祖先。晚飯后,我們就準備踏上回家的歸程。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媽媽說這天,人們紛紛去墓地祭拜自己已故的親人,送上他們的祈禱、祝福,目的是讓親人們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好好的,清明節還放假一天,說明國家對這個節日很重視,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先。
清明節,我和媽媽、舅舅、舅媽、哥哥一起去給姥姥、老爺,送錢、送衣。墓地里有好多人都是給死去的親人送錢、送衣、送花。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5
清明節,我、媽媽和姑姑一起去掃墓。
一路上,我看到許多人捧著素凈的花兒走在通往墓地的大路上。媽媽問我:“清明節你會想起哪一首詩呢?”我眼珠骨碌一轉,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又問我:“那你知道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嗎?”我想了好半天也沒想出來,媽媽說:“清明時節細雨綿綿,路上的行人悲痛欲絕,像丟了魂似的。想問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指著遠處的杏花村。”
到了墓地,我們來到已死去20xx年的爺爺墓碑面前。看到爺爺的照片,我心如刀割,因為我從來也沒見過爺爺。我把媽媽和姑姑疊的金山、黃冠拿出來,用打火機把它們點燃,再撿來一根樹枝慢慢翻動它們,直到它們完全化為灰燼。我問媽媽:“爺爺真能收到這些東西嗎?”媽媽笑著說:“這只是我們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我望著照片上的爺爺,心理默默地說:“爺爺,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您就放心吧!”
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那里。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6
一年一季的清明節明天就要到了,早上我早早起床,梳洗好了之后便朗誦這“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上路了。在路上我看見很多人拿這小鐵锨、提著一大包“人民幣”“金元寶”之類的懷著對先祖的敬意出發。
終于到了自家祖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邊燒黃紙邊和死去的先祖說說話。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觀察,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像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兒被他們落下。
快中午了,大家紛紛依依不舍地離開。有的人很久沒“見”自己的父母了,在墳邊依依不舍……
這次掃墓,我有很深的感觸!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7
4月4日晴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在這一天,我們會來到了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了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并且對得起他人。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8
4月4日 晴 星期四
今年的清明,難得一個朗朗天。
沒有落雨紛紛,沒有風沙飛揚,輕輕地微風和紅紅的朝霞給掃墓的人們帶來好心情。
一大早上,窗外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在叫起床,。因為,今天我要和爸爸去為爺爺奶奶掃墓。一路上,我看見了路兩旁的小樹抽出新綠葉,路邊的小草綠油油,田地的油菜花,在溫暖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更加金黃美麗。不知不覺就到了墓地,爸爸先是掃除雜草,在獻上鮮花,又鞠三個躬,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照做了一遍。爸爸還夸我挺像模像樣的。
這還是我第一次掃墓。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19
20xx年4月5日 星期日 晴
清明節,我、媽媽和姑姑一起去掃墓。
一路上,我看到許多人捧著素凈的花兒走在通往墓地的大路上。媽媽問我:“清明節你會想起哪一首詩呢?”我眼珠骨碌一轉,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媽媽又問我:“那你知道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嗎?”我想了好半天也沒想出來,媽媽說:“清明時節細雨綿綿,路上的行人悲痛欲絕,像丟了魂似的。想問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指著遠處的杏花村。”
到了墓地,我們來到已死去20xx年的爺爺墓碑面前。看到爺爺的照片,我心如刀割,因為我從來也沒見過爺爺。我把媽媽和姑姑疊的金山、黃冠拿出來,用打火機把它們點燃,再撿來一根樹枝慢慢翻動它們,直到它們完全化為灰燼。我問媽媽:“爺爺真能收到這些東西嗎?”媽媽笑著說:“這只是我們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我望著照片上的爺爺,心理默默地說:“爺爺,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您就放心吧!”
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那里。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0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很快就到了。星期二,我跟著爸爸、媽媽、姑姑、表哥他們到老家去掃墓。
爸爸提前就買好了蘋果、提子、桔子等水果,還買了魚、雞等菜。爸爸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個籃子里。我們首先來到爺爺的墓前,只見爸爸用鋤頭把四周的雜草除掉,我跟媽媽、姑姑就把花插在墓上,表哥把水果和肉等祭祀用品放在墓前,爸爸隨后把蠟燭點燃,伯伯把雞宰了,然后把雞血淋在墓地上,我和表哥堂兄等鞠了幾個恭,爸爸口里還說著:“清明節祭奠先人,保佑后輩,平平安安。”然后,我們又到了奶奶那里去掃墓。掃完墓后我和表哥等人就下山了,在路上我們說說笑笑,表哥一邊說:“地上真滑要小心”還沒說完,“撲哧”一屁股就滑到地上,大家看到他那狼狽樣哈哈大笑起來。路上我們看見了金黃色的油菜花,粉紅色的桃樹。真美!看到有這么好的景色我們還在花下合影。
回家的路上很輕松,爸爸和姑姑還教育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報效祖國。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1
4月4日 晴 星期一
今天是清明節,我要去祭拜我的爺爺奶奶,可是,他們在很遠的地方被安葬了,所以去不了,為了表示敬意,我把他們的照片拿出來看一看,盡盡孝心。
我還在網上給去世的烈士們獻了花圈,敬了禮。因為只有他們的犧牲,才有了祖國今天的輝煌!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2
4月5日 晴 星期五
今天是清明節,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是今天的清明節卻是烈日炎炎,沒有一絲要下雨的預兆,這正是今年的清明跟往日的清明的不同之處。清明時候去掃墓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這天氣確實不適合去。
清明節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一種節日,它的傳說有好幾種傳說,其中一種是關于介子推和重耳的傳說,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這就是關于清明節的一個傳說,一個動人的傳說。
是啊!清明節是讓人悲傷的一天,活著的人要為逝者上墳,看見那墳墓就不只不覺的掉下了眼淚,清明是傷感的,是悲傷的。可是清明節這一天又不能沒有,因為逝者可以安息,可以在天之靈看見他的家人健健康康的活著,這樣逝者就可以安心的走了,毫無牽掛的走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是今天的清明節沒有雨但是今天的清明節又是最不同的一個清明節!與往常不同,與往年不同的一個!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3
清明時節,北京滿城思悼凄情,有人在先祖亡親墓前垂淚,也有人在愛寵墳前掩泣。
在京郊昌平一家小規模寵物公墓,數十只曾與主人廝磨終身的愛寵長眠樹下。從碑文看,它們皆被主人以子女弟妹等相稱。
在一個長方形墓碑旁,一襲深色衣裙的女主人正俯身以手帕擦拭墓碑。碑前精致花籃內盛有鮮花和食物,一條白絲帶輕垂碑側。
據了解,照片中神態頑皮的雪納瑞犬是在從姑娘成為母親時死于難產的,主人馮女士抹去墨鏡下的潮濕說,“從此我就不再養動物,我不想再經歷這樣的傷心了。”
據了解,寵物公墓內,以樹葬形式為多,認捐兩百元人民幣的一株松柏后,便可讓愛寵長眠于此。此外,也有價位高端的墓園形式,從標準型到豪華型,價格在八百元到三千元人民幣不等。最好的寵物墓園是選用上等入殮棺木、石雕墓碑和墓座建造,并有獨立圍欄,環有多株松柏果樹。
除實體墓地外,寵物網絡墓地、紀念博客也蔚然風行。和悼念親人的網上祭堂一樣,寵物祭堂可以祭酒、獻花,申請也容易,多數只需輸入寵物和主人的名字即可。
在一位女網友為愛貓建立的紀念博客上,逝去的貓咪被比作前世最理解她的溫存情人。女子在清明節時寫下紀念文章,訴說自己已交了男朋友,感到很幸福,希望天國的貓咪也能永遠幸福。
不僅是人間愛寵,在網絡墓地中,一些因人力或自然力而在地球上永遠消失的物種也有專門的祭堂,以示人們對大自然所誕一切生命的平等尊重。
據了解,北京市現有寵物貓、犬共一百三十萬養萬只左右,平均每天約有二百五十只貓狗“離去”。但因為寵物供安葬服務的機構少、費用高,且市民對寵物殯葬認知度較低,九成九以上寵物死去時未經專業安葬,民間呼吁普及包括寵物墓地等環保安葬體系的聲音日高。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4
清明節,看櫻花北京東路小學四(四)班 徐昕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本來,清明節應該看杏花的,可我卻在雞鳴寺看了櫻花。中午,陽光明媚。爸爸帶我來到了雞鳴寺的櫻花大道。櫻花大道在清明節三天的小長假中簡直就是一片海洋。那兒是花的海洋,是人的海洋,也是歡聲笑語的海洋。每當風輕輕地吹來時,櫻花樹便伴隨著微風跳起舞來,一會兒搖擺著枝條,一會兒揮舞著枝條。當枝條擺動起來時,櫻花大道上就像下了一場櫻花雪一樣,雪白的花瓣漫天飛舞,那場面,可美了。
看著無與倫比的櫻花,我想起了一個與櫻花有關的傳說。從前,有一位美麗而善良的仙女,叫做櫻。她居住在日本的上空/有一次,天上的兩個神仙因一點誤會大打出手,搞得日本居民整天生活在兵荒馬亂的日子里。櫻作為日本的守護神看著日本的居民死于非命,便用自己的生命消除了兩個天神的誤會。從此,日本的人們過上了好日子。日本人為了紀念這位用生命守護他們的仙女,把她死后化作的那一棵樹開的花當作“國花”,就是櫻花了。現在,每當看到清白美麗的櫻花時,便想起這個美麗的傳說。
同學們,你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櫻花樹,讓櫻花開得更加燦爛炫目哦。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5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第2天,我和全家人一起去為姥姥和姥爺掃墓。這一天的天氣有點陰沉,有點像要下雨的樣子,讓我想起了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句。
到了姥姥的墳以后,我們先燒香,接著再把準備好的冥幣燒給姥姥,愿姥姥愿姥姥在另外一個世界里得到很多的錢,買東西給自己吃,買自己衣服穿,買小轎車開……希望姥姥保佑我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其實,每年掃墓都是這些程序:一、割草。二、燒香。三、燒冥幣和一些另外世界用的東西。四、叩頭。五、放鞭炮。這是對死去的親人一種紀念吧。
想著想著,我就想起當年在我小的時候,姥姥還沒有去世的。那時的姥姥雖然滿臉皺紋,頭發都白了,但還是非常愛我,姥姥慈祥的笑,給我從小就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小,姥姥對我就非常的關心,愛護,姥姥那個時候住在外公家,她喜歡打小麻將,一般都是1毛摸2毛,而且她幾乎都會贏到錢,贏到了錢她就會給我買好吃的回來。“堯崽!姥姥又買了好吃的回來嘞!”回來時,我總是一擁而上,輕輕地抱著。那一段時間,我天天都是開心的。而且姥姥天天都陪我玩,還教我下棋、寫字。還記得有一次,鄰居叫姥姥去打麻將。而我不同意,竟然拿棒子去敲她的頭。想起來,我真是對不起她啊!我敲了她的頭,她也不怪我,竟笑著和我講道理。我最后悔的是:我傷害了最愛我的人。 如今,姥姥已經走了,而她那慈祥的面孔在我腦海里依然清晰。。。。。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6
4月3日 晴 星期四
清明節放假了,今天,我們一家人到九龍湖踏青去,清早,我們一家人駕著新買的車子出發了。
一路上我和妹妹都很興奮,坐在車上我們倆總是不停的說、笑、扭動著身體,阿姨說我快樂瘋了,哈哈……春風吹撫著我們,小鳥在天空唱歌,路邊的柳樹向我們招手,它們也告訴我春天多么美好。
路邊的田野里,麥苗碧綠碧綠的,金黃的油菜花全都笑開了臉,就像黃和綠組成美麗的圖畫。我們來到九龍湖,山上的人月來越多了,祭祖的人們穿行在綠樹和紅花之間,真是忙碌極了。
我們又來到了九龍湖五墓園,有很多人來燒紙上墳,爸爸說這叫祭祖,清明節在古代也叫鬼節,是紀念逝去的親人的節日。聽得遠處傳來的哭聲和鞭炮聲,我的心不由的有些悲傷,忍不住想起經典誦讀上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真是一個讓人悲喜交加的節日呀。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7
今天是清明節,我想起了一首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上午,我們先到爺爺家。伯伯、大媽、姐姐等,都已經在了。我們分乘了三輛車去鄉下拜祭祖先。
到鄉下后,我見到了爺爺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很多小朋友。該上山了,我們有的拿著鞭炮,有的拿著一束束鮮花。也有的拿著蠟燭、香和紙做的金元寶……。山上樹木茂盛
,有竹子、松樹、柏樹等,就像走迷宮。上山后先讓爺爺拜,再讓大家拜。拜完后要放鞭炮了,我帶著小朋友下山,走到半路,只見一串串花炮沖向天空,就像打開了一把把大花傘,五彩繽
紛,什么形狀都有。后來,我們又去了寺院拜佛。到了下午,我和家里人依依不舍地告別鄉下的親戚們。
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于烈士們的寶地。這里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說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說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衛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于在溫室里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29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天下著蒙蒙細雨,也顯得這個日子的嚴肅。我們一家人開著車去祭拜了長輩之后,又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那些英勇的革命烈士。我為他們獻了花,點了蠟燭,因為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安定的生活。
回到家后,媽媽和外婆包了清明果子和清明團子,我在旁邊看著,想著這前輩流傳下來的傳統真是太神奇了。
一年級關于清明節的日記 篇30
4月,春光明媚,4月,大地復蘇,4月,春色滿園,4月,萬紫千紅。4月,也有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這一天,我和家人一次去給太奶奶上墳。
到了墓地外圍的停車場,我們下了車,通過一條小路,走到了墓地,在這條小路周圍,有許多的菜地,有一大片黃燦燦的油菜花,景色十分迷人。終于,我們到了墓園,墓園的上空煙霧繚繞,滿地都是紙灰。來到了太奶奶和太爺爺的墓旁,我給太奶奶磕了三個頭,并且給他們獻上了一束鮮花。之后,全家人都為太奶奶磕了頭,依據多年的習俗,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紙錢全部燒完了,我就在想,太爺爺和太奶奶會不會真的拿到這些錢呢?
在晚上,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條新聞,現在很多的人都使用了江葬的方式,他們把親人的骨灰灑向長江,在清明節時,乘船來到江中,往江里灑下花瓣,紀念已故的親人。這種方法不僅能寄托對親人的哀思,也不污染環境,是一個折中的好選擇。
墓葬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習俗,但是隨著有更多的人越來越懂得愛護地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江葬,我相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地球的環境會更加美好。